“這個揚州知府恆豫,唉,這點小事都辦不好,要朕說他什麼好。”

一個有些滄桑的男子,身穿黃色龍袍,不過現在已經退朝了,他並沒有那麼穿的如此隆重,並摘下朝冠,在空曠養心殿隨意一些。

此時,看著手上的摺子,醮了硃紅的筆並為落下。

“皇上,何時困擾?”

一個俊秀的中年頭戴紅寶石紅頂花翎,身穿仙鶴補子圖案補服,神采奕奕,跪在地上並躬著身子。

“哦,你來了,起來吧。何時進來,為何我不知道。”乾隆皇帝低沉的嗓音說道,最終還是沒下筆,表情逐漸從凝重變得輕鬆。

“謝皇上,”和珅起來之後,非常自然且習慣的微笑道:“是奴才的聲音太小,皇上正專心致志,所以沒有聽。”

乾隆看著中年正直青壯,恭恭敬敬的和珅,心情頓時好了不少,便開始抱怨起來。

“這個揚州知府恆豫不太會辦事,揚州城芸芸眾生,竟然被一大幫子賊人進來,竊了這個賈府兩百萬兩,鬧出這麼大事,也不知道他是幹什麼吃的…

這朗朗乾坤盛世,這麼一座大城,就讓賊人劫了錢,兩百萬兩就這麼運出城,這可不是空氣,能裝上百輛馬車!”

其實乾隆連揚州知府恆豫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不過,不妨在他罵人。

畢竟這是他的權利,而且這些官確實做得差強人意,他可不明白,為何大清能用的官這麼少,或許是天妒大清吧。

“揚州本是富庶之地,招賊惦記在所難免,但他身為一府之長,確實失職了。”和珅微微伏著身子,實話實說。

“嗯,這官確實當到頭了,竟然想動用綠營,不過,他給了四萬兩謝罪,不好拿捏。”

最後,乾隆還是搖著頭,在摺子上寫道:“準了,下不為例。”

畢竟這四萬可是實打實的進入內府庫,也就自己的小金庫,所以還是要給一番薄面。

其實他打心底裡還是喜歡議罪銀。

不然他現在還過著吃土的日子。

在皇宮這種高消費地方,一枚雞蛋也都要十兩銀子,(高報價是內務府慣例,用於撈油)而他的小金庫經常沒錢,所以他這個當皇帝不得不提倡勤儉節,能省則省。

可和珅發明的議罪銀制度,讓他的小金庫年收入三四百萬不是問題。

哪天乾隆沒錢,逮到一名官員就說道:“你有罪!”

官員:“???”

乾隆:“你的摺子出現一個錯字。”

官員:“奴才有罪,罪該萬死,願奉上兩萬兩,求陛下寬恕。”

乾隆拿了錢之後道:“我寬恕你的罪。”

若是遇到離譜的,比如造成大量的饑荒,災民,或是偷稅漏稅,私受賄賂,製造冤假錯案等等的。

乾隆:“罪大惡極!”

官員委屈道:“我出兩萬兩!”

乾隆:“你個混賬玩意,腐敗導致底層百姓餓死,罪該萬死。”

官員:“我出八萬兩。”

乾隆:“那些都是刁民,死有餘辜,官員來往需要多些工作上的交流,甚好,甚好。”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你還想皇帝怎麼做?

錢不是萬能,可沒錢萬萬不能。

單單依靠這項收入,北京就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了香山靜怡園,萬壽山清漪園,玉泉山靜明園,京東的盤山靜寄山莊等等新的園林寶塔建築。

甚至還將圓明園擴大了一番,多了幾個西洋園,以及長春園,這在後世可是“豐功偉績”。至少黃金假期,多了幾個旅遊勝地,何樂而不為?

此時的乾隆。

拿著摺子,似乎不願放下,嘴巴喃喃道:“這賈府……”

“皇上,莫非是因為兩百萬兩的事情。”和珅恭敬道,一眼就知道他的小心思。

乾隆看了他一眼,覺得和珅真的是懂人心思,知人想法,淡淡道:“你說說,兵部報了兩百萬兩的軍餉,這小小的鹽商可真是富戶人家,便是這一家就能抵全部軍餉。”

“這些鹽商只不過是受皇恩所致,才賺如此多的銀兩,莫不是皇上,他也只是一個普通大戶,如今江南風調雨順,乃是皇上之功績,他們應當有所表示。”和珅淺描淡寫,但還是要做出全心全意的樣子。

“好了,你別在奉承了,不就是錢嘛,我大清還是出得起。”乾隆終於將摺子放下,將毛筆放在筆架上。

此刻和珅內心有絲異樣。

他覺得這老頭十分敗家,說的財大氣粗,一點也不顧及國庫狀況。

在自己剛剛當戶部尚書之時,因為一邊打戰,一邊修廟,修花園,把國庫八百兩壓倉銀都給用了。

要不是自己東籌西籌,還發明議罪銀,大清國庫以及內務府庫全都見底了,真是敗家玩意。

“明日便是除夕,朕這用了大半輩子的御筆也要放個假,‘封筆封璽’之後,軍機處你和阿桂多多擔待,我可要好好休息休息,新年事情可夠我喝一壺。”

乾隆站了起來,雙手扭了一下腰,舒張舒張,一把年紀老是坐著不好。

“皇上放心交給奴才吧,如今風調雨順,盛世大清,皇上才是這大清盛世的重中之重。”

“哼…就你多嘴。”乾隆嘴角微微上揚了一下。

“跪安吧。”

“嗻。”

和珅跪拜了一禮之後,往後倒退,出了門才轉身離開。

剛出養心殿邊給太監使了一個眼色,對方也點點頭,給予放心的眼神。

等到離開紫禁城。

在皇城門外坐上轎子,走了幾十步後,便在裡面叫道:“劉全!”

“和爺叫我有何吩咐呀。”一個有些猥瑣的男子說道。

和珅用手撥開轎子簾子,小聲說道:“你派人去揚州,告訴揚州知府恆豫,揚州富賈雲集,為官可不能出岔子,最近臺灣又要打仗了,乾隆爺正為了軍餉發愁呢,叫他好生領悟,別說是我說的,位子保不保住,全看他自己。”

“和爺,為何不直接與他明說。”劉全疑惑道。

“我不想因為自己是天官(吏部尚書),被他們煩來煩去,皇上最不喜歡結黨,少一些接觸為妙,記住,叫他別是我說的。”

~~

養心殿。

和珅剛剛走了不久。

老太監便從外面走了進來,溫和的說道:“萬歲爺,中堂大人(大學士)剛剛命人送來的南方的香櫞,可有消解疲勞,強身健體之效。”(1)

“哦,又是和珅那小子。”乾隆微微笑了一下,“我都不知道該賞他些什麼了。”

有時候他真希望和珅是自己兒子,或是夫人,可惜別人就是別人,不過要是結為親家也是不錯,這可以考慮考慮。

站了一會,摸摸自己前額光禿禿的腦袋,看了看桌上一筆架高的奏摺,嘆了一口氣。“這快過年的,總有這麼多摺子,唉……”

隨後又坐回到紫檀龍椅上,便對老太監道:“小李子,把香櫞那進來吧。”

開始翻開新的摺子,就看上面是某位知府誇誇其談,歌頌自己在一番的豐功偉績,讓百姓豐衣足食,希望過年前得到表彰,乾隆氣的有些手抖,便寫下了“放你的屁”的四個紅字……

——————————

(1)和珅:任文華殿大學士,仍兼吏部、戶部尚書,位高權重。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