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百姓就收到關於分土地的訊息。

頓時引來了不少歡呼,他們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只要誰給土地,誰給活路,他們就跟誰走。

在城中登記過的百姓皆可以分配土地。

這些士兵讓他們自己組建一個農會,選出幾個公證人。

原本大家都不明白這個農會有什麼作用,經過士兵一番解釋之後,他們才明白。

原來農會就是與村長保長一樣性質的東西,他負責協商分地問題,監督土地分配量,以及判斷肥土與貧土。

一切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丈量土地,按照人口分配土地,各村村戶建立農會,來來去去花費兩月之久。

而且這支軍隊還給他們無息貸款,也就是借錢不用還利息,只要本金就夠了。頓時讓眾人感覺自己來到天堂一般,太魔幻了。

若是從前,跟那些地主老爺借錢,利息五成已經算是仁慈了,一般都在七成利息左右,可是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

這種利息越滾越多,永遠還不完。

不少官老爺也是私底下做這種高利貸,他們將官糧偷偷地拿出來放貸,等還了糧之後,利息歸自己所有,本金繼續放貸。

所以官倉一般都是虧空狀態。

正所謂窮者越窮,富者越富。

所以不管百姓如何勤奮努力,最終大量勞動成果皆成為了地主的財富。官老爺家中的餘糧,有許多是百姓辛苦種出來的,甚至是某些百姓的救命糧。

而地主和官老爺只會簡單的說上:“這些刁民窮是應該的,因為他們好吃懶做,若是在勤奮一些說不定還能成為富農。”

不過,如今這光復新軍的貸款,沒有任何利息。

雖然他們對光復軍的做法感到不解,不過內心早已經感恩戴德。

特別是六月份早稻收成以後,光復軍有一說一,信守承諾不要利息。百姓們完完全全相信眼前的軍隊。

民間不少人直接把辮子割掉。一些人還把鄭軒神明化,用畫像或是雕像擺在家中,祈求平安,就差點個香。畢竟大家都有英雄崇拜的習慣。

想要參軍的人數也在暴增,一天就有上千人。

有人帶著感恩,有人帶著發財,有人是被家裡人踢過來。但能確信百姓已經認可了軍隊,也認可了鄭軒一手建立的政權。

隨著臺灣府被更名為臺南府,百姓的生活生產也得到恢復,往來的商人也逐漸活絡起來,整個臺南府呈現出欣欣向榮景象。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半年以來,雖說各地光復軍沒有大的政績。

但還是修通各地的道路,廢除大量的關卡,收拾各地惡霸勢力與山賊團伙,不遺餘力。

如今面對難民問題,臺南府也可以空出更多的力量。

此時的鄭軒行走在街道上,能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臺南府的變化。

不再是以前暮氣沉沉的樣子,而且滿城赤色確實好看,這已經是臺南府一道特有的景觀,放在大清基本見不到。

不少的百姓恭恭敬敬,當然磕頭拜謝也不在少數,但都被隨行人員制止了。都跪了上千年,是時候正真的站起來。

“我的諾言已經實現了一半,對得起一方百姓。”

鄭軒瞧著唐藏自信道。

唐藏也是重重地點頭,他承認要是自己,完全做不到現在這個樣子。

“你是一個意志堅定的人,或許那個世界真的可以實現。”唐藏感嘆一番,接著又道:“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鄭軒笑著道:“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還是為大同世界而繼續奮鬥吧!”

唐藏只是將這感嘆當作鄭軒牢騷而已,這大同世界哪有這般容易,只不過是前人對於未來世界的臆想罷了。

但他在宜蘭看到希望,在臺南府看到希望,這樣的人不成為君王,這天下再無人皇。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則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則失天下。”王貞儀突然在一旁悠悠道。

“你懂得還多,《文韜·文師》可是大清禁書,只有帝王才可學,你哪裡學來的。”鄭軒好奇道。

王貞儀在一旁吐了吐舌頭,非常俏皮道:“德卿母親可是書香門第,家中有禁書那是必然。”

“看來大清也不咋地,居然還有一個‘漏網之魚’。”鄭軒打趣道。

不過他又發現有些不對勁,這妞不是應該去研究青黴素嗎?怎麼跟了過來了。

面對鄭軒疑惑的表情,王貞儀從腰帶上掏出一個小瓶子,只見透明的瓶子內可是有雞蛋液,還有一層綠茸茸的東西。

“大人,莫非是在想這個?”王貞儀晃了手中的瓶子道。

“這東西也能隨身帶?”鄭軒隨手接過瓶子,仔細地瞧瞧,還有一些溫度。

可他沒有注意到,此時的王貞儀臉上微微泛起一絲紅暈,不過還是回答道:“這些微生物若是在體溫下,生長更快些。”

“原來如此。”鄭軒又順手還了回去,她也立刻將瓶子收了起來。

至於瓶子現在到那個部位,鄭軒可是不得而知。不過也沒有多在意,畢竟他總是覺得古人的衣服就像一個百寶箱,什麼東西都能藏。

不久之後。

就來到了剛剛修建的小學。

這是本地的孔廟學府重新改造而成的小學。裡面大大小小的園林被重新修改,增加一個很小的操場,並擴建大量學堂。

曾經在大清統治下,這些學府只是給當地富人孩子上學的地方,原本房間數量就很少,裡面更多的是先生日常起居的地方,以及書房或是園林。

大清當年設定這些孔廟學府,打算教化本地土著,沒想到在實際操作中。成為那些先生和學官謀取利益的地方,所以教育一直掌控在有錢人手中。

即便是許多秀才標榜自己是農民出身,但深究下去就會發現他們都是富農,赤農的孩子根本沒有錢讀書。

如今鄭軒可是要推行全民教育。

讀的不在是大清的四書五經,也不是八股文。只要學會《百家姓》《三字經》,能識字會寫即可。順帶讓百姓接受一些民族和國家觀念。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