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工廠旁邊的小廠房,只有幾個小熔爐。

爐口能看到裡面的煤炭發出暗紅色的火焰,好幾個鐵製的小坩堝裡面的還是銀白色的鉛水。

然後工匠將熔化許久的鉛水灌入鐵摸具中,不久之後一枚米尼彈就如此完成了。

鉛的熔度只有三百多度,比銅金屬熔點低,最為適合用於製作子彈,只要有木材以及鐵鉗就能現場製作鉛彈。

鄭軒現在拿在手中的米尼彈,錐形彈頭的直徑略小於槍膛直徑,彈頭的底部有個圓錐形的空洞,“新一代子彈,就如此輕易製造出來。”

三叔雙手交叉,疑惑道:“這玩意真的有你說的這般神奇?”

“何止是神奇,簡直是劃時代產品,”鄭軒微微自豪的介紹道:“這能增加射擊精度,射擊距離,與圓形的鉛彈可是有很明顯的差異,完全就是碾壓。”

三叔拿過鄭軒手中的米尼彈,捏了捏,整個彈微微變形,搖頭說道:“太小了,雖然好裝填,可若是塞進火槍內,必定會漏氣,射擊不遠。”

“不,實際會與三叔你說的相反,不信咱們可是試試。”鄭軒還是自信滿滿道。

“可別說三叔欺負你,這玩意要是很厲害,老子就跟你姓了。”三叔摸了一下下巴道。

“……”鄭軒怎麼聽起來怪怪的。

隨後找來兩支燧發槍,一人一支,以前方八十米的木靶子為目標。

三叔雖然瞄著很穩,但鉛彈出去之後,就不知道飛到哪裡去了,完全就是在看鉛彈的心情。

鄭軒可是有燧發槍的資料,一百米以下射擊精度只有大約五五開,一百五十米以下射擊精度不到30%,兩百米甚至三百米只有不到10%。

輪到鄭軒,他不緊不慢地將木塞堵住米尼彈洞底,如此能讓發射時燃氣壓迫木塞擠進空洞,迫使彈底膨脹,封閉住彈頭和槍膛之間的空隙,使燃氣無法外洩。

將米尼彈塞進去之後,就舉起燧發槍,瞄準,扣動扳機,一陣響聲之後,直接命中標靶。

“怎麼樣,您侄子我槍技了得吧。”

三叔沒有理會鄭軒,而是走上前去,瞧瞧彈孔,雖然沒有命中靶心但誤差不大,若是在戰場上幾乎能命中敵人。

頗為好奇得思考起來,可還沒想明白。

鄭軒走了過去,然後才解釋道:“這種米尼彈尾部留洞,就是讓其在發射的過程中,膨脹堵住線膛。只是,這種彈威力可要比鉛彈小上一些。”

畢竟結構上不一樣,受力分佈大不一樣,一個圓錐一個球形。

不過沒關係,即便小上一些,殺傷力依舊驚人,只要敵人不穿重甲擊殺他們不成問題。

而且米尼彈最吸引人地方在於,裝填米尼彈的滑膛燧發槍,一百碼內也就是九十米以內能夠擊中敵人。

而且有效射擊範圍也提高到四百米,就因為密閉性問題得以解決。

若是使用線膛步槍,那幾乎能在五百碼,也就是四百五十米內能夠命中敵人,幾乎就能淘汰白刃戰,進入到塹壕戰時代。

太平天國就是依靠前裝線膛槍與塹壕戰術打到南京。

當然要不是其生產力水平不夠且內部矛盾重重,以及中外聯合圍剿下,整個中華幾乎改朝換了。

“三叔線膛燧發槍可以製造了吧,我可是要被軍隊更換裝備,不然清軍得火器營就讓我們難受。”鄭軒收起燧發槍說道。

三叔頗為無奈得說道:“這燧發槍都還沒捂熱,這麼快就更換火器,真是敗家子。”

“嘿,三叔您這句話就不對了,吃奶的還罵娘,要不要我給你催一下債,之前投入工廠建設的十幾萬兩什麼時候還給我?”鄭軒沒好氣得說道。

“那是軍部給的錢。”

“軍部現在沒錢,需要來討債。”

“……”三叔翻了一個白眼,然後就帶著他瞧瞧兵工廠。

前裝線膛燧發槍技術說難不難,可說簡單也不簡單。

歐洲前期的線膛槍幾乎都是工匠一手一手拋磨出來的,而且加工難度極大。

若是線膛出現誤差,那麼就會出現射擊方向出現偏移。

但到了蒸汽機時代,機床工藝以及鑄造工藝快速發展,這些幾乎不是什麼大問題,只是要多費腦筋去思考如何製造,如何使用特殊鑽頭拋磨出線膛。

鄭軒讓三叔直接把火帽與線膛結合在一起,直接讓火器跨兩代。

可以說,若以前裝滑膛燧發槍以及火繩槍為第一代武器,那麼火帽槍為第二代,火帽線膛步槍為第三代。而到了擊針槍,和定裝彈或是金屬彈,這些武器全部都被淘汰。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就是使用第二代武器。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使用的發射圓錐形彈丸的線膛後裝步槍,還有一些裝備德國製造的擊針槍。

“這就很像肯塔基長步槍”鄭軒露出滿意的笑容。

這幾乎就在查爾維斯與漢制火帽槍改進而來。

三叔背著手,像是瞧著小孩玩泥巴一樣,“咳咳咳……這槍你就別想高產了,一月只能給一百支,而且價格不菲,至少要三十兩。”

“這……有必要這麼貴嗎?”鄭軒一副心疼的樣子。

三叔頓時氣不打一處來,“你這混小子站著說話不腰疼!製作一杆可要花費許久時間。”

然後拉他去簡易機床,工匠正在仔仔細細地給槍管加工,鑽頭進入槍管也是緩慢,要是出現失誤,整個槍管直接報廢處理,回爐重造。

而且退了鑽頭,還要仔細地拋磨,反覆加工。

一個槍管幾乎要一天時間,原本兵工廠的工匠就不多,如今更是讓原本不富裕的兵工廠雪上加霜。

鄭軒圍繞那臺簡易的機床搖起頭來,他希望這臺東西是布蘭查德車床,那就能大規模生產線膛槍。不過最早要在十九世紀二十年代美國的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出現。

“唉,新的不來,舊的不去。”

鄭軒含淚,三萬兩白銀的訂單,一千支線膛步槍,準備給獨立小組準備。

等那天更加富裕了,再考慮裝備一個團一個師。

此刻光復軍的武器就限定在火帽槍以及米尼彈,不過足夠吃下大清軍隊了。

畢竟人家主戰武器依舊是大刀弓箭,火器營幾乎就是鳥槍,甚至連抬槍也不太常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讓人擔心得是大清重新鑄造得紅衣大炮,這個威脅更大。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