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後,鼓氣箱停止吹氣。

工人移過一大型木架。

有人揹著好幾筐各種顏色的沙子,將這些沙子新增進入紅熱的鐵水當中,接著不斷攪拌,上面也開始浮出大量雜質,如同岩漿一般。

這一過程十分漫長,幾乎要花費一天時間才能完成。

最後把轉爐內鐵水倒入鋼包內,十幾個工人操作起重器,人力轉軸,十幾條鐵鏈拉起鋼包慢慢移動道模具當中,接著就是澆鑄。

低碳鋼,或者說是純鐵就如此完成了。

“一次多久時間,產量多少?”鄭軒現在巴不得自己像一個專家一般,能看出裡面的門道。

三叔隨意答道:“需要三日一輪,一座爐能產四千斤熟鐵水。”

這產量不是讓鄭軒最為驚訝的地方。

而是隨後三叔讓他看了一個神秘的武器——一門純鐵的拿破崙十二磅炮。

這與阿姆斯特朗野戰前裝滑膛炮非常相近,大炮主件使用純鐵打造,而炮架則使用坩堝法煉製的鋼水打造而成。原本12磅的銅炮達到一噸多,而純鐵打造的炮只有八九百公斤,輕了八九分之一。

並且純鐵炮可是有銅炮所不具備的優勢:硬度,耐熱性,韌性都比銅高出不少,這也意味著耐用效能超過銅炮,有效射程更高。

當然,現在的鐵炮,與阿姆斯特朗後裝野戰炮差距相當大。但已經超過同時代的火炮,至少在效能方面無可匹敵,足以淘汰拿破崙炮。

“三天一次澆鑄能製造兩門。不過單單一座爐子,就花費一整月時間建造,以及五萬兩銀子。這可不便宜,同樣銀子能夠造出十二口坩堝。”三叔算著賬道。

他可是實打實的計算過,十二口坩堝能夠生產出來的鐵水六千斤,一座轉爐只能生產出四千斤。

精明的人肯定會選擇前一種,但差異也十分明顯。

主要因為一口轉爐需要大量配套裝置,比如蒸汽機鼓風,鑄鐵熱風管或者耐火磚蓄熱室之類的,所需要的資金也就更加龐大。

但坩堝生產出的鋼水不能製作大炮,而轉爐能夠生產出熟鐵大炮,生產出來的產品不同而語。

“我們如今不缺那點錢,五萬就五萬,這間廠房能夠造多少爐,就造多少爐。”此時的鄭軒心情澎湃,老像一位敗家子弟。

打眼望去整間廠房,起碼能夠製造六口轉爐,如此一來,每個月的鋼產量至少能達到一百多噸以上。

鋼鐵可是好東西,能夠生產蒸汽機,鋼軌,蒸汽火車,甚至是鋼鐵戰列艦,幾乎就是一切工業的基石。

“有空用這種純鐵水打造一艘船。”鄭軒突然想到什麼說道。

“他娘的,你這混小子是在玩老子?”

“不信您老自己製作看看。”鄭軒沒有多少生氣,而是帶著一絲玩味地笑容。

隨後便參觀了兵工廠,這種純鐵的大炮,或是低碳鋼製造的大炮,使用的技術都是鐵模鑄炮。

鐵模鑄炮是龔振麟在1860發明的,是當時少有領先於西方世界的科技。

但從蹤跡中也能找尋更早,明末就已經有工匠開始研究鐵模鑄造,打算量產大炮。

不過後來滿清入關,這項研究被中止以及銷燬,最後只存在於稀少的工匠筆記中。而龔振麟借用前輩的經驗,再進行自己摸索最後研究出來。

當然,此等技術不是沒有缺點。

從金屬鑄造學角度來看,鐵模的散熱太快,使得生鐵液在冷卻時存在過冷度較大的問題,鐵液中的滲碳體來不及析出。

因此鐵中的滲碳體主要以碳化鐵的形式存在,導致脆性增大,火炮的效能下,也即是白口鐵。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新鑄造的火炮幾乎是白口鐵,效能完全比不上英軍。

不過現在,鄭軒已經有完整的鐵水生產體系,以及一整套技術,能夠解決此等問題。畢竟大量的熱風鼓氣,以及矽元素的使用,能將鐵水中的碳元素大量置換走。

再研究水冷技術,1860年美國南北戰爭時期間,美陸軍少校托馬斯丁.羅曼德發明的空心鑄件工藝,圍繞炮芯內部以流水進行冷卻。

能大大增加炮膛的硬度,緊度,以及降低大炮製造的廢品率。

不過,也能用更省的方法,就是學習十九世紀英軍做法:直接做一個實心鐵管,再使用鑽頭鑽出炮膛,如此做法能省去一切技術,而且製作出來的大炮成品率幾乎達到99%,可缺點是十分浪費材料。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鄭軒只是將自己後世所學到的一些知識,粗略的告訴出來,在畫畫圖紙。順便要求研製精密機床。

至於該怎麼研究那都是工匠的事情,畢竟這鋼鐵廠可是擁有上百名工匠,要是全都在划水,還不如直接炒魷魚算了。

等鄭軒出了廠房。

才發現如今的鋼鐵廠擴大許多,八座蜂窩煤煉焦爐以及配套的制氨裝置,四座焦炭鍊鐵高爐,此刻正在冒著滾滾黑煙。

旁邊還有一座科學院在此地設立的化學工廠。專門生產純鹼,硝鏹水,綠礬油,草木灰,硝酸銨。

產品專門供給鋼鐵廠做催化劑,以及附近的琉璃製造廠,鍾表廠,機械局,還有泰泰的絲線局,當然最近還開了一個漂白工廠。

如今整一塊區域形成產業叢集。

“果然是落後產業。”鄭軒搖晃的頭腦說道。

感覺汙染還是挺大的,雖然遠離宜蘭,不過近距離,能夠感覺空氣都是灰色。

三叔頗有些不滿的說道,“這也叫落後?擱在前朝也沒有如此巨大工坊,炮可是鐵匠門一錘一錘敲出來,製造十門,只有兩門成功,其他都白費功夫,

如今這手藝,十門起碼有八九門成功,簡直是祖墳冒青煙。若是前朝有此項手藝,早就把大清轟到深山老林裡了,莫要身在福中不知福!”

“可這汙染太大,讓工人用紗布捂住口鼻,我可不想見到他們四五十歲就得肺癌。”鄭軒一臉擔憂道。

這在那個工業狂飆的年代,基本功能到了四五十歲就會獲得此病,然後光榮逝世,幾乎就是一種常態。

三叔則是迷迷糊糊,有些聽不懂,“肺癌?”

就在這時,明洪早已經興奮的跑了過來,朝自己老爹稍微行一禮,然後轉身問鄭軒:“我的工匠全到了?!”

接著伸脫硬拽,把鄭軒給拉走了。

“嘿!你個臭小子。”三叔瞧他那副模樣沒好氣道。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