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風雨飄零

翌日午後,神采奕奕的崇禎皇帝在武英殿召開了一次秘密會議。

與會者只有寥寥數人,皆是朝堂重臣,也是崇禎皇帝信任的道友。

首輔溫體仁、次輔王應熊、兵部尚書孫承宗、兵部左侍郎李邦華、五軍都督府左右都督秦良玉和曹變蛟。

還有剛上任的海軍大都督楊嗣昌。

眾人行完禮尚未落座,崇禎皇帝便寒著臉森然說道:“諸位愛卿,今日所商議之事,乃最高機密。

若有洩露者,以謀反罪論處,誅九族!”

“謹遵聖諭!”

眾人不敢怠慢,第一時間冷然齊聲答道。

謀反可是第一大罪,他們唯恐答遲了被天子怪罪。

“朕接廠衛坐探密報,敵酋皇太極將於崇禎九年四月稱帝,改元崇德。

改國號後金為“大清”;改族名為“滿洲”;定都瀋陽曰“盛京”;上尊號“寬溫仁聖皇帝”。

諸位愛卿怎麼看?”

落座後,崇禎皇帝面無表情,釋出了第一道重磅訊息。

訊息自然不是剛剛重開的廠衛所能偵探到的,這是崇禎皇帝故意把功勞往廠衛身上扯。

其一是避免他們問訊息的來源,總不能說朕能掐會算吧?

其二是要讓這些重臣明白廠衛對國家的作用,減少牴觸之心。

“區區建奴爾敢如此?”

次輔王應熊性格急躁些,雙手砸拳搖頭嘆道。

眾人也都面露怒容,臉上無光。

可能怎麼辦?

自然是涼拌。

這些政治精英可不是朝堂上那些腐儒,只會不切實際謾罵,猶如潑婦罵街一般。

他們明白,依大明目前的實力,根本奈何不了建奴。

“皇上,建奴居心叵測,妄圖用五行相生相剋之術,剋制大明國運。”

一片嘆息聲中,楊嗣昌鐵青著臉,對崇禎皇帝說道。

哇靠,好像還真是這樣啊!

目無表情的崇禎皇帝動容了,眾人也回過神來。

老朱同志建立的大明朝,崇尚火德,大明屬火。

野豬皮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屬金,火能克金,野豬皮至死也入不了關,動不了大明根基。

綠帽王皇太極改女真為滿族,改國號“金”為“大清”,清屬水,滿屬水,水能克火,大明涼涼。

還有,崇禎皇帝想得很遠,大明幾位君主只要落水,必定唱涼涼。

會不會是和這個有關係?

這該死的狗漢奸范文程!

崇禎皇帝把所有的怨氣全部撒到范文程身上。

為什麼呢?

以建奴的豬腦子和文化,華夏歷史的歷史宿命論和五行相剋說,他們肯定是不懂的。

而秀才漢奸范文程卻知道。

原本當狗的范文程,在野豬皮努爾哈赤死後,迎來了他的春天。

范文程被綠帽王皇太極奉為上賓,所說的話都被視為教條。

沒辦法,誰讓建奴沒有優秀人才呢?

得到優厚待遇的范文程,將自己所有的能力都使出來了。

先是為皇太極謀劃除掉另外的三大貝勒,接著按照大明的體制改造後金,力薦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清”、改女真為滿洲。

這個人,看來必須先除了。

只是,現在顧不上他。

“諸位愛卿,你們可有解決之道?”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雖說崇禎皇帝原來也是什麼無神論者,可事關國運,他不敢有絲毫大意。

再說了,即使到了後世,也還存在許多科學解釋不了的現象,還是心存敬畏為好。

老祖宗搞出來的五行相剋,流傳了幾千年,自然有他的道理。

“皇上,天有五行,金、木、水、火、土,分時化育,以成萬物。

區區建奴妄圖用國號就想破壞大明國運,不自量力矣!

依據五行方向說,金主西方、木主東方、水主北方、火主南方、土主中央。

現如今,建奴主北方,為水:大明居中央,為土。

水克火固然不錯,但土克水也是存在的。

故而,建奴蹦不了天!”

首輔溫體仁不急不慢徐徐回道。

崇禎皇帝聞言,心裡的不安稍稍減輕,可依舊不放心。

雖然溫首輔之言有一定的道理,可畢竟歷史上建奴入主了中原,大明唱涼涼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溫首輔回去後想想還有什麼可以剋制之道,儘可能破壞建奴的水德,萬不可小覷此事。”

對於這件事,崇禎皇帝還是耿耿於懷,故而朝溫體仁吩咐道。

大明國號不好改,那只能從其它方面著手了。

不過,打鐵尚需自身硬,發展實力才是關鍵。

溫體仁俯身領命,崇禎皇帝緩緩從諸位道友身上掃視過去,臉色肅然,說出了第二道重磅訊息,也是今天會議的重點。

“諸位愛卿,據朕分析,敵酋稱帝後,他們將再次入侵大明。”

此言一出,幾位道友相互訝然對視一眼,兵部尚書孫承宗低頭思索片刻,沉聲問道:

“皇上,可否細細說說?”

若事情果真如皇上所說,那作為兵部尚書,他要安排和部署的工作就要進行調整了。

崇禎皇帝點點頭,軍事無小事,孫承宗的態度值得肯定。

“諸位愛卿,朕之所以如此判斷,主要有幾點依據。

首先,西北叛賊目前在大明軍隊的圍剿下,已經出現頹勢。

敵酋皇太極是個明白人,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他不會讓大明如此輕易的剿滅叛軍。”

眾人矚目之下,崇禎皇帝說出了自己的判斷。

其實,這他娘的哪是判斷,而是穿越者在作弊。

是鐵一般的事實。

縱觀大明十餘年來,大明始終處於流寇和建奴的夾擊之中。

每當流寇將要平定時,皇太極必然會有所動作,與流寇形成配合。

兩方勢力就像一對配合默契的隊友,輪流爆錘大明,

兩者之間沒有什麼協議,這一切都是皇太極獨自為之,由此可知他長遠的戰略目光。

建奴只有那麼多人,如果大明不亂,就算大明一敗再敗,建奴也難以奈何大明。

所以,皇太極便有意配合關內的流寇,讓他們來耗費大明的元氣。

每當流寇不行了,皇太極透過晉商的訊息,入關對大明進行一次圍魏救趙的把戲。

以便讓流寇繼續作亂,破壞大明的生機,從而使得流寇不管願不願意,都成為他們天然的盟友。(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