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風雨飄零

視線中,六十餘歲的溫體仁頭戴一粱三冠,身穿大紅朝服,溫文雅爾的走了進來,朝龍椅上的崇禎皇帝,行一拜三叩禮儀。

頭上漆紗幞頭的兩邊展角,隨著身體的起復輕微晃動。

“今天天氣不錯,又颳風又下雨的,難得溫愛卿悠閒,怎麼跑到皇宮閒逛?”

禮畢,溫體仁剛落座,穿著淺黃簇新龍袍的崇禎皇帝,手裡把玩著一柄玉如意,整個人斜靠在龍椅上,懶洋洋的問道。

下首位置,崇禎皇帝有些不著邊際的話讓溫體仁心裡微微一愕,不過面上他卻從容答道:

“五月正是雨季,天公作美,想來也是皇上體貼朝臣,讓大家少些辛勞。

只是內閣積累了許多政務,有些事情微臣拿不定注意,不得不進宮徵詢皇上聖斷。”

溫體仁作為崇禎年間最長的首輔,與崇禎皇帝品茶談論對他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君臣相交並無太多隔閡。

政務?聖斷?

溫首輔的話確實說得很好聽,崇禎皇帝把玩著手裡的玉如意,嘴角卻有些玩味的笑了笑。

皇宮都快底朝天了,大明已經走入涼涼倒計時了,自己現在哪還有心情管什麼政務?

“難得清閒幾日,今日就不談國事了。

倒是不知愛卿可曾聽說朕準備重開廠衛,有何看法?”

天氣講完,崇禎皇帝話風一轉,突然問起廠衛的事情。

“略有耳聞,然內閣尚為收到皇上中旨,只是朝臣多有議論,皆持反對態度。

不過,微臣以為廠衛乃天子親軍,重開與否,皆唯聖斷,朝臣不便置評。”

溫體仁向來善於逢迎崇禎皇帝,一番話講得他心花怒放,喜不自禁。

皆唯聖斷,沒毛病,屬於政治正確。一切聽自己話的首輔,這才是朕的好首輔!

“溫愛卿以為朕即位八年來如何?”

不過,崇禎皇帝臉上看不出喜怒,只是挑挑眉,繼續問了一個相當刁鑽問題。

“皇上乃大明少有的勤政睿智之君,然內憂外患、天災不斷,所以時局艱難。”

可溫體仁卻古井無波,回答得中規中矩,四平八穩,讓人挑不出毛病。

只是,他內心感到今天崇禎皇帝與往常大不一樣,思維跳躍太大,不按常理出牌,變得難以琢磨。

“那溫愛卿登上首輔之位以來,自問做得如何?”

“微臣自問尚算盡心盡力,雖無太大建樹,卻也沒太多紕漏。只是當下時局如此,徒呼奈何?”

“那按溫愛卿這麼說,咱們君賢臣明,可大明為何卻還是江河日下,困頓至此?”

“皇上……”

溫體仁苦著老臉,顯得有些委屈,不知如何回答。

作為首輔,統御百官,他總不能當著皇上的面,說這不是我們的錯,都是其他朝臣碌碌無為,又喜黨爭,無意正事吧?

“愛卿不方便說不敢說,那就朕來說。”

下一刻,崇禎皇帝用玉如意重重敲打茶臺,目光仿似一道利劍射向溫體仁,毫不掩飾心中的怒意,憤懣說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朕即位八年來,明面上是大明之君,九五至尊,一言斷生死,號令天下威風凜凜莫敢不從。

可內地裡各級官員陽奉陰違上下其手,朝廷更是無錢無糧天災人禍雪上加霜。

想重開海禁徵收商稅之舉更是舉步維艱,被全國官員所抵制,這腐朽的帝國無法被朕所指揮運轉。

平日裡撤銷鹽稅等利於各級官員的政令是順風順水,不利於官員權貴的聖旨,便是有違祖制寸步難行……”

風愈烈,雨更急,憤怒聲中,玉如意斷為兩截,化為碎片,濺落地上,灑向四周。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或許就是此刻崇禎皇帝真實的心境。

原本,前任崇禎同志幹的是這樣一份工作。

沒有工作範圍,沒有工作界限。

什麼都要管,什麼也管不著。每天上班,不是跟人吵架(言官),就是看人吵架(黨爭)。

穿得破爛,吃得也少,跟老婆睏覺也少,每天只睡五六小時,時不時還有噩耗傳來。

什麼北邊打來西邊打去,祖墳被人挖了,部將被人殺了,東西被人搶了,每年都有的天災等等。

朝堂上的正人君子忽悠得好聽,文臣士子與天子共天下。

可出了事情,跟這些正人君子無關,全部是他的責任。

在位十七年,六下罪己詔!

這樣的工作,誰幹得了?

對此,現任的崇禎皇帝表示幹不了也不想這麼幹!

既然不想這麼幹,那麼就要讓朝堂上這些正人君子全部滾蛋或者去吃牢飯,甚至殺掉。

可是他們很強大,自己前期需要幫手,而溫體仁無疑就是得力的幫手之一。

因為,這位被蟎清朝廷打斷脊樑的正人君子評為崇禎年間第一奸臣的首輔,有幾種特別的本事入了崇禎皇帝的法眼。

首先,溫體仁很聽話,用正人君子的話說是善於逢迎。可崇禎皇帝特別欣賞這點,因為很重要。

他又不是傻缺,放著聽話的不用,難道還用總和自己唱反調的找不自在,那不是腦袋被驢踢了嗎?

其次,作為首輔,溫體仁精明幹練。

碰到刑名錢穀一類專業問題,因為頭緒繁雜,其他內閣大學士都是一籌莫展,而溫體仁只要看一眼便了然於胸,從無差錯。

而這,可以讓雄心大略的崇禎皇帝抽身專注軍事等方面。

再次,他善於整人,尤其是正人君子奉為楷模的東林黨人。

錢謙益、錢龍錫等東林魁首無不飲恨於他手下,這也是他被評選為第一奸臣的最主要原因。

對此,崇禎皇帝持拍手稱快的態度,這也是把他納入道友之一的原因。

至於說溫體仁是不是奸臣,崇禎皇帝表示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幹事,能幹自己滿意和對大明有益的事。

否則,你就是像大忠臣史可法,崇禎皇帝表示也不敢用啊!

代價太大,害死人吶!

“皇上通透,微臣慚愧!”

聽完崇禎皇帝的肺腑之言,溫體仁瞬間被戳中淚點,聲音哽咽顫悠悠跪倒在地死命扣頭。

天子不易啊!

可問題他娘的自己就容易嗎?

皇上上臺後,魏閹被他一手剷除,東林黨重新迎來春天,並有愈演愈烈之勢。

在他們眼中,除東林一系,其他全部都是奸黨。只有他們是對的,其他人都是錯的。

若只是對錯也沒關係,承認你們是正人君子也沒什麼。

可你們幹的事情是正人君子幹的嗎?

去歲秋,西北災荒,分派下去十萬石糧食賑災。

從京城出發的時候,就只剩下五萬。到地方,還剩三萬,分到下面,只剩一萬。實際領到的,是五千。

案情查明:先動手的,是戶部官員,東西領下來,不管好壞,先攔腰切一刀。

然後到了地方,巡撫先來一下,知府後來一下,剩下的都發到鄉紳手裡,美其名曰代發,代著代著就代沒了。

這其中,又有多少是自詡正人君子的東林黨人所為?

還有,每年的軍餉糧餉,真正到邊關的又有多少?

他們還堂而皇之稱為漂沒。

對此,自己身為大明首輔,唯有竭盡全力和他們進行周旋。

奈何東林勢大,皇上又不喜營黨結私,自己只能偷偷摸摸的搞點小動作,今天下套,明天使詐,後天再想新招坑人,憋屈啊!

這哪是當朝首輔該幹的事?

可不這樣,有其他辦法嗎?

天子的話沒人聽,難道首輔的話就有人聽?

這不扯淡嗎?

越想越覺得憋屈的溫體仁,再也忍不住老淚縱橫,無語凝噎。

“溫愛卿,溫愛卿……”

崇禎皇帝叫喚了幾句,心裡一頭霧水,這貨莫非是一個老戲骨?還是說心肝剔透,知道自己要敲打他,怎麼說哭就哭?

溫體仁可是個老官油子,自己還沒自大到以為區區三言兩語便能打動他。

“微臣失態,讓皇上見笑,請恕罪!”

溫體仁抽噎著爬起來,重新坐到座位上,心裡猶在揣測著皇上說這番話的意思。(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