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風雨飄零

“一年內想辦法讓周奎暴斃。”

當王承恩火急火燎趕進宮,崇禎皇帝目無表情地對他吩咐道。

“老奴……遵旨!”

王承恩雖然聽得膽戰心驚,但還是硬著頭皮應承下來。

皇爺臉色越平靜,越能說明心中的滔天怒意。

再加上今天早朝的一幕,王承恩也真心覺得國丈周奎該死。

也不知他是怎麼想的,有天子在,有大明在,他這一生還愁吃穿?

就算把家財全部捐獻出去又如何,有對天子的恩情在,難道不會重新撈回來?

只能說,他太蠢,蠢得不像人!

“大伴,陪朕到兵仗局轉轉。”

雖說已經對周奎做了處置,但崇禎皇帝還是有些不開森。

其實按照他的本意,像周奎這樣吃裡扒外的人渣,多留一天都是浪費糧食,應該執行死刑並且斬立決!

奈何依照大明律議親制,別說殺了,就是把他圈禁起來,都要影響到周皇後的位置,這是崇禎皇帝不願意的。

在不看僧面看佛面的前提下,又避免周皇後懷疑到他頭上,唯有判了周奎死刑,緩期一年執行。

至於說對東廠的手段,崇禎皇帝就不操心過問了。

人家是幹黑活髒活的鼻祖,後世FBI、國安都要學他們,有的是辦法。

此刻,後宮之中,周皇後也在接見前來摸情況的國丈周奎。

“父親安好?”

見過了君臣大禮之後,是周皇後行家禮問安。

“今天早朝納捐了一萬兩銀子,往後的日子怕是難過了?”

周奎落座後,蹙著雙眉答非所問開始喊窮。

周皇後聞言,整個人都呆了,一雙美目盯著父親,都不知說些什麼好。

家裡的財物狀況雖然不知具體如何,但大概還是知道的。

毫不誇張的說,估計自己的兩位兄長半年內去**的錢都不止這個數?

父親怎麼如此糊塗?

老實講,周皇後已經作弊了,提前告訴父親皇上的用意,可卻還是這種結果。

這讓她情何以堪?

今後如何面對皇上?

“父親難道就沒有想想,如今家中有這般地位,皆是因女兒身為皇后之故?

若是惹得皇上龍顏大怒,起了廢后心思,家中產業可還能得保?”

周皇後思慮片刻,方才不甘心的問道。

“女兒啊,你是不知你的兩位兄長,每日裡花天酒地,手縫裡根本留不住錢,老父也著實為難。

再加上周家開枝散葉,一大家子人吃馬嚼的,又能落下幾許錢財?

若不是考慮女兒日子也不好過,為父還想找你借錢哩。”

周奎苦著臉,又是搖頭又是長嘆,做足各種表情,闡述的就一個意思,窮,真窮,沒辦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對於女兒所說的廢后之事,根本不屑一顧。

女兒也不想想他周奎原來是幹什麼的,街頭算命占卜。

靠的是什麼?

眼力,看人準!

女兒所言固然有理,可他早已看透崇禎皇帝是個重感情的,又怎麼會輕言廢后一事?

更何況,他們感情好著呢?

女兒想用這個來恐嚇他,還嫩著呢?

心哀若死,或許是周皇後此刻真實的心情。

父親為了些許阿堵物,戲演到女兒身上來,絲毫不顧親情,真是悲哀!

外面百姓之間,朋友都有通財之義,更何況是家人?

“本宮乏了,先去休息。來人,送國丈出宮。”

失望至極的周皇後竟直稱本宮,明顯是不再將周奎看做父親,而是當做普通朝臣了。

“女兒,女兒……”

周奎望著自顧離去的周皇後,還想叫住分辨兩句,卻被女官青歌所阻,送出宮中。

——————————————

“把這裡都拾掇起來,今後朕要大宴有功將士。”

在去兵仗局的路上,崇禎皇帝並沒有坐龍輦,而是帶著一群太監,沿途步行。

經過了武英殿後,是皇家大廚房。這裡的御廚是宮中最多的,人員全部集中起來,能做超過萬人的伙食。

可惜,到天啟後期,一直到現在為止,皇宮從未舉行過大規模的慶祝活動。

唯有在祭祀或者重大節日,才有數百人的朝臣聚會。

如今嘛,崇禎皇帝也想學學朱元璋、朱棣兩父子,今後在此宴請時拉風的感覺。

想想看,上萬將士,隨著自己一句諸位將士請吃飽喝足,然後三呼皇上萬歲,多有成就感!

當然,隨之收穫的還有忠心。

做老大嘛,就是要讓下面有吃有喝,人家才會安下心來跟你混。

經過大廚房,就是西華門,也可以叫太監門,因為這個門出入的大多是太監。

門外,就是大明最先進的工廠和最大的倉庫了。

越過西華門,就不屬於大內宮城了,而是廣而大之的皇城。

一條直路通往皇城的外城門西安門,在道路的北邊,是跟皇宮平行的區域,也是最重要的區域,內府諸庫就坐落在此,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內庫。

這裡面積約有皇宮一半大小,幾百個不同的倉庫中,裝滿了各種各地進貢的特產。

崇禎皇帝的私房錢,要賞賜的各種絲綢,布料等等,全都在這裡。

過去,這些倉庫都是空的。

現在,被查抄的張四知和宮內三十幾個太監的財產,已經轉移到這裡。

能不能填滿它,那就要看崇禎皇帝的本事了。

而在這條大路的南側,面積超過五十萬平米的區域,則分佈著內監的八個局。

它們分別是兵仗、銀作、浣衣、巾帽、針工、內織染、酒醋面,還有一個司苑局。

除了司苑局外,其他的七個局在這裡都有不少於一家的作坊。

另外,周皇後領導的後宮,由宮女為主力的四個司,在這裡也有自己的工廠作坊。

這一片區域,有超過三萬個太監和宮女在這裡勞作生活,為大明皇宮得以正常運轉做出巨大貢獻。

而且,這裡的工廠和作坊,也代表了這個時代最先進的工業技術。

整個大明,或許只有工部的作坊能夠和它相媲美。

但在紡織業和兵仗局,卻是這裡遙遙領先。

因為,這是供給皇家侍衛所用。

跟工部和兵部共管的兵仗局不同,這裡生產的火器很少發生炸膛。

當然,它也有限制,無法大規模生產,因為人員太少。

由於是臨時起意,崇禎皇帝的突然到來,讓這裡管事太監和宮女一個個鄭重無比,同時心裡還有些惶恐。

皇上到此骯髒之地,究竟為何?(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