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風雨飄零

元宵節,夜幕徐徐降臨,華燈初上,整個京城熱鬧無比。

十王府街東北角,高大的陽武侯府張燈結綵,歡慶上元夜。

侯府管家在門口張望著,準備迎接在外浪了一下午的陽武侯薛濂回府。

腳步聲從胡同口傳來,老管家一喜,正要走下階梯前去,卻發覺前面身影並不是自家老爺,而是安遠侯府的小廝。

“何管家,請問我家柳侯爺在貴府上嗎?”遠遠的,小廝疾步上前問道。

“沒有。”何管家搖搖頭,嘆息了一聲,明白自家的侯爺肯定是和他家侯爺去浪了。

他們要是在一起,三五天沒有歸家,這也是常有的事,不必等了。

錦衣衛,北鎮撫司詔獄。

如果用東林黨的說法,這是一個臭名昭著的地方。

尤其是在魏公公上臺後,天啟皇帝不管事,什麼事都交給他去辦。

於是,威猛的魏公公立馬開啟讓東林黨人半夜驚醒的噩夢。

原本這樣下去,估計再有個幾年,也就沒東林黨什麼事了。

可惜,本尊上臺後,這詔獄就默默無聞了。

造成的結果是,東林黨又滿血復活了。

不過,在崇禎皇帝上任後,這裡又恢復了天啟年間的繁華。

老王站在詔獄門口,看了看裡面陰森恐怖的牢房,隨即一聲不吭,大步走了進去。

院子內沒有任何花木,只有黃土墊起來的一個操練場,前院的東西兩側是兩排耳房,裡面駐紮著錦衣衛和管理詔獄的獄吏。

掀開遮擋寒風的門簾,裡面烤火的五六個獄吏急忙起身,向老王問好。

“安靜下來了嗎?”

老王語氣很柔和,但帶著上位者自有的威嚴。

對於底層小吏,老王一貫不會耍脾氣。

“稟報廠公,陽武侯薛濂已經安靜睡覺,安遠侯柳祚昌猶在鬧著要見皇上。”輪值的獄吏諂笑躬身匯報工作。

“防護措施都做好了吧,可不能讓他們自殺了?”

老王斜著眼,捏著光禿禿的下巴,儘可能的做好每一個細節。

這是東廠第一次文明辦案,可不能砸了招牌。

“廠公請放心,牆壁四周都用棉布包裹著,他們想撞牆死都不可能。

別看他們現在鬧騰著,等一會就老實了。

再者,裡面的兄弟也時刻看守著。”

獄吏笑著說出了佈置。

老王點點頭,他也就是隨口一問而已,小黑屋是他親自佈置的。沒問題。

老王估計,等屎尿來了,這兩位一輩子錦衣玉食的侯爺,是絕對抵擋不了這種齷齪滴。

此時,簽押房的番子匆匆趕來,低頭遞給老王一封信件,“稟廠公,有宣大錦衣衛密奏。”

宣大無小事,老王不敢怠慢,接過信件,匆匆御覽一遍,臉色一沉,立即尖聲道:“備轎,進宮!”

坤寧宮,鼎內焚著檀香,淡白輕煙幽幽不絕如夏日柳絮,絲絲嫋嫋從縫空中飄逸而出,靜靜散入殿閣深處。

袁貴妃和周皇後二人,正端坐在鳳椅上,聽崇禎皇帝講商業課,也就是大明皇家商行日後的操作。

女官青歌負責記錄。

“……周皇後之言也不盡然,不可一概論之,這代理商制度也要分商品。

譬如,蜂窩煤屬於民生產品,關係到大明每一戶百姓,就不能讓一家壟斷經營。

尤其這京城中,上百萬人口,製作銷售都來不及,更不要說財富讓一家一戶賺去,不可取!

可以把京城分成若干個區域,按東城區、西城區、北城區等劃分,人口密集的區域設定兩到三個分銷商。

授予他們生產的權利,讓治安司監督產量,皇家分錢即可。

酒水同樣亦是如此,在大明可以一省一府一個代理商,皇家負責生產。

不過,跟蒙古韃子打交道,路途遙遠,需要大量人手護送,就需要田宏遇這樣的大商家來負責了。

一般人,吃不消,也沒有這樣的財力和實力。”

新成立的大明皇家商行目前只有四種產品,蜂窩煤、肥皂、地瓜酒、鐘錶,崇禎皇帝依據產品特性講解操作模式。

皇帝這個職位沒經驗,可經商崇禎皇帝是見多識廣的。

“還是田國丈的命好,有田貴妃在,趕上好時機了。”

周皇後聽完,眼波不經意的瞟向崇禎皇帝,語氣中滿滿的醋意。

“哎哎哎,過了哈,朕的皇后在此,哪裡來的田國丈?你封的?”

講了一個時辰了,崇禎皇帝伸伸懶腰,晃動著有些痠痛的脖子,打趣輕輕的避開這個話題。

周皇後的意思他明白,田宏遇吃了一塊肥肉,她或許也想讓她的兩個哥哥參與進來。

但是,崇禎皇帝不允許。

人和人是不一樣的,田宏遇吃到這塊肉,是憑本事的,為什麼不能吃?

死鬼周奎的兩個兒子,饒他們一命已經是極限,好不容易踢出京城,怎還能容他們吃香的喝辣的?

不要說這兩個爛人,就是京城現有的皇親勳貴,崇禎皇帝都要嚴格控制,爭取不讓他們享受大明皇家商行的利益。

大明皇家商行的產品,除了蜂窩煤崇禎皇帝放開一道小口,允許代理商自行生產。

其他的,他都打算壟斷經營。

而且,這是他打破階級固化和賞賜有功將士的法寶。

今後,誰要立功了,除了朝廷正常獎勵之外,崇禎皇帝打算把他們拉到共同利益集團來。

例如,平頭哥曹文詔立了大功,怎麼辦?

好辦!

賞你家族所在地的酒水或者其他產品地區代理。

那麼,普通將士立功了又怎麼辦?

也好辦!

讓你的家族一人到大明皇家商行來上班,吃皇糧,朕來付俸祿。

在這樣的獎勵下,崇禎皇帝覺得,大明軍隊的戰鬥力妥妥的上數個臺階以上。

並且,隨著越來越多的將士享受到利益,階級固化慢慢的也就打破了。

在這方面,崇禎皇帝有比較深的研究。

後世,他看到一個採訪段子,很有感觸。

記者:你的理想是什麼?

放羊娃:放羊。

記者:你放羊是為了什麼?

放羊娃:賺錢。

記者:你賺錢是為了什麼?

放羊娃:娶媳婦。

記者:娶媳婦是為了什麼?

放羊娃:生娃。

記者:生了娃幹什麼?

放羊娃:放羊。

這就是流傳很廣的放羊娃的故事。

有的人把它當段子看,有的人把它當有趣的故事看,有的人把他當笑話看,還有人把它當寓言看。

看完之後,笑一笑也就過了,未必就會去思考這個故事背後深層次的本質。

可放羊娃的故事,背後反映的是階層固化的問題。

一代放羊,世代放羊;一代窮,代代窮;一代富,代代富。

一個社會,階層徹底固化之後,不同階層之間停止了對流,是非常可怕的。

因為在這樣的社會中,一個人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不在於他的志向才智和能力,而取決於他所處的階層身份。

它的可怕,就在於這種無力感,無望感。

縱使你有天大的本領,不如一個飯桶家裡有個好爹。

縱使你風華絕代才情無雙,不如別的姑娘工於心計嫁上了個好人家。

階級屬性,成了標劃人和人之間一切關係的唯一評價體系。

如今的大明,正是處於這樣的一個階段。

崇禎皇帝要想大明千秋萬代,就必須打破階層固化。

而大明皇家商行,就是崇禎皇帝打破階層固化的工具。

他必須讓放羊娃,有一個獲得財富的機會。

這樣,他的後代就不需要再放羊。

縱觀歷史,王朝的崩潰,則無不是階層過於固化,反過來又導致社會生態封閉,知識封閉所造成的。

如今,崇禎皇帝站在全域性的高度,發現大明正在處於這樣的狀態中。

而大明上下,粗略可以分為幾個階層。

第一等,文臣、豪強,必須要消滅。

他們兼併了規模可觀的土地,成為比一般的地主更高階的超級大地主,他們的一舉一動甚至可以影響朝野。

例如北方的晉商,安徽的鹽商,江浙的海商。

歷代統治者,對豪強基本上是一有機會就撲滅。

因為,一旦等豪強做大,朝廷拿他們沒辦法的時候,那麼這個王朝離覆滅也不遠了。

第二等,地主、文人,要改造。

他們左右不了朝野局勢,他們只能左右一鄉一村的秩序。

用比較時髦的話來說,他們是時下的中產階級。維繫社會生產秩序的中堅力量。

第三等,佃農、流民,要讓他們安定。

佃農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只能租種地主的土地。交完租子,所剩無幾,一直掙扎在溫飽和貧困線上,生活過的比較拮据或者比較悲慘。

土地兼併越來越厲害,大地主豪強,透過土地兼併,為了榨取更多的利益,就會抬高佃農的租子。

佃農連租地種,都種不起了,就會淪為流民。

流民,是大明農民起義的策源者。

只要對流民承諾說,造反後有地種就可以了,根本就不用對他們進行戰爭動員。

當一個社會,階層固化到兩極分化的極致,到讓人活不下去的地步,那麼就會有人不惜用生命的代價,來摧毀這個現有的既定秩序。

在這樣的情況下,崇禎皇帝其實需要一場酣暢淋漓的大清洗,大明才有救。

不管會不會引起不滿,甚至留下罵名,鐵血清洗都必不可少。

只是,以崇禎皇帝目前的威望和實力,這樣做有些不實際,想想也就罷了。

因為,他的基本盤還不夠。

而大明皇家商行,就是他用來凝聚基本盤的工具之一。

只有這樣,他才能快速的掌握更大更多的權利,然後雷霆一擊,消滅一切妖魔鬼怪。

沒辦法,他的時間不多了。

必須劍走偏鋒。

否則,崇禎皇帝也不會如此處心積慮,堂堂的大明帝王,居然要靠經商拉攏人心,分配財富。

丟人吶!

想想當年的正德小皇帝,多厲害啊!

當年明孝宗為了平衡朝中各派勢力煞費苦心,甚至累死。

正德小皇帝朱厚照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接了父親的班,還沒上任就讓一班文臣吃盡了苦頭。

他知道自己若是按部就班地當一天皇帝批一天的奏摺,那些文官們會讓他一秒不停地幹活。

遲早他也會像他父親一樣累死,所以他要自己做自己的主。

可是這幫文官怎麼可能聽他這個小屁孩的話?

尤其是那些先皇老臣,連他得空劃個船都能跟不務正業拉上關係,還給他整了一個五大罪:

“一、皇帝單騎出宮,不帶隨從;二、皇帝在宮內亂轉;三、皇帝去北海划船;四、皇帝喜歡打獵;五、皇帝亂吃零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扯**蛋,十六歲的人連這點自由都沒有,還做個鳥的皇帝?

正德小時候肯定沒少聽父親聊過朝廷政事,當然不甘心做別人的傀儡,何況他還是一個好武之人,豈能被一幫文人玩弄於股掌?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他必須分三步走;首先在朝中要有自己的人,其次要給文官集團樹立一個強大的對手,最後還必須掌控軍權。

朱厚照的第一步就是重用宦官,提拔貼身八個太監掌控朝政,讓他們成為可以壓制文官集團的勢力。

這一步他做得很絕,甚至把自己的行宮挪出了紫禁城,管你文臣怎麼反對,惹急了就讓太監們大開殺戒,頂多背個聽信讒言的罪名。

我就是要獨立,就是要自由,就是要培養自己的武裝軍隊。

雖然在實施的過程中遭到了文官集團的強有力反擊,但朱厚照僅以犧牲一個劉瑾的代價就安撫了整個文官集團。

並趁機把自己的老師楊廷和推到了文官集團領袖的位置。

僅此一點,崇禎皇帝就佩服得五體投地。

老實講,他現在基本就是在學正德小皇帝,也是這樣佈置和安排的。

思忖間,守門的小黃門進來稟告:“皇爺,王公公求見!”

有急事!

否則,老王不可能來後宮找人。

“皇后,袁妃,改日再聊了。”

說完,崇禎皇帝轉身回乾清宮。

那裡,才是他的辦公室。

“皇爺,動了!”

老王緊隨著崇禎皇帝皇帝的腳步,老臉笑成褶子,開心的低聲說道。

“也應該動手了,時間到了。”

長嘆中,崇禎皇帝步履更快了些。

要發財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