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風雨飄零

“皇上……”

周作福聽完崇禎皇帝的話,頓時發出陣陣哀嚎,整個人都懵逼了。

皇上一句話,幾十萬畝土地和嘉定伯府,就這樣沒了,不甘心吶!

可不甘心又能怎麼樣?

瞧皇上那兇惡而凌厲的眼神,周作福毫不懷疑自己若是再嗦什麼,只怕眼前這個變得冷血的妹夫皇帝,定然還有什麼責罰加之身上。

一瞬間,他突然明白一個道理,沒有皇上的庇護,他連屁都不是。

這天下,除了自己的親妹妹,還有誰會幫他講一句話?

是朝中的文臣還是武將?

別想了,估計他們拍手稱快都來不及。

“你是不是覺得把錢搬到嘉定伯府裡面,那就是你的錢了?”

崇禎皇帝滿臉猙獰走到周作福身前,高高的俯視著躺在地上衣裳不整的大舅哥,陰測測的問道。

可不待他回答,崇禎皇帝緊握雙拳咆哮道:“做夢!朕告訴你,不是!

只要這天下還是大明,那這天下所有的東西就都是朕的。

朕給你的才是你的,朕沒給你的,你拿去了,也得給朕還回來。

喂不熟的白眼狼,什麼玩意?

滾回去!”

隨著最後的話音落下,周作福連滾帶爬踉蹌惶急離去,再也不敢多說什麼。

盛怒中的崇禎皇帝,實在太嚇人了。

“皇上,臣妾有愧!”周皇後輕抹玉臉淚痕,難過的走到崇禎皇帝身邊,哀怨說道。

自己的家人如此不堪,終於隨著父親的去世,皇上爆發了。

“與你何幹?你家是你家,你是你,既然嫁給朕,那你就是朕的人。”

處理完老丈人,又把大舅哥削了一頓,要哄哄周皇後了。

崇禎皇帝牽著周皇後的玉手,讓她坐下,嘴裡挑著好聽的話說。

“皇上,難道就不能把他們留下,好歹給一點地,讓他們老老實實呆在京城,臣妾也好有個照應。”

血脈親情,周皇後追究捨不得兩位兄長離開京城。

“皇后,其實讓他們離開京城,也未嘗是一件好事?

至少,今後不要來趟京城這趟渾水。”

崇禎皇帝長嘆一聲,把周家父子侵佔良田奪人店鋪,插手私鹽買賣隨口一說,周皇後頓時凝然無語。

這些事情,她又如何不知?

只是,京城皇親勳貴中,就他們一家如此嗎?

“從宗室姻親到藩王勳戚,從勳貴大臣到士紳文人,無不蠶食著大明的土地,享受著世代榮華富貴,卻不願意為大明效力。

這樣下去,大明遲早不保。

朕的江山,大明的江山,不是為這些吃裡扒外的人而存在,不能讓他們糟蹋。

只是,朕目前卻對他們無能為力。

但是,朕的親人,給了他們富貴,卻還不能跟朕一條心,無疑更讓人傷心,這樣的皇親不要也罷!

所以,朕打算一步一步著手清理,奪回被他們侵佔的土地。”

崇禎皇帝雙眸坦然的盯著周皇後,緩緩的訴說著心裡的真實想法。

誠如他所言,都不說這些人品德的問題了,單憑大明的土地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大明就得涼涼。

別的階層他目前沒有能力,也沒辦法,可宗親嘛,那就是垃圾了,非常容易對付。

他們的權勢都是依附皇權,沒有任何反抗的能力,可意義卻非常重大。

雖說柿子撿軟的捏,好像欺軟怕硬,顯示不了英雄氣概。

但依照目前的實力,也只能先選擇他們為突破口了。

亂逞英雄,那是要涼涼的。

“皇上,為了大明長久,臣妾支援皇上。”

理是這個理,事已至此,深明大義的周皇後聽完唏噓不已,苦澀的說道。

“皇后也無需憂慮,朕雖然剝奪了嘉定伯府的土地,但他們還有幾百萬的浮財,足以一生無慮。

再說了,有皇后在,難道他們還能餓死不成?”

見周皇後有些悶悶不樂,崇禎皇帝違心的開導她。

唉,皇上也並非可以任性,總有些人有些事無法繞過去。

只是,這個人情大發了,一句話幾百萬兩白銀沒了。

心疼!

崇禎皇帝的話說得有理,周皇後漸漸愁眉舒展,心裡也安定下來。

“皇上,皇親國戚何其多也,隱藏的土地更是不知凡幾,臣妾就怕到時怨聲載道,皇上不堪其擾啊!”

家裡的事情解決了,周皇後又替崇禎皇帝擔心起來。

“為了天下百姓,為了大明,有什麼不堪其擾的?

他們一家一姓的土地,足以養活數十數百萬的大明百姓。

朕要不出手,朝堂上沒有哪個大臣能對付得了他們?

雖千萬人,朕往矣!”

崇禎皇帝皇帝這番話說得正氣秉然,讓周皇後無比動容。

她看到了崇禎皇帝的決心和毅力,也看到他的手段。

殺雞駭猴,周家就是那駭猴的雞。

試問天下皇親,還有哪個比國丈一家位置更高,權柄更重?

皇上大義滅親,煞費苦心啊!

聰慧的周皇後,細細的梳理著其中的緣由,很快就明白崇禎皇帝的帝心。

不過,她並沒有責怪。

誠如皇上所言,他是大明天下百姓的皇帝,不是為一家一姓。

同理,她也是大明皇后,母儀天下,為的是全天下百姓。

周家,只是比較特殊而已。

所以,皇上做得正確。

尤其是這半年多的變化,自己可是感受頗深。

現在皇宮內的用度已經和前幾年不可同日而語。

皇上雖然一次次從內庫之中往外發軍餉、賑災、重組京營、賞賜宮中太監宮女……所有一切花費巨大,但內庫仍然充盈。

這代表著什麼,作為皇后,她自然清楚的。

至少,這意味著皇上夢寐以求的大明中興開始。

當然,這些銀子都是皇上從朝臣、太監、勳貴那裡抄家得來。

以至於最近,她竟然聽說有人叫皇上為抄家皇帝。

對此,她深表不屑。

外面那些朝臣都是什麼人啊,還國之重臣,不過爾爾!

連自己一個婦道人家都懂得,內庫充盈了,才能讓讓九邊軍隊穩定,能讓戶部尚書畢自嚴掌管的國庫得到休養生息,連帶著皇宮的日子也都好過許多。

“皇上,臣妾想通了,請皇上放手施為,無需顧忌臣妾。

那些皇戚的命婦但有來哭訴的,臣妾一概負責打發走。”

想到這裡,周皇後堅定的對崇禎皇帝說道。

“夫妻齊心,其利斷金!”

坤寧宮內,想起崇禎皇帝哈哈大笑的爽朗聲音。

有了皇后的幫忙溝通,一切都很順利。

隨後,嘉定伯府發生的事情,讓京城官員眼花繚亂。

先是朝廷派出吏部尚書閔洪學為治喪大臣,全權負責嘉定伯府治喪事宜。

然後內閣快速擬定嘉定伯四個諡號,兩個惡諡兩個平諡,送呈皇上御覽挑選。

崇禎皇帝當即就挑了一個平諡,不褒不貶,並表示合乎嘉定伯一生,無功無過。

同時,命司儀局配合吏部尚書閔洪學治喪。只是,一切喪葬的儀節,都十分草草。

崇禎皇帝的指示是,國家困難之際,一切從簡。

喪禮過後,頭七尚未過完,嘉定伯府世子周作福就上書崇禎皇帝,言要護送嘉定伯周奎靈柩回蘇州安葬,讓父親落葉歸根。

並且帶來國丈周奎遺囑,京城二十六萬畝良田和嘉定伯府若干產業,一律上交內庫,以資國用。

至於說周家兩兄弟,今後就將在蘇州安家,為父親守靈,不再歸京。

據聞,崇禎皇帝收到這份遺囑,當即高呼誤會國丈矣,並稱讚國丈周奎高風亮節大公無私。

隨即,親筆題詞,發表在大明皇家週報上,號召皇親國戚、勳貴子弟、朝堂大臣學習國丈周奎大公無私精神。

要說有人信不信,在崇禎皇帝眼裡其實並不重要,關鍵的是流程要這麼走。

後來的事情就簡單了,得到國丈大筆饋贈的崇禎皇帝,想要感激世子周作福,想讓他繼承嘉定伯爵位。

奈何世子周作福再三辭而不受,並言崇禎皇帝曾經說過,爵位隔代遞減。

大明爵位只有三級,公、侯、伯,下面就沒有了。

於是,崇禎皇帝又大書特書,高度贊揚世子周作福,號召大家學習。

隨著國丈周奎的事情塵埃落定,最終,崇禎皇帝原來說的話,在國丈家率先得到實行。

當然,這件事情對於朝臣沒有什麼感覺,可在京城勳貴子弟、皇親國戚中卻譁然一片。

要老命了,今後這可如何是好?

原本沒有概念的東西,都以為皇上說說而已,不料居然雷厲風行起來。

至於說世子周作福再三請辭的說法,鬼才會相信。

國丈周奎一家是什麼德行的人,他們會不清楚。

不用說,肯定是皇上動了手段,方才會有這樣的結局。

一時間,京城整個皇親國戚、勳貴子弟圈子都在熱議這個事情。

只不過,這些目前和崇禎皇帝都沒有關係,有本事你們鬧起來呀?

所以,他老人家只是命令廠衛嚴加查探輿情,自己卻投入年關來臨的忙碌中。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一般來說,官當得越大,過年越忙。

如今,崇禎皇帝深有體會。

實在是忙啊!

ps:感謝書友seven_i6打賞,承情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