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風雨飄零

熊熊的火光下,老回回匍匐在地,全身傷痕累累,周身都是鮮血,怎地一個悽慘了得。

楊廷麟、倪元璐等文人看了,免不了心生惻隱之心。

此時見了盧胖子問話,一個個支起耳朵,想要聽他如何回答。

老回回的族人,在大明也是一個大族,太祖反元滅蒙,他們也是出了力的。

正因為如此,所以大明立國,給了他們許多不同於其他民族的特權。

按理,他們沒有理由如此強烈反叛。

“呵呵……待我們不薄……還不是減免一些稅賦而已!”

在這樣的情況下,老回回還是嘿然冷笑,目露不屑答道。

“那你們還要怎樣?”

盧閻王臉色冷然,厲聲呵斥。

說得多輕巧,減免一些稅賦而已,知不知道大明現在有多難?

大明的子民活得都沒你們滋潤?

真是喂不熟的白眼狼。

“我們要傳教,只要有我們族人的地方,就要有教堂,大明能做得到嗎?”

老回回瞪大眼睛,迎著盧閻王,不甘的吼道。

臨死之前,他也是不管不顧豁出去了,說出他的心聲,抑或說是他們族人的願望。

“做夢!得隴望蜀!”天雄軍贊畫楊廷麟鄙夷啐道:“這是漢家江山!”

“哈哈……漢家江山……漢家江山不也照樣蒙元入主,淪為四……等漢。”

老回回哈哈大笑,滿是血汙的臉上露出桀驁的表情,梗著脖子對著楊廷麟戲謔的答道。

“亂臣賊子!

爾等縱然想要這花花江山,可中原各地的普通百姓,又與你們有何仇怨,要被你這般殘酷地擄掠屠殺殆盡?

你這般說辭,不過是為自已的惡行與私慾尋找藉口罷了。”

倪元璐終究還有些書生意氣,跳出來指著老回回破口大罵。

老回回縱聲大笑,喘著粗氣說坦然答道:“你要這麼說也沒有錯!

自從起兵以來,老子吃香的喝辣的,殺官員、殺士紳,抄家劫戶擄掠州縣,把那些官員富戶的女人塞在胯下,讓她們為了活命,象條母狗一樣獻殷勤。

這日子,那叫一個神仙般快活啊。

當然,這些州縣百姓,老子也不知道殺了多少?

可不殺他們,糧餉何來?況且,殺多了也就麻木了……”

老回回眼神越來越黯淡,他喃喃地低聲復又高聲叫道:“廢話少說,來吧,給我一個痛快。

十八年後,老子又是一條好漢,哈哈哈……”

“自作孽不可活!

給你一個痛快,那真真是對不起死在你手下的無辜大明百姓了。”

向來注意自身形象的盧閻王,聽了老回回的話,肥胖的臉不由自主閃過一絲猙獰,對著早已迫不及待的左良玉揮揮手,意思交由他處理。

惡人還需惡人磨啊!

盧閻王雖然很能殺人,但折磨人的事情卻不想親自動手。

“本將就代表大明冤死的百姓,好好送你一家到地下團聚。”

左良玉嘴裡說著好聽話,眼裡散發著嗜血的光芒,一把抓住老回回受傷的手腕,在淒厲的慘叫聲中拖著他的殘軀,往戰場走去。

那裡,有他幾千戰死的兄弟,需要活物祭奠。

“天子說得沒錯,是不能放過他們啊!”

盧閻王臉色陰沉似水,朔朔寒風卻吹不走胸中的怒火。

“他們有一個優點,就是團結。

但對大明而言,這是缺點,他們眼裡只有教沒有國,不說國家危亡時刻挺身而出,唉……”

倪元璐目露憂愁,搖頭長嘆,一針見血的指出老回回族人的問題。

“其實又何止是他們,但凡信教的百姓,又何嘗不是如此?尤其是一些比較極端的教派,更是如此?”

楊廷麟接過倪元璐的話,慨然嘆道。

經過幾個月的軍旅生涯,文人出身的楊廷麟和倪元璐看出許多問題,對事物的本質也看得很透徹。

“那就殺他一個人頭滾滾!”

盧閻王是文人出身,卻沒有文人的優柔寡斷,他手勢重重往下一劈,霸氣盡顯。

“祖寬,賀人龍,兵貴神速,爾等二人即刻帶領本部兵馬,剿清老回回餘孽,務必不留一人。”

武人行動是利落的,這邊說著,盧閻王已經開始派出賬下兩位殺星。

“末將祖寬領命。”

“末將賀人龍領命。”

二人踏步而出,俯身接受任務。

繼而相視一笑,性格相投的他們,終於在同一個領導手下並肩作戰。

這感覺真好!

鐵流滾滾,人馬蕭蕭,經歷了圍剿大戰,人馬皆是疲累的他們,都鼓起心氣,前往剿滅老回回餘孽的任務中。

而盧閻王則率領全體天雄軍,押著俘虜與繳獲,向定遠縣出發。

在這裡,他們需要修整一二日,然後奔赴滁州,和老孫頭的秦兵共同圍剿叛軍帶頭大哥高闖王。

路途中,盧閻王收到下面遞上來戰場報告。

此戰,天雄軍共擊殺流寇兩萬三千餘人,其中老回回騎兵六千多。

俘虜流寇共約五萬餘人,繳獲盔甲兩千餘件,各類刀劍槍盾之類武器無算。

當然,這些東西天雄軍都看不上。

倒是流寇劫掠來的黃金、銀兩、珠寶、以及各類糧食等,才是他們看中的。

只不過,具體數目尚未統計出來。

但想來少不了。

而大明官兵的傷亡,主要集中在左良玉昌平兵,認真說來,天雄軍損失有限。

至此,流寇所謂的三路大軍,只留下高闖王的南路軍。

當場,盧閻王就把戰報派人加急送往京城,奏稟此次大捷。

收到戰報,崇禎皇帝大喜,第二日就舉行已經中斷許久的朝會。

在崇禎皇帝看來,早朝這東西嘛,雖然作用有限,辦不了具體事務。

但一直不早朝也不對。

好歹有什麼好事,也需要宣揚一番,振奮士氣。

當然,也就是目前這樣的官場氛圍,崇禎皇帝才學萬曆、天啟皇帝一般,不願早朝。

因為,跟東林黨這些正人君子們,實在沒有什麼好溝通的。

其實,朝臣如果能夠正常,早朝隔三差五是要舉辦一次的。

它有兩點好處。

一是為了君臣能順利地溝通,讓朝臣可以進言,同時彰顯天子的威嚴。

帝皇一般深處皇城,普通的官員不能隨意覲見。

因此才延伸出早朝,給百官一個光明正大的機會進言。

當然能夠進言的,一般也只有四品以上的大員,因為只有到了這個級別,才能參與核心大事。

二是天子久不見,則威儀頓失。

所以早朝也是讓官員們隨時明白,頭頂上的天何在。

這跟崇禎皇帝穿越前的工作是一樣的,老闆屁事沒有,卻經常要打打電話,刷刷存在感。

金鑾殿,崇禎皇帝高座高座其上,放眼望去,下面群臣身著飛禽走獸朝服,規規矩矩的站立著。

“啟稟皇上,臣工部尚書畢懋康,有稟上奏!”禮畢,上任不久的畢懋康率先站起來,恭敬說道。

“畢愛卿請奏!”對於這位技術派官員,崇禎皇帝溫和說道。

其實,朝廷內的官員,絕大部分都是精挑細選,萬里挑一的人才,否則也沒有資格立於這明晃晃的大殿之中。

只是,當官不是光有學問就夠了,有學問最多是個大學士而已。

只有將學問化作能力,才是真正的重臣。

而這,就是崇禎皇帝心目中的人才觀。

“稟皇上,工部兵仗局經過整頓,人員已經安定下來並擴大兩倍有餘。

現已製造京營盔甲三萬套,火銃兩萬支,刀槍長矛等……預計可在來年三月份,完成勇衛營和京營的軍需。”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甚好!工部辛苦了,望再接再厲,再傳捷報。”

崇禎皇帝滿意的點點頭,非常欣慰。

打造京軍,是崇禎皇帝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不容懈怠。

這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就是不一樣,事半功倍吶。

“謝皇上!”

“皇上,臣戶部尚書畢自嚴有本奏。”

“愛卿請言。”

“今歲河北境內,霸州、雄縣、保定等三府六縣等地遭受蝗災,百姓顆粒無收。

臣派戶部幹吏千萬滅蝗,如今卓有成效。

然受到影響,明年收成恐依舊不夠。河北布政使周良莊上書,請皇上免除此地來年四成的賦稅。”

畢自嚴彙報道。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百姓之苦,便是朕之責。

傳令下去,直接免除三府六縣一年的賦稅,由戶部直接派人監督,郡縣官員要親自過問,絕不能出現饑荒。”

崇禎皇帝大手一揮,嚴肅說道。

好在今年有藩屬國的糧食進貢,手裡會寬裕不少,可以裝裝逼。

至於說明年的事情,明年再說。

反正,大明的糧食永遠不夠,這個問題是長久問題啊。

“吾皇仁慈,百姓之福。”

畢自嚴立刻感激的跪地叩首謝道。

“除此之外,溫愛卿?”崇禎皇帝目光落在文臣之首的溫奸相身上。

“臣在。”

“蝗蟲之災,年年皆有。

內閣連同戶部,要把滅蝗的法子整理成冊,並從地方徵集好的計策,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崇禎皇帝吩咐道。

“臣遵旨,隨後立刻安排”溫奸相俯身答道。

“臣兵部尚書孫承宗有本奏。”

政事基本處理完畢,今天的重頭戲終於開場。

眉如鐮刀,目光嚴肅,永遠一副愁眉苦臉的孫承宗站出奏道。(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