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風雨飄零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山呼海嘯般的吶喊聲,響徹整個西山軍營校場。這酸爽的味道,別說是崇禎皇帝了,便是滿朝文武,也慷然而嘆!

看來大明是真的需要提高武人地位,方能從內外交困的沼澤中爬出來。

或許,皇上是對的。

高臺上的崇禎皇帝神采飛揚,露出生平最親切的笑容,不停地揮舞著右臂朝下面將士致敬,帶起一波新高潮。

真是酸爽,簡直酸爽得不行。

直到此刻,他總算有國家領導人的感覺了。

這段時間,苦逼的日子委實過得讓人心酸。

不是在搞事,就是籌謀在搞事,這是一國之君該幹的事嗎?

好在,如今終於有了不錯的成果。

只要京軍有十萬精銳,崇禎皇帝就有信心硬幹韃虜。

他想滅絕韃虜的決心,連河蟹大神都干預不了,這是一位帝王的決心。

在大明,朕是天子,朕說了算。

“時辰已到,贈刀儀式開始……”

禮部尚書周廷儒看看沙漏,走上前站在崇禎皇帝身邊,扯著嗓子吼道。

校場上曹文詔手高舉,拳頭緊握,三萬將士吶喊聲戛然而止。

幾個錦衣力士抬著刀架,上面擺放著十把精美的繡春刀,熟鐵皮製的刀鞘上,用銅釘釘出一朵朵雲形花紋,閃閃鋥亮。

崇禎皇帝豪情萬丈,拿起刀架上的第一把刀,鏗然抽出,登時一道寒光撲面而來,皇宮兵仗局的手藝,果然不同凡響。

這是特製的繡春刀,刀背厚實,刀刃鋒利,手不敢試。

刀面正中刻著“精忠報國”四個大字,下面是“崇禎八年九月造”,編號是京軍零零零零一。

這是屬於他的刀。

而曹文詔、周遇吉等京軍將領則是零零零零二、三、四……

可以說,為了提高京軍榮譽感和對自己的忠誠度,崇禎皇帝可謂絞盡腦汁挖空心思。

思來慮去,終於還是借鑑了蔣校長的這一套手段。

說實話,崇禎皇帝還是覺得老蔣在籠絡人心上,有他獨到的功夫。

既然如此,那麼拿來便是。

榮譽感和忠誠度這個東西,不是一味用錢可以解決的。首先是朝廷沒有那麼多賞銀,其次是容易使士卒驕縱。

而贈送繡春刀這個主意,無疑解決了這些問題。

更可以激起整個大明的尚武之風。

武職自不必多說,即便是文職,既然在軍中效力,那就要有尚武精神。

以天子之尊贈刀,一是鼓勵京軍將士的尚武精神。二是說這是屬於皇室的隊伍。

至於說要效忠誰,不言自明,看看錦衣衛就可以知道。

一聲戎裝的崇禎皇帝站在高臺上,輕咳一聲,龍眼掃視著下面的京軍將士,莊嚴的說道:

“諸位將士,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是京營涅槃重生的開始。

尤其是今年武舉士子加入,可謂天下英才盡入京營,朕甚是期待你們將來的表現。

下面,贈刀儀式開始。

請五軍都督府左都督曹文詔、勇衛營總兵官周遇吉、總兵黃得功、一甲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二甲吳承鋒、盧欣榮、孫之滂上臺。”

在場有三萬將士,自然有錦衣校尉負責大聲傳遞崇禎皇帝的話,聽到喊叫,曹文詔等人個個神采煥發走上高臺排好隊伍。

鼓樂聲響起,崇禎皇帝依次從刀架上拿起繡春刀,向他們贈刀。

曹文詔等人跪地雙手朝上接過特製的繡春刀,然後仔細摩挲著刀鞘上的皮質,掂了掂刀的重量。

刀目測約通長近四尺、寬三寸左右。

鐵質,長條形,魚腹刃,刀靶兩側有木夾柄,柄首包鑲雲紋金片,並綴有金十字形隔手。

刀鞘為木質,外包一層鯊魚皮,塗紅漆,脊部鑲長條形金飾,上刻兩組雲龍紋,末端包有雲紋金琕。

一句話,漂亮,也非常實用,絕對不是擺設。

“諸位愛卿,此刀贈與諸位,朕不希望爾等用於裝飾門面,流傳於子孫。

而是希望爾等用於沙場斬敵建功立業,方不負朕所望。”

崇禎皇帝贈刀完畢,令他們起身,諄諄交代。

大明現在是死水一攤,失去它的血性和激情。

因為崇禎皇帝知道,一個國家和民族,必須有血性!

要敢於亮劍,方能震懾四方宵小。

藏在刀鞘中的寶劍、寶刀縱是再鋒利,也不過是死物一件。

既威懾不了別人,也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反而喪失了民族的血性。

若是藏得太久,反而會生鏽。

待到想使用的時候,卻已經連出鞘都拔不出來,如何殺敵?

所以,崇禎皇帝在設計贈刀的時候,就考慮了這些因素。

除了必要的裝飾顯示皇家的威嚴外,最主要的就是實用。

概因刀的本質,就是用來殺敵的,是要見血的。

掛在牆上的刀,那不叫刀,叫裝飾品。

如果這樣,則失去崇禎皇帝的本意了。

曹文詔聽完,退後幾步,拉開與崇禎皇帝的距離,緩緩抽出刀身,嫻熟的挽了幾個刀花,然後說道:

“好刀,臣一定用韃虜鮮血澆灌它,方不負陛下的贈刀之情。”

“好!好!好!朕就等你和京營捷報頻傳,屆時再為爾等大明將士贈刀慶功。”

崇禎皇帝按照彩排臺詞,轉身對著校場將士喝道。

激發軍人的榮譽和士氣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第一批受刀者,人數要少,儀式要安排得異常隆重,要使他們感到無上的光榮。

如此,才能讓人珍惜,才有向上的慾望。

對於這位學問,崇禎皇帝有一定的研究。

萬眾矚目中,崇禎皇帝和高臺上的九人,拿著繡春刀連著刀鞘,用力的敲打自己的左胸九下,整齊劃一的動作,把軍中的豪邁表現得淋漓盡致。

當然,這是軍改小組長崇禎皇帝獨創的軍禮。

為的是砥礪士氣。

而敲擊九下也是有含義的,華夏講究九九之數,故有:九九大運,與天終始之言。

敲擊完畢,崇禎皇帝臉色嚴肅,面對著京軍將士拔刀出鞘大聲喝道:

“朕發誓,從此刻起,必將為我漢人開疆拓土,護我漢人江山,衛我漢家族人,直至生命終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大明後代子孫,定要秉承朕的意志,世代以此為願。

望九天神靈,共鑑之!”

高臺上曹文詔、周遇吉等人也立即拔出腰刀指向蒼穹,大聲吼道:“吾皇萬歲,利劍出鞘,衛我大明,復我漢人雄風!”

鋒利的腰刀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

“吾皇萬歲,利劍出鞘,衛我大明,復我漢人雄風!”

高臺下,三萬將士也拔刀吼道。

那散發出來的強烈戰意彷彿三萬尊戰神,哪有絲毫原來京營孱弱的模樣?

“吾皇萬歲,利劍出鞘,衛我大明,復我漢人雄風!”

此情此景,臺上的以溫體仁為首的文武百官也忍不住嘶吼著。

雄壯而熱血的口號,拉風的造型,感染著現場的每一個人。

這一刻,無論是誰,漢人豪邁的雄風鐫刻在現場每個人的腦海裡,讓人看得熱血沸騰,久久難以忘懷!

走出第一步了!

高臺上的崇禎皇帝情不自禁的留下帝王的眼淚,仰頭望天喃喃自語,心裡卻無比的滿足和愜意,完全迷失在震天的吶喊中!

若是有十萬的這樣的鐵騎,何能叫韃虜入侵朕的大明江山?

若是萬眾一心,漢家天下又有豈能龜縮亞洲一隅?

朕發誓,一定要改變這一切!(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