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風雨飄零

朝貢糧食的數額,是按照崇禎皇帝的指示,必須滿足大明邊軍和京營一年用度的基礎上,越多越好。

既然如此,內閣和戶部做的打算就是漫天要價就地還錢,因此,嘴張得很大。

對此,王應熊是做好思想準備的。

可惜,結果卻出乎他的意料。

“請王學士代小國回覆聖天子,暹羅糧食頗多,下官這就修書回國,通知國主準備糧食。

只是我們距離大明路途遙遠,陸地運輸不便,海路下國無足夠的船隻,且沒有長途航行的經驗,您看……?”

這次,聽完王應熊的話,第一個跳出來的是暹羅使節,他對朝貢數量並沒提出異議,只是提出實際困難。

暹羅就是後世的泰國,全世界有名的產量基地,自然沒有糧食之憂。

其實又何止是暹羅,整個南洋地區水稻一年三季,皆是產糧的基地。

只不過這些黑猴子太懶,自己能吃飽就行,換了勤勞的漢人試試看?

“王學士請放心,大明需要的糧食,我等番國當盡心準備。

下國國主早就有言,我國當以父事侍奉天朝上國。今聖天子有命,敝國上下,當全力籌集糧食。

只是,我等情況亦同暹羅國一樣,請王學士體察。”

真臘王國使節也表示沒壓力,多難得巴結上朝天國的機會啊!

不就是糧食嘛,讓國主明年讓賤民多種點就是,敢偷懶,鞭子伺候。

雖說這次王學士有言,天朝上國不回禮,但要看長久不是。

再說了,十幾個藩屬國分攤,多大的事啊!

其他藩屬國也紛紛表態糧食問題可以解決,焦點還是在運輸上。

因為,他們沒有海軍。

走陸路的話,等送到也基本吃完了。

王應熊是越聽越吃驚,也越來越佩服崇禎皇帝。

無它,一切都在他老人家的預料中,也早安排好了。

“諸位,有糧就好,有糧就好!運輸的問題,由大明海軍來解決。”

王應熊想起大明的糧食狀況,再看這些藩屬國的反應,大聲說道:“還望諸位致信各國國主,來年多種糧食,大明必有回報。”

各國使節喜笑顏開,有大明次輔這句話,值了!

大明兩百餘年來,信譽一直槓槓的,看來,好處是少不了了。

王應熊從鴻臚寺回來,立馬奔赴皇宮,急於把這件好事稟報崇禎皇帝。

——————————————

乾清宮內,崇禎皇帝此時正神情專注地站在御案前,手中的毛筆正在桌面的宣紙上筆走龍蛇,地下堆滿了揉成一團的廢紙。

旁邊幾名侍候的小太監則是站在一旁大氣不敢出,生怕此時打擾了皇爺的雅興。

確實,從西山軍營回來之後,崇禎皇帝的心情大好。

搞掉一個國公,震懾了整個勳貴圈子,為平頭哥重組京營掃清了障礙,他這個軍改組長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送出去兩個爵位,換來石柱土家族迴歸,解決日後的隱患,還收買了人心,這個買賣合算。

同時,這也是他用新勳貴取代老勳貴的第一步。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大明階層固化太久,必須讓他流動起來,才能重新煥發活力。

而這,就是他這位君王要做的事情。

一個合格的帝王,手頭上必須有資源可以分配出去,但同時也要有能力把他收回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應該說,崇禎皇帝正沉浸在這個喜悅中。

這就是權力的魅力。

當然,他現在還不算一個完全合格的君王,因為沒有相匹配的實力,可以橫掃一切。

所以,他採用定點爆破的方法,一點一點清除障礙,盡量避免大面積坍塌。

量變引起質變,等到時機成熟,也就是全面排爆的時候。

雖然這樣可能會很慢,步驟很繁瑣,但只要做好計劃書,卻無疑很穩妥。

真要碰到什麼突發情況,大不了掀翻桌子硬幹也不遲,反正苦逼一個,朕也是敢拼命的。

站在一旁的小德子看到崇禎皇帝如此專注地書寫,以至於額頭都滲出了汗水還渾然不覺,趕忙一臉關切地上前說道:

“皇爺,休息一下吧,您都寫了一個多時辰了。”

崇禎皇帝聽罷這才停下筆來,看著宣紙上的字沒有作答,他這是在做計劃書。

此時殿外小黃門傳報王應熊求見,崇禎皇帝聽罷,將筆輕輕地放在筆架上,慢慢地在龍椅上坐了下來,“傳!”

小太監聽完立即躬身領命,彎腰倒退著走出殿外。

片刻,王應熊步履匆匆進來,行完禮彙報了南洋藩屬國籌糧情況。

“好,王愛卿做得好,讓藩屬國種糧養活大明百姓,正是要如此。

朕只擔心糧食不夠,銀兩的事情倒還好說。”

聽到王應熊說完,崇禎皇帝連連誇讚。

至於說給他們回報的事,崇禎皇帝渾不在意。

這世上,從來都是大哥喝酒吃肉,小弟混吃混喝,主要看表現。

表現好,給些錢就是了,不能吃不能喝,大明的紋銀都埋在地窖裡,等著錦衣衛去挖掘。

表現不好,該打的打,該殺的殺!

絕不能對這些白眼狼手軟。

“皇上,這是內閣討論後,擬定刑部尚書和工部尚書的人選,請皇上聖裁!

最近,為了這兩個位置,朝臣可以說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讓人煩不勝煩。

再拖下去,還指不定出什麼么蛾子。”

王應熊邊說邊掏出奏摺,遞給小德子。

“不用看了,工部尚書朕已經有人選,說說刑部尚書是誰吧?”

崇禎皇帝擺擺手,阻止過來送奏摺的小德子,微閉著眼睛把頭靠在椅背上。

忙了一整天,有些累了。

“稟皇上,禮部尚書周廷儒舉薦右僉都御史史可法。”

王應熊輕聲答道。

“什麼?”

崇禎皇帝頓時驚起,失聲叫道。(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