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風雨飄零

“請皇上吩咐!”

秦良玉不敢怠慢,恭謹的答道。

“朕以為,石柱白桿兵為大明南征北戰浴血沙場,功名赫赫。現如今又要大規模招募,為大明保家衛國,著實不易。

故而,朕想在石柱改土歸流,讓當地土家族百姓回到大明的懷抱,取消土司制。

而愛卿調任京城正式任職左都督,馬愛卿不再任石柱宣慰使,改任石柱鎮守總兵官兼左都督府都指揮使,愛卿以為如何?”

崇禎皇帝雖然是詢問的口氣,但眼神卻很堅定。

大明不允許有國中國,這是崇禎皇帝的目標。

馬祥麟的石柱宣慰使,是土家族的世襲武官,也就是土司。

在石柱這一畝三分地,土司是土家族的最高領導,轄區內的官員委任錢財等等,連朝廷都不能過問。

這和一國兩制有些類似。

而改土歸流是改土司製為流官制。

其制度始於大明中後期,將原來西南地區統治少數民族的土司頭目廢除,改為朝廷委派流官。

這樣,不僅可以消除土司制度的落後性,同時加強朝廷對西南一些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統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其實說穿了,就是把少數民族土司管理的方式,變成漢族式的官員管理。

在少數民族地區設立府、廳、州、縣等機構,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進行直接管理。

這樣做的好處不言自明,朝廷不僅可以收取稅賦,還可以徵用當地的人力。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為了日後的長治久安,再無叛亂,讓土家族百姓徹底融入大明之中。

畢竟,馬祥麟和秦良玉固然是忠於大明,可他們的後人呢?

這是誰也無法保證的事情。

想想發生在四川、貴州的奢安之亂,都已經十幾年了,直到現在都沒有平定,就知道土司制的缺陷了。

“臣願聽從皇上安排!”

秦良玉只是微一怔神,立刻俯身堅定答道。

宣慰使和鎮守總兵官官職是一樣的,都是實際掌控著石柱地區,權柄並未削弱半分。

唯一的區別便是,一個有世襲一個沒世襲。

從個人利益上來講,當然是有世襲的好,那可以綿延子孫後代。

可皇上分明已經下定決心,才會出聲相詢,拒絕是明顯不智的行為。

徒勞無功矣!

再者,她秦良玉也是漢人,改土歸流明顯有利朝廷掌控石柱,也避免日後糾紛,何樂而不為呢?

“老夫人高風亮節!”

崇禎皇帝拍手大讚,毫不吝嗇誇獎。

秦良玉果真忠誠於朝廷,忠誠於朕!

天下第一奇女子名不虛傳。

不是朕非要欺負老實人啊,實在是軍國大事如果錯過歷史的機遇,後面就變得棘手了。

歷史上,因人成事的例子,比比皆是。

就好比人與人之間,關係好的時候讓幾步都無妨,可一旦關係惡劣,則錙銖必爭,處處作對!

現在秦良玉和朝廷關係好,不趁機收回權利,處理好民族問題,那才是傻缺了。

不過,朕貴為天子,手頭上有的是資源,也不能太過欺負老實人。

這樣會讓人離心離德的。

“秦愛卿,你秦家一門忠烈,為國效忠,朝廷並沒有忘記。

朕授予都指揮使馬祥麟為平西候爵位,副總兵秦拱明為威遠伯爵位,以獎勵愛卿忠心體國之志。”

高興過後,崇禎皇帝就對秦良玉家族進行封賞。

其實應該說是彌補比較恰當。

因為,大明朝廷是虧欠秦家和馬家的。

秦良玉的家族,可以說是真實版的“楊家將”了。

歷史上,她的兩位兄長,大哥秦邦屏和二哥秦邦翰,皆在泰昌元年渾河戰役和建奴血拼中戰死。

弟弟秦民屏,官授副總兵,天啟四年平定“奢安之亂”中戰死。

兒媳張鳳儀,崇禎六年戰死於河南侯家莊。

侄子秦拱明,秦邦屏子,官至總兵,崇禎十三年在平定沙普之亂中戰死。

兒子馬祥麟,官授宣慰使,崇禎十五年戰死於襄陽。

死前,他給母親寫信:“兒誓與襄陽共存亡,願大人勿以兒安危為念!”

而秦良玉的回信只有一句:“好!好!真吾兒!”

至於說其他旁系子弟,那就更加不知有多少了。

所以說,滿門忠烈這個詞,並不是隨便說說。

至於說許多後人不知道秦家的事蹟,那是建奴入主中原,展開瘋狂的文字獄,被湮滅了。

“臣秦良玉、馬祥麟叩謝皇恩!”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這就是了。

秦良玉和馬祥麟母子二人,想不到皇上反轉間居然就給了這麼大的封賞。

只是,平西候是什麼意思?

大明的每個爵位可不是亂叫的,都有其寓意所在。

崇禎皇帝無奈地笑笑,解釋著說道:“奢安之亂尚為完全平定,朕希望馬愛卿領軍西征,剿滅叛亂。”

崇禎皇帝說完,忍不住手撫額頭,覺得龍蛋隱隱作痛。

他娘的,朕的大明何止是兩線作戰啊?

四川土司奢崇明極和他的叔父安邦彥引起的奢安之亂,從天啟元年至崇禎十年,前後持續了整整十七年。

波及川黔雲桂四省,死傷軍民百餘萬,怎是一個悽慘了得?

最後在崇禎十年,也就是後年,還是由秦良玉的白桿兵出手,配合四省督撫方才剿滅。

如今,崇禎皇帝覺得可以提上日程了。

因為,最近荷包鼓了,腰板自然就硬了。

“皇上請放心,臣回去就招兵買馬,定一舉蕩平這些跳樑小醜。”

腰板硬起來的不僅是崇禎皇帝,還有“小馬超”之稱的馬祥麟。

過去,受限於錢財束縛,白桿兵一直得不到發展壯大,現在有皇上的支援,不一樣了。

看來,京城裡傳言皇上發財之言定然不需。

其實,皇上早就應該這麼幹了。

京城這幫該死的文官,哪裡知道前線將士們的艱苦和無奈?

“好!平西候有這股豪氣,朕就放心了。

離京之前好好和曹都督多多交流,你們之間可以探討的東西很多。”

崇禎皇帝高興地點點頭,看著小馬超和平頭哥二人,心裡及其欣慰。

這些牛人沒死絕,又有朕這位知人善用的穿越人士在,大明的這幅爛攤子,朕還是有信心的。

“見過秦侯爺!”

“見過曹都督!”

有崇禎皇帝的拉郎配,原本不大熟悉卻相互知道對方威名的二人相互行禮,目光轟然碰撞在一起。

都是絕頂高手,都是帶著兩三千人馬滿大明轉悠的猛將,如今同時得到皇上的支援選兵練將,今後的戰績如何?

說不得要過過招之後才知道。

PS:感謝書友諾言為你幸福、家裡窩囊家外雄、鳳羽舞菲、琪祥芳打賞,承情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