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馬士英獨握南京大權。內倚宦官田成之輩,外結勳臣劉孔昭、朱國弼、柳祚昌,鎮將劉澤清、劉良佐等人,而專聽阮大鋮之計。盡起逆案中的朝政混亂,賄賂公行。專以剷除正人引進兇黨為務,不顧四方安危。

史可法憂心如焚,卻又苦於脫不開身。每日裡只能暗自嘆息,恨自己無法救東林與水火。

當初馬士英推薦阮大鋮,他就不同意。這人的人品極差,心術不正,朝野上下有目共睹。又牽涉逆案,斷是有千分理由的,也不是隨心所欲盡說瞎話而能推薦上來的。

他想起了當時那一幕:

閣老高弘圖為了阻止馬士英的陰謀,已經提出須九卿會議透過才可。那馬士英是個明白人,知道這招意在阻止他。為此,雙方的口水戰,都打到皇帝跟前去了。

其實,他早就明白馬士英的套路。馬士英舉薦阮大鋮,無非第一說阮大鋮是個軍事人才;第二,模糊阮大鋮在逆案中的所作所為;第三,求皇帝。這三點中的前兩點他可以輕鬆反駁,唯獨第三點,他沒辦法左右。而當下的事實證明了,正是這第三點讓他功敗垂成。

馬士英本是皇帝倚重的人物,既然言之有理,自然會表示接受。皇帝同意了,不管高弘圖如何不同意,不管劉宗周如何上奏疏哭訴,也沒用了。

一道中旨,就毀了所有人的努力。

最可惡的是這中旨先例,並非在阮大鋮這裡首開其端。開這個口子的居然還是自己人——張有譽。

江陰人張有譽,當初吏部尚書鄭三俊,舉天下廉能官五人,選他位居第一。以張有譽的聲望,在朝中提拔重用自在情理之中。但壞就壞在皇帝中旨啟用他為為戶部尚書,即便是群臣立刻抵制,高弘圖也同樣強烈反對,吏科給事中章正宸甚至封還詔書,其他言官亦上書反對,這些都無濟於事。這一次,皇帝堅持了自己的意見。

“阮大鋮前時陛見,奏對明爽朗,才略可用。朕覽群臣所進逆案,大鋮並無贊導實跡。時事多艱,須人幹濟。著添注兵部右侍郎辦事。群臣不得從前把持瀆擾。故欽命,起阮大鋮為兵部添注右侍郎。”

這是崇禎十七年九月八日,邸報上所載皇帝頒佈的諭旨。

史可法字字記得清楚明了,“唉,也許是天命吧。”他嘆息道。

......

北京城。

盛京來的王公大臣們已經陸續被安頓完畢,原先明朝皇族的莊園現在成了新主人的財產。從遼東地區大清崛起之處帶來的狩獵習慣一直沒有被這個騎射為本的民族所拋棄,時有貴族在山林中打獵。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臣叩見皇父攝政王。”現在已經貴為和碩平西王的吳三桂在皇家圍場參見多爾袞。

“哦,原來是平西王啊。你來找本攝政王有何事?”多爾袞並不看著吳三桂,他手裡正拈著一枝箭,“嘣~~~”“嗖~~~”弓弦拖曳著箭矢飛速離去,“噔”的一聲釘在兩百步外的靶垛上。

“好箭法!”吳三桂讚歎道。

“平西王可要來試上一試?”多爾袞做出了邀請狀。

“臣箭法太差,比不得皇父攝政王,怎敢班門弄斧。”吳三桂連忙推辭。

“說吧,你是不是為了李闖的事情來的。”多爾袞一眼就看穿了吳三桂的心思,開門見山地說道。

“皇父攝政王明鑑,臣確實是為此事而來。臣以為,我軍兵馬休息時日已久,是該西進剿滅李闖了。”吳三桂小心翼翼地說道。

“此事本王早就已經計議好了,既然你也來了。不妨就說與你聽,范文程,你來解釋給平西王。”多爾袞喊來了一邊侍立的范文程,對吳三桂示意了一下。接著他又開始射起箭來。

“平西王,皇父攝政王打算命英親王為靖遠大將軍,領三萬兵馬前去攻取山西陝西。您和平南王一起隨軍出征。”范文程如實相告。

“那先生可知,皇父攝政王還有何打算?難道只是我們一支王師前去?”吳三桂雖然瞭解八旗軍的實力,但他同時也想到了京師南面的那些人。

“平西王是擔心畿南和山東一線的李闖餘孽是嗎?”范文程也是看得透徹。

“正有此意。”吳三桂回道。

“這個皇父攝政王早已經想到了,同英親王一起,豫親王將親率兩萬大兵南下,揮師江南。其實山東河南局勢是不需平西王擔心的,那裡的李闖設下的官吏多是故明舊臣,此刻他們怕是已經脫離李闖,自立門戶或者重新歸附南京了。以大清的大兵威力,只需傳檄下去,像平西王一樣聯大清以平賊寇的人還不是會盡相呼應。”范文程得意地說道,早在京師平定之後,他就想多爾袞建議派人招撫畿南山東一帶。而今從奏疏上看來,這一招的效果十分好。除去一些故明官員重新站在南京立場,奉弘光皇帝為正朔之外,畿南和河南北部,山東一部,均以點頭答應歸附大清。

“皇父攝政王真是天縱奇才,遠慮如此,大清何愁不會據有中原!”吳三桂聽完之後,內心大震,這多爾袞眼光分明已不在黃河以北或者是劃江而治,而是要進取天下之地。“那我這還算是借虜平寇嗎?”

“平西王覺得,我的計劃如何?”多爾袞射完了箭,拿起戈什哈送來的絹帕擦著手,又要來一杯水,邊喝邊問。

“皇父攝政王計劃天衣無縫,臣佩服!”吳三桂由衷的讚歎。

“哈哈哈,平西王現在覺得,我大清與大明何如?”多爾袞拋了個問題給吳三桂。

“這個……以臣之見,大清勝上十分!”吳三桂猶豫之後,果斷回答。

“哈哈哈,既然平西王對我大清有如此之信心,那就有勞平西王隨英親王去一趟陝西,待取了李自成的人頭,朝廷自有更大的獎賞!”多爾袞對這個回答也挺滿意,和顏悅色的說道。

“喳!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皇父攝政王所託!”吳三桂呼喊一聲,施了一個滿清式的跪拜禮。

“哈哈哈……”多爾袞笑的更大聲了。

……

史可法頭疼朝中的事情,和江北的亂局。多爾袞得意自己已經收取了黃河以北的疆土,阿濟格領兵西進,多鐸統軍南下,怎麼看大清的氣數都是正興旺的時候。

但歷史總會不一樣。

山東,青州。

最近,山東巡撫方大猷感到自己有點束手無策。

“今則無百姓、無官、無兵,而總因無餉。雖奉令旨準免三分之一,部臣王鰲永復推廣德意請免新、練二餉。臣又除去荒地,止就成熟者姑徵一分。然究竟民無以應也。久已拋棄農業,漸有從賊巢中觀望來歸,而一旦聞有開徵之示,掉臂而返,有以相率從賊為得計者。此開徵兩字求之一百四州縣中不過十數處耳。”這是他早前呈給朝廷的奏疏中所說的情況。

雖然多爾袞並沒有錯誤的認為自己已經能夠搞定北方,他只是低估了當地人的反抗力量。這導致大清在山東的統治並不穩定,反抗的事情時有發生。

山東百姓留戀李闖大順的免徵賦稅一事,以永昌年號為旗幟奮起抗清,當地明朝官紳也傾向於迴歸南京朝廷。

他方大猷這個大清的山東巡撫,手裡兵丁不多,糧餉不足,只能固守著濟南府一處。對於他地,則鞭長莫及。

“唉,早知道就應該請求皇父攝政王早日派旗兵過來,這樣我也不會落得如此困境了!”方大猷看著手裡的急信,這是王鰲永送來的求援信。

(本章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