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嗣眾多本是好事,可南亦琅一口氣生了十三個兒子,那一畝三分地壓根不夠分。好在十三個兒子各有所成,讓南亦琅好生安慰。

只是南亦琅不知,風和麗日下暗藏的波譎雲詭。南海世子就一個,因他不顧祖宗家法,跳過九個兒子,立南知梁為世子,早就惹得其他兒子諸多怨言。眾人只是隱忍不言,私底下早鬥得你死我活。

南知賢四十出頭,是南亦琅正室所生的長子,和老四南知俊,老十南知梁是同胞兄弟。他本以為南海世子之位非他莫屬,豈料三年前南亦琅六十五大壽那天,當眾宣佈南知梁為南海世子,搞得他顏面盡失。

但畏懼南亦琅嚴厲的個性,表面祝賀南知梁,背地裡兄弟兩人早已決裂。

自古十個長子九個廢,被寵壞的關係,南知賢自視甚高卻眼高手低。本事不大的草包,屁事和屁話卻出奇的多。

仗著南亦琅長子的身份對同僚頤指氣使,邀功快,甩鍋也快,四十歲的人了還是個高不成低不就的從五品知州,這還是看在他老爹南亦琅的天大面子上。

幾天前南亦琅收到京都六百裡加急,知道蘇清俞和洛見荀會來給他‘拜壽’,早早佈置府邸,讓下人三緘其口。前日奈良回府來報,說隊伍已在南海界外,很快便到。南亦琅特意攜帶十二個兒子和南知兜在府門口等待,豈料等到天黑,卻等到洛見荀被流寇劫走,蘇清俞也下落不明的訊息。

南亦琅頓時大驚,立馬命知府帶所有官員到嵐山救人。

可兩天過去,一點訊息都沒有,急得南亦琅在大堂中踱步嘆息。

“若七王爺和蘇二小姐在南海界內出事,讓老夫如何對聖上交代?!”

十三個兒子排排站,沒一個敢開口說話。

南知梁也沒想到連蘇清俞也下落不明,見老頭子快急得七竅生煙,兄弟沒一個敢回應,倒是搗蛋鬼南知兜躍躍欲試,忙上前一步,作揖道,“爹爹切莫著急,七王爺和蘇二小姐武功高強,聰明機智,定能化險為夷,平安歸來。”

此話一出,其他人才敢附和。

“是啊爹爹,七王爺和蘇二小姐吉祥高照,定能平安歸來……”

即便眾人紛紛安慰,南亦琅還是憂心忡忡。他和洛澤淵是君臣也是好友,怎能讓他的寶貝兒子在自己管轄的界內出事。若真的如此,他該如何對洛澤淵交代。

南知梁忙向南知兜使了個眼色,南知兜立馬過去挽住南亦琅的手,將他拉到椅子上坐下。

“爹爹,小兜和七王爺,蘇二小姐相處過,小小流寇豈是他們對手。小兜想,此時七王爺應該帶著蘇二小姐在山上看風景,不一會兒便會回來。您瞧瞧您這一急,皺紋又多了,鬍子都亂了。”

女兒永遠是父親的貼身小棉襖,南亦琅這鐵骨錚錚,硬氣了大半輩子的漢子,只有在南知兜面前才會流露出溫柔。南知兜的孃親死得早,他打小把她捧在手心,不忍心呵責一句。見寶貝女兒乖巧模樣,愛惜撫摸她的手,老懷安慰淺笑。

“小兜最乖了,比你那些哥哥強多了。”

“哥哥們都是大本事的人,小兜一個女孩子,什麼都不懂,只知道爹爹不開心,小兜也會不開心。”

“乖,真乖。”

南亦琅的臉笑出一朵花,看到嘰嘰喳喳的兒子們時,火氣不打一處來。他雖老了,但還沒老糊塗。南海中滿是他的眼線,豈會不知道這些兔崽子在外面做的惡事。

“流寇問題存在已久,為何數次圍剿都無法將他們掃蕩?這幾月還愈發猖狂,甚至連七王爺和蘇二小姐都敢擄劫。就算官府無能,你們都是封疆大吏,難道也拿流寇沒有辦法?”

南知賢以為機會來了,惡狠狠瞥了眼南知梁,上前一步作揖道,“爹爹,聽說咱南世子曾帶著他引以為傲的龍牙進嵐山清剿流寇,卻反被流寇折騰的灰頭土臉,鎩羽而歸。十弟是咱兄弟中最有出息的一個,連他都拿流寇沒辦法,更何況我們。”

“十弟平日裡目空一切,豈料被小小流寇折騰的顏面盡失。是他個人顏面也就罷了,還連累咱南府也被南海百姓指責無能,真是丟盡咱南府的臉!”

“六哥說的極是!十哥平日裡對我們兄弟也是冷淡的很,常常一言不合就出口教訓,卻被小小流寇吃盡苦頭。若十哥真的有本事,就當蕩平流寇,卻只會對兄弟頤指氣使,讓人發笑……”

話鋒一轉,儼然變成對南知梁的討伐大會。一個個七嘴八舌的指責抨擊,說得臉紅脖子粗,無非是想將南知梁從世子寶座上拉下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唯有南知梵為南知梁說好話,“流寇之事怪不得十哥,十哥一直在外行軍打仗,對嵐山地形不熟,才會中了流寇的奸計。而且十哥待人有禮,豈會有諸位哥哥說的那般……”

南知賢直接打斷,“你不過是卑賤婢女所生,有你說話的份嗎!還不閉嘴退到一邊!”

“大哥言之有理!龍生龍鳳生鳳,有怎樣卑賤的娘,就有怎樣的兒子!我們的孃親都是名門之後,你以為你真的能我們稱兄道弟?呸!似你這等昏庸無能之輩,只配給南府看大門!”

“看門狗就不要說話……”

南知梵本以為習慣了他們的謾罵和侮辱,只待聽到一聲“保不準他是那婢女同外面男人生的野種”,壓制在心底的怒火滿溢而出,憤怒的衝上去就要和他們拼命。

南知梁攔住他,見他一臉委屈低頭擦淚,扭頭冷冷掃了眼仍咄咄逼人的兄弟們。親兄弟亦能如此,憤怒之餘更是心寒。

這就是外人眼中上下融融兄弟齊心的南府,殊不知早是千瘡百孔。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