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繞八繞的,還生怕被在牆上的瞭望哨,以及林間不時路口的蠻族巡邏隊發現,

短短的幾千米,白飛愣是又繞了近請兩個小時。

不過繞到後山之後,白飛卻是有些蛋疼了,這他喵的後山是沒有隔離帶,但林子裡的各種對付猛獸或者入侵者的陷阱卻是層出不窮。

還別說,有著系統視野,能夠透視的白飛都差點兒著了道。

關鍵是這些玩意兒,基本都是就地取材搞出來的,很多東西設計的很少精妙,幾乎與周邊的的環境徹底容為了一體。

藉助系統視野,白飛是能看到其中有不尋常的人為痕跡,但是吧,後山這塊兒的陷阱卻是個龐大的系統工程,白飛們看到的東西相對來說只是一部分。

而且白飛也從未專門接觸過陷阱,這類玩意兒是一對情原理以及規避方法卻是沒有多少瞭解。

原生的確是個獵人,但相比起常年居住在這種深山大澤的蠻人來,那原身的打獵技藝連個三流的獵人都稱不上。

靠山村的獵場,卻是幾百年了,就始終那麼大的一片兒,一方面是因為村落的規模有限,外加以前山腳下還有條河能捕魚,這是對於山上的獵物產出並沒有那種最迫切的需求。

是以靠山村的獵場始終就是那片已經轉悠了幾百年,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祖輩傳下來的林子。

再加上村子裡普遍生活條件不好,大家也就下意識的開始了人口控制,畢竟生的太多了,那大家都要一起餓死。

至於怎麼避孕這個問題,沒有塑料薄膜,那還能沒有羊腸?

所以自從山腳下的小河變成小溪,簽字筆的人口總體上呈現的是增長與減少大概持平。

甚至總地來說:靠山村的人口總量,卻是在略微萎縮的。

有的實在過不下去,直接跑路去當流民、乞丐,更多的則是因為人口老齡化相對於新生兒出生率要高一些,前幾十年山腳下那條河還是河不是小溪的時候,還能為村子李提供不少的口糧。

這就導致了:幾十年前乃至百多年前靠山村的人口數量,事實上是要比現在多不少的。

於是原本祖上開拓出來、傳下來的那片獵場,沒有萎縮就已經很不錯了。

相對於只敢在一片熟悉的林子裡打獵的靠山村人,這從小到大就生活在深山密林的蠻人,簡直就如同小溪裡的泥鰍與大江大河裡的鯉魚的差距。

是以原身記憶當中,那些簡單的陷阱技巧以及打獵經驗,對於這飛頭蠻舉族之力搞出來的陷阱防禦帶來說,即便配合有白飛的系統視野透視,也最多就能看懂個皮毛。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些陷阱要殺傷白飛不現實,但白飛想要不驚動山下寨子裡的人,悄無聲息地跨越這片連綿的陷阱帶也很不容易。

要知道,這後山可是也有這巡邏隊的存在,所以基本上也沒什麼大型動物過來,畢竟這裡陷阱連連,而且還時不時的有巡邏隊路過。

大概就相當於靠山村兒,祖輩傳下來的那片已經熟悉的林子裡很少有大型動物出沒一般,這寨子附近還真沒有太大的大型動物。

所以白飛想來一招“投石問路、聲東擊西”也基本不可能,看來看去貌似也只有緩慢的潛伏過去,但是即便成功的潛伏過去卻是還有一個問題要解決。

那就是這邊兒一兩百米的陷阱帶山坡下面,是個六七十米的絕壁在往下面才是飛頭蠻的寨子。

這絕壁雖然不是90度的那種,但也絕對沒可能滑下去還不摔傷、摔死。

剛才由於是無人機的空中視角,所以白飛被茂盛的草木遮蔽了視野,他還以為這一塊都是草木覆蓋,到時候自己這身吉利服掩護,慢慢的滑下去不被發現還是很有可能的。

畢竟這邊兒是山陰面,光線卻是相對要昏暗一些。

但是繞行之後爬到了一側,白飛從側面才看到:這他喵的是寨子後邊兒是光禿禿的一片絕壁,是非是像剛才無人機視野那般草木掩映。

這樣一來,即便白飛潛伏過了一百多米的陷阱帶,但要從崖壁上吊下去還不被發現那就很不容易了。

確切的說:應該是大白天基本沒可能,畢竟足足六七十米高,而且下方寨子裡可是有好幾千人,滑下去最少得一兩分鍾。

有著光禿禿的崖壁作為背景板,任誰一抬頭就能瞅見一大團“草”從崖上緩緩滑落……。

蹲在草叢裡,時不時還得小心不被走走停停的巡邏隊發現,本來白飛還想抓個舌頭的,是聽到這幫傢伙之間嘰裡呱啦的閒談,他就果斷打消了這個主意。

問題是這語言也不通啊,沒有了超自然能量輔助,精神力也無法直接延伸,白飛要能聽得懂這個世界蠻族的語言見鬼了。

確切的說,這個世界沒有大漢,也就不存在什麼漢語,白飛的語言功能是全盤繼承的原身林大喜的,之後這一路從陽穀鎮到陽武軍這一路上,自己暗自在他人與人溝通時學習了一下。

一路學習過來,這才到了陽武營之後能夠比較順暢的與人交流。

畢竟在這交通相對落後,不知道多少的古代,那是真沒有什麼統一的語言。

歷朝歷代的官話那也不是固定的,都是南方皇帝上了位上流人士講南方話,北方皇帝登了基那大家又都與講北方話為榮。

大概就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俗話說的好:“學成文武藝、貨於帝王家”,你丫的洗,不管是文官、武將,想要給皇帝打工,那連皇帝的指示都聽不懂,那還能在朝堂玩兒個蛋。

就不帶這種交通狀況外加來自各方面的限制,大多數人一輩子連自己所在的縣城都未必到過。

那真是除了文字之外,基本就真的是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

實質上,陽武軍這邊兒已經是前線了,卻是最多有處於他們同一線的一些大燕的邊境山民,但良民百姓基本沒有越過‘陽武營’這條線的。

沒有溝通交流,自然也就沒有了共通的語言,而埋人中也極少有人懂得大雁燕的語言,是以白飛這個外來戶,不懂蠻族語言卻是半點兒也不稀奇。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