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一方面繼續從普通族人當中招收士卒備戰,一方面又派出使者帶著牛羊馬匹到大乾想要求和。

畢竟事情已經到了這份兒上,雖說是大乾先背信棄義的,但好歹這事兒也是國與國之間,大家都有各自的立場,生完氣理智也就逐漸的迴歸。

特別是被大軍壓境的突厥一方,他們是還勉強能有一戰之力,畢竟那是成長於馬背上的民族,逼急了那是真的能做到全民皆兵,而且還都是騎兵這種強力兵種。

不過說實話,不到萬不得已,突厥這是不想再打下去了。

那些傢伙雖然脾氣爆,但能當部族首領的又怎麼會是沒腦子的?

這再打下去,固然可能重創大乾的近百萬大軍,但更大的機率卻是他們突厥三部從此要從草原除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事兒還是很有可能的,雖然大乾以步兵居多,沒可能全奸他們突厥,但草原上以及周邊可還有其他的勢力啊。

以前突厥強盛,大家惹不起你就任由突厥佔著最肥美的草場,縫年過節的還得進貢一波。

但要是突覺的實力被大乾坤清除個七七八八,那不管是出於何種原因,大家都不介意讓突厥這草原霸主徹底消失。

所以到了這種田地,雖然對於大乾提早發動突襲的“背信棄義”很惱火,但是突厥高層也不想就此斷了部族傳承。

突厥這一求和,大乾皇帝也就是原身的父親,卻是終於冷靜了一些。

不冷靜也不行啊,主要是近百萬大軍的物資補給,每天都是一個天文數字,這還是在他下達了“就糧於敵”命令之後,軍隊軍需大幅縮減的情況下。

關鍵是朝廷為了聚集百萬大軍,發起這次突襲卻是真的把老本都砸進去了。

現在大家是一致對外還稍微穩定,但這突厥使者帶了那麼多牛羊馬匹,貌似很有誠意的來求和,就已經讓不少人有了其他心思。

畢竟說到底這江山是褚家的,而發動這場戰爭維護的,也只是邊境民眾的安全以及大乾的國家利益。

原本大乾的國家凝聚力還是相當高的,畢竟大乾哪是天朝上國啊!而且還是軍威赫赫的那種,這些年皇帝也算是很勤勉,而且還聽得進去勸諫,再有大乾歷代先帝攢下的家底撐著,整個天下的大勢也算得上是海晏河清、政通人和。

以前是的大乾是有錢好辦事兒,無論是建個工程還是救個災,那都是大手一揮不差錢兒!

可自打皇帝咬牙,要徹底與突厥做個了結,發動這次百萬大軍的突襲,再加上前面與突厥拉距的好幾年,邊境每年都在不停的用兵,這卻是真的把好幾代先帝積攢的家底給嚯嚯光了!

這也就難怪皇帝覺得很憋屈了,他明明從繼位開始就廢寢忘食、勤政愛民的,結果這是啥運氣?

就碰上了突厥遭遇白災,這卻一下子但讓他這些年的廢寢忘食都白乾了,而且連幾代先帝的都白忙活了!

現在是原本充盈的國庫是能跑馬,整個大乾國可謂是在走鋼絲,卻是經不起半點風吹草動了,朝廷是處於開國百十年來最虛弱的時刻。

皇帝想了想雖然自己心氣兒還是不順,但這兵是怎麼著也得退的,不但要退而且還要儘可能的趕緊退。

現在的大乾那是真的在走鋼絲,為了彙集這百萬大軍,除了其他邊軍之外的各地的駐軍,卻是被抽掉了個七七八八。

而且關鍵是朝廷還沒錢了,以往從無拖欠的軍餉,這次至少也得拖個半年。

雖然朝廷的信譽還在,但問題是大家雖然也知道,朝廷說了半年後發響,那就一定能發的下來,但能當兵的誰家又能有多富裕?

即便能有點兒積蓄,那大多數家庭也沒可能,在沒有絲毫收入的情況下維持半年。

這在要是哪裡在發生災荒,或是有人圖謀不軌,那朝廷不但很被動,而且很危險。

好在是平穩了這麼多年,大多數百姓對於身為大乾百姓的身份還是很自豪的,卻是對大乾有著比較強的歸屬感。

這也是為何皇帝與朝堂諸公,敢搏這一把的緣由。

只是人心易變,這種歸屬感也只能用作過度期的暫時慰藉,卻終究不是什麼長久的辦法。

實質上是兩方都不想打,或者說是打不下去了,然雙方都有意願,那這議和之事還是提上了議程。

突厥與大乾很快形成的和平共識,突厥承諾至少二十年不在犯邊,外加賠償大乾牛羊馬匹十萬頭,草場也可以割出一大塊給大乾。

而大乾也要開放邊試,突厥不奢鐵器、武器什麼的違禁物品,但是糧食、布匹、瓷器、茶葉等這些生活用品,大乾卻是要以公道的價格供應突厥三部。

說實話,兩方這份和平協議,看著好像是突覺一方很吃虧,但實質上卻也沒有吃多少虧。

首先:那10萬頭牛羊馬匹,裡邊兒的馬匹佔比最低。

其次:這些牲畜元氣大傷的突厥部自然,也不可能一次全數交付,合約裡寫的:“除立刻交付的兩萬匹之外,剩餘的卻是要用十年時間來分批交付。”

也就是說這玩意兒,除了能立馬拿到手的兩萬牲畜,以及頭幾年的分期交付之外,一旦讓突厥緩個幾年緩過勁兒來,那會不會撕毀協約不在履行就不一定了。

至於賠償的那80萬兩白銀,對於大錢這幾年大戰的消耗來說,卻是連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在有割地這事兒,也就純屬說的好聽,對方的確能把地盤割一部分給大乾,但是中原的百姓除了種地之外,也沒幾個會放牧的,誰又樂意冒著突厥隨時捲土重來的風險,跑到草原上去當官?

在有,要對草原進行長期的有效統治,那就必定要築城、開荒、移民,外帶把原本的邊界線往外推,這裡邊兒牽扯到的問題就多了去了。

別說是現在一窮二白的國庫,就是全盛時期的大乾,估摸著也沒誰會蛋疼到跑到草原上去築城,然後還要開荒千璽,原本邊界上的軍鎮也要全面前移,這工程量可就大到沒邊兒了,所以這割地完全就是一個笑話,最多也就只能表明突覺這次和談的誠意罷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