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一個月時間就過去了,到了正式確定信王妃的時間;就是禮部從七十七名候選者中挑出的三個獲勝者中選出一個做為信親王正妃,按制朱由檢是不能來的,這事由宮內的大管家皇后和劉老貴妃定就好;可皇后張嫣疼愛這個弟弟,中間有親情但也有拉攏,誰叫魏忠賢討人厭逼得太緊。

天啟六年六月下旬某日,陽光燦爛,和風習習,全然沒有往日的炎熱;坤寧宮正殿門外站著三個十五、六歲妙齡少女,她們就是信王選妃的三位候選者,正忐忑等著最後時刻,看誰能笑在最後,成為大明目前最尊貴的親王妃子。

三人裝扮都是一樣的,身著淺紫色大羅裳,沒有半點裝飾品,頭髮簡單用絲巾扎了個蝴蝶擺在後背,更別說鳳冠、霞帔之類,連個金簪都不能用。

她們正處天真爛漫的時期,來到皇宮就該活蹦亂跳、四處張望;或嘰嘰喳喳,歡聲笑語講著皇宮的莊嚴華麗,打探各種秘聞趣事,莊嚴神秘的皇宮因為他們的到來添色不少……

打住!你懂不懂啊!這是明朝,不是現代社會好不!說著一塊板磚將正唾沫橫飛的筆者打倒在地,有人還趁亂踹上了幾腳。

此刻、此地,她們雖看到高大威嚴的宮牆,金壁輝煌的宮殿,卻不敢驚呼,更不能雀躍;看到色彩斑斕的屋簷,看到雕刻精細的窗花,也不能湊近細看,更不能趴在上邊刻字留影;只能微低著頭顱,兩腳併攏,雙手放在腰間,身體稍許前傾的面朝東站在殿門口,等著這座宮殿的主人召見。

這時的坤寧宮西暖閣內,本次面試的二位主考官已就座,御批的副考官行完禮後正躲在閣內的屏風後糾結著;兩位主考相互看了下用手掩著嘴笑了。

稍許,皇后放下手來轉頭看了下劉老貴妃,見她微微頷首;便回過頭來,端正了腰身淡然說道:“宣”。

邊上充做禮官的小太監跟著吼了一嗓:“宣…”,聲音劃破了坤寧宮外的寧靜,拉開了這次皇家面試的帷幕。

殿外候著的三個小女孩被宮女領了進來,按序排好開始了最後的比拼;沒有自我介紹,沒有才藝表演等這類後世慣見的自我展示的機會,只有被觀察、被提問的環節。

能進到這裡的都是經過多輪精挑細選的,面相、五官、體形、聲音、姿態都是上上之選。

目不識丁,淘汰!真以為“女子無才便是德”啊,那是庶民,在皇家做正妻沒點文化還真不能相夫教子。

身有瑕疵,淘汰!什麼痣、傷疤、體味、呼嚕聲大、體毛過甚等不行。

走姿不雅,淘汰!走路駝背、晃肩、八字腳、左顧右盼等不行。

聲音粗獷,淘汰!不收“女漢子”。

聲音太嗲,淘汰!不收“狐狸精”。

等等辦法層層篩選,些有這有那小毛病都回家陪父母了,有興趣的可以網上搜尋下古代選妃的流程。

來到這裡只是讓皇家的當家女人認定你更符合她心目中的要求即可,從古至今面試就是這樣,沒有例外。

今天的流程好像多了些。

皇后和劉老貴妃倆等她們見完禮,先是坐著喝茶聊天根本不搭理她們;好一會才靠在軟榻上上下打量著站在面前的姑娘們,有時還怕坐遠了看不清,更會走到身邊仔細打量,不時還讓被看著的人轉幾個圈。

看完了還問問題,姑娘哪裡人?家有什麼人?平時愛做些什麼?讀了些什麼書啊!等等一些沒營養的問題;更甚者還不是看看她們身後的屏風,好像那個屏風比眼前的三位少女更加出彩。

好在姑娘們都是過來人,不僅心裡素質好、耐性好,而且都是七竅玲瓏心,都安然度過兩位主考有點“變態”的考核。

兩位主考官經過長時間的面試,劉老貴妃有了心意的人選了;皇后呢?還在猶豫中到底選誰?

躲在屏風後的副主考信王朱由檢呢?有兩個主考官的幫助,對三個女孩也有了初步印象:

第一個女孩,身材高挑勻稱,丹鳳眼,性格內向寡語,好丹青,習過武。

第二個女孩,身高中等勻稱,柳葉眼,性格謙和恭敬,善於交際,好剪紙。

第三個女孩,身材高挑偏瘦,丹鳳眼,性格從容端莊,知書達禮,頗通文墨,懂醫理。

分別屬於“嬌豔美人”“古典淑女”“骨感學妹”類,才十六的他哪見過著陣仗,心裡有點的緊張不知道哪個好;而朱胡言對他選妃竟不知情,只知道她皇后是姓周。

可這次不知何緣故,面試中竟沒露出姓甚名誰的資訊,再說朱由檢心中覺得三個都不錯,一直難下決心;他也清楚這次的“選妃”是破例,別的王爺要得二十好幾才允許結婚,是“二選一”;他可好才十六歲,還是“三選一”。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患得患失中,朱由檢一時也沒了主意,在屏風後抓耳撓腮的不知如何是好。

外邊兩個主考官見屏風後的影子晃來晃去,知道副考官也難決定人選;也好!人情送到了就好,婚姻大事唯尊者言,她們兩個定了就好。

劉老貴妃見時間也不早了可皇后還沒拿定主意,便藉著喝茶的用手帕擦嘴的機會,指了指“骨感妹”,意思是你看看這個如何?

皇后張嫣是偏胖體質,身材豐滿,看了眼消瘦的“骨感妹”,擔心的小聲說道:“這個是不是瘦了點?”

劉老貴妃看了眼身材豐滿的皇后,心想不是誰都象你天生胸大的,便答道:“現在是瘦了點,但她還小,再大點就好了。”

皇后一想也是她們都還小,女大十八變,以後說不定就好了,便用手帕指了指“骨感妹”;邊上的宮女自會察言觀色,立馬上前用串著金兔的青絲巾綁在“骨感妹”右臂上標明選定的王妃。

可沒等殿內眾人開口道喜,皇后想著這些姑娘家在皇宮被陌生男人看見了,傳出去對皇家影響不好,皇帝這系子嗣又不旺,何不做個順水人情,便開口說道:“選下的也不用遣還回家,都入信王府吧。”

“謝皇后,皇太妃”,“恭喜皇后,恭喜皇太妃”,“參見王妃”。

一時,坤寧宮答謝、道賀、見禮聲四起,好不熱鬧。

屏風後的朱由檢聽了即高興,也擔憂;畢竟這次違制破規也太大,不是說明朝的“祖制不可違”麼,其實明朝很多制度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在變動,只是某些人寫文章只用有用的而已。

一旁的記事官也在急速寫下最後幾行字,後世《明史》記載:宮中選大妃,一後以二貴人陪;中選,則皇太后幕以青紗帕,取金玉跳脫系其臂;不中,即以年月帖子納淑女袖,侑以銀幣遣還。懿安疑後弱,昭妃曰:「今雖弱,後必長大。」

這次面試,在後世展開了激勵的爭論,圍繞“禮”的問題,網路上“鮮花”與“板磚”橫飛,好不熱鬧。

真實的歷史上,“骨感妹”信王妃周氏,隨崇禎殉國難,諡號:愍皇后;

“嬌豔妹”田氏,因子早薨,久病,十五年七月薨,葬思陵;

“古典妹”袁氏,國難時命硬,上吊沒死,崇禎又砍殺還是沒死,最後安享晚年。

所以說善於交際、與人為善多麼重要。關鍵時老天都喜歡,從而放你一馬。

閒話不多說,再談正事。

朱由檢的妃子是定下來了,可婚期還遠著呢,是天啟七年二月四日。

妃子定下來了,還得有名分麼,得先冊封,後續手續太繁瑣,不一一敘述。

不還得有房子麼,沒房子結啥婚啊!看來“丈母孃經濟”明朝就有了啊。

信王沒結婚住皇宮本來也是沒問題,但誰叫他有個“扶弟魔”的哥哥,皇帝一強勢朝臣也沒法;但年紀大了,結婚了還住在皇宮就不合適,要亂了宮闈可就是大事。

結婚就得出宮,那可以去就藩啊!

可架不住朝廷沒錢,現在北京還住著沒去地方的三個叔輩的王爺呢!

天啟帝已抽不出錢修新的親王府,又不能失了皇家的臉面,所以在北京修了兩個信王府;第一次是應急結婚用的,天啟六年四月開始到天啟六年十一月修成,估計就將那個院子改造下,先把婚給結了再說。

誰叫明太祖朱元璋把自己的子孫看得重,親王府的標準定得太高,雖經幾朝多次消減定製,但朝廷財政的破產似的朝廷還是負擔不起過於奢華的親王府。

第二次修是在京的叔叔王爺去封地空出房子來,稍微改改勉強可用作親王府,省錢的事肯定推動起來就快。

歷史上天啟七年二月初信王婚後不久,滯留時間夠久的瑞王朱常浩、惠王朱常潤、桂王朱常瀛就離京就藩;四月開始在惠王府基礎上修王府,可沒等修完天啟弟就掛了,信王府也不用再修了,朱由檢直接住進了皇宮。

可謂一波三折,“丈母孃經濟”害死人啊。

備註:

1、信王府有兩處;一處在皇城東側十王子街(今王府井大街)的十王府,一處是在十王府東側的惠王府;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