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的時間, 投放到整個國家大勢上來看, 幾乎沒有太大的變動。但放在個人身上,卻能深刻察覺到時間的流逝。

興樂二十二年, 許衡玉於殿試被點為今科狀元。

十六歲的狀元, 又有六元及第的佳話在, 一時之間許氏郎君文采風流之美譽傳遍京都。

“三日後要給諸位新晉進士授職, 玉兒想要去哪裡任職?”趙信私底下見他時,這般笑著問他。言語間已是給了衡玉暗示,無論他想去哪裡都可以。

三年未見, 他們的相處依舊如以往一般。這三年間, 衡玉與趙信的書信一直沒有停過,只是在一年孝期的時候稍稍減少了頻率。

衡玉站在殿下,細細打量趙信的臉色,發現比起三年前他離京那時, 的確要好了許多,而且這三年間也不像之前一樣大病小病不斷了。

雖然書信上趙信未免衡玉擔心, 都有介紹自己的身體狀況, 但也還是要親眼看上一看方才能夠放心。

衡玉與趙信已經相識九載,趙信看著衡玉一點點從一個稚嫩聰穎的孩子長成如今這般清俊風流的少年模樣,即使是他的幾位兒子, 他也不曾付出過如此多的心血。

培養衡玉, 教導他,一路關注他的成長,而衡玉也從未讓趙信失望。

如今趙信已經有四十出頭, 年紀逐漸變大,即使保養得好臉上也流露出了歲月的痕跡,但衡玉在信中一直稱呼他為“美人哥哥”,唯有認真起來的時候才會稱呼他為“陛下”。

“若要改制,最先直面的便是六部。而六部之中,戶部管賦稅,大筆錢款在裡面流通,最該提前清查。臣希望吏部分派職務的時候能將臣分去戶部。”

趙信聽著衡玉這番話,欣慰之餘也不免嘆息,他看好這個孩子,但也因為他們之間的情誼,趙信從不曾想過讓衡玉來當那柄改制的利刃。

他始終不忍心那個愛鬧愛笑的孩子有朝一日舉朝皆敵。

但誰想到,他不曾提出,衡玉卻已經下了決定,親自將自己磨礪好,並且將劍柄遞到他手上,任他揮劍。

“臣欲成為陛下手中利刃,陛下所指,即為臣之劍所指方向。願以吾身,為陛下掃蕩出一方太平盛世。”衡玉跪下,有力的聲音在殿內迴盪。

“好,好!”趙信壓下心底的擔憂,拊掌大笑,走下去扶起衡玉。拍了拍他的手,嘆道:“玉兒,朕信你。”

“即使日後玉兒舉朝皆敵,朕也不會讓你折戟於陰謀算計之中,更不會讓你成為棄子。”這是來自一位帝王,最鄭重的承諾。

推行新政,進行改革,是讓國家強盛起來的最好的辦法,但也是最危險的辦法。

新政掃蕩之下,必會觸犯多數身居高位者的利益,引起半數朝臣遏制。歷朝歷代,有多少推行新政的大臣權傾朝野一時,最後卻被推出去平息眾怒,甚至於落得個株連九族的遺憾落幕。

衡玉感受到眼前這位帝王拳拳信任之意,他原本冷硬的眉眼緩緩柔和下來,衡玉輕笑道:“美人哥哥無需擔心我,你知道我的,我向來不是一個激進的人。”

在這種時候,溫水煮青蛙是比快刀斬亂麻更好的一個計策。而且,也還有時間。

他的仕途才剛剛開始,趙信現在身子比起以前好了很多,至少還能撐到他身居高位那時。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他想要在趙信還在帝位之際,迎來太平盛世,讓他為後人稱頌,日後史冊之上功績昭昭。大江東去掏盡浪沙,一代明帝趙信功勳輝煌,於千載史冊之中熠熠生輝,彪炳千古。

趙信搖頭而笑,不再談論這個有些沉重的話題,轉而問道:“玉兒還沒有取字吧,心中可有想法?”

“美人哥哥認為‘明初’這字可好?”

昭昭我心,不改初衷。

這個字他在前面某一世時曾用過,如今想要以此為字,既是為了紀念一些東西,也是因為這個字的寓意極好。

“江河改道,山海傾倒,初心不改。這個字明初喜歡就好。”趙信一笑,這般說道。

三日後,殿前授職,衡玉被任命為正六品戶部金部主事,入戶部任職。

在戶部裡,衡玉著實低調。即使以他這個人的身份來說,想低調很困難。

六元及第的狀元郎,工部左侍郎許斐之子,太子趙函昔日伴讀,而且據一些老臣猜測,他還極得陛下看重。當然,最後一件事並沒有任何證據可以直接證明,但就算是前三個中的任何一個都值得人向他投去注意力。

對於外界或打量或猜疑的目光,衡玉從不理會,在做好自己分內之事後,他終日就是與各地賬本為伍。

兩年後,戶部主事許衡玉整理出一份奏摺上呈給戶部尚書。彼時戶部尚書已經要打道回府,被衡玉攔住後微微蹙起眉來。

“你身為六品主事,寫的摺子應該先呈給兩位侍郎,他們自然會斟酌著呈上來給我。”不過戶部尚書與範琦一向交好,看在範琦的面子上只是這麼說了一句,卻也沒有讓他再回去找兩位戶部侍郎,而是接過奏摺,將奏摺收到寬袖裡,打算帶回去看。

但衡玉不知道俯身在戶部尚書耳邊說了什麼,戶部尚書臉色一變,立馬帶著衡玉折身回到自己辦事的房裡,仔細把衡玉所寫的那封奏摺看了又看。

“許主事還真是藝人膽大高啊。”戶部尚書把奏摺重新放回袖子裡,站起身來,終是忍不住又感嘆一句,“後生可畏。”

衡玉謙遜一笑,坦然接下戶部尚書的誇獎。

“走吧,我帶你入宮面聖。”戶部尚書走在前方,衡玉跟著他,兩人一道上了馬車。

馬車緩緩往皇宮方向駛去,戶部尚書靠著馬車閉目養神,腦海裡卻一直浮現著那份奏摺裡的內容,心下久久不能平靜。

兩人到了太午門求見皇上,有羽林軍將兩人攔下。衡玉袖子一揮,戶部尚書站在他身側沒看清是什麼,只能看到那位羽林軍將領臉色一變,恭敬向衡玉一抱拳,“兩位大人可以進去了。”

他放衡玉兩人進去,順便還點了一名羽林軍跑去提前向陛下通報。

前方有羽林軍在領路,戶部尚書與衡玉兩人走在後頭,衡玉稍微落後了戶部尚書半步,微垂著頭走著,任誰看去都會覺得他是一個恭謙有禮、懂得尊卑的青年人。

一身綠色官服穿在別人身上,定會顯得有些扎眼,但衡玉本人容貌俊秀,身材修長,恰是一副端方君子的好模樣。這樣的顏色穿在他身上也顯得好看,讓人一見便心生親切感。

“之前聽聞許主事甚得陛下看重,我還以為這是無稽之談,現在想來,空穴來風,非是無因。”戶部尚書稍微壓低了聲音,再次在衡玉面前感嘆。

他主事戶部已有五載,入閣也有三載,在宦海中沉沉浮浮三十餘載,早已磨練出了不動聲色的技能,也當得起一聲老狐狸了,今天卻連連在衡玉面前感嘆,可見他內心的震動。

“大人過譽了。”衡玉依舊是那般不鹹不淡的回話。

這封奏摺,衡玉是可以自己呈上去的,但他如今在戶部就職,若是當真繞開了戶部的人自己呈上去,就算這一次立下大功,往後在戶部也不會再有他的立足之地。

衡玉考量過戶部兩位左右侍郎還有戶部尚書,發現他奏摺中一些內容與兩位侍郎有所牽連,戶部尚書卻是不曾伸手涉及的,於是便決定繞開兩位侍郎,直接去找戶部尚書。

如今看來,他看人做出的判斷沒有任何問題,戶部尚書看過奏摺後立馬明白事情的嚴重性,沒有考慮時間問題,直接帶著他進宮面聖。

彼時趙信已經要用晚膳,突然聽聞戶部尚書領著衡玉一起入宮面聖。

他微微一怔,立馬想到衡玉前段時間信上提了一兩筆的事情,擺擺手讓魏賢將晚膳先撤下去,他自己則端坐於勤政殿中,一邊批改著手邊沒批改完的奏摺一邊等著戶部尚書與衡玉的到來。

兩人來得很快,行過禮後戶部尚書直接將衡玉所寫的那封奏摺呈遞上去。

趙信翻開那封寫得密密麻麻的奏摺,剛看完前幾行,眼底就不由得露出幾分冷意。他壓抑著自己的怒意,一點點把後面的奏摺看完,猛地一拍桌案,氣急而笑,“好啊,果然都是國家柱石,肱骨之臣啊。”

一字一句,咬牙切齒。

衡玉與戶部尚書皆是跪下。

歷時兩年去調查,從何人涉及到數目多寡,衡玉全都羅列得清清楚楚,連蘿蔔帶泥,涉案的官員一個都沒逃掉。

這樣的能力讓戶部尚書感到震撼。

那些官員既然敢貪汙,敢收受賄賂糊弄戶部,就說明他們明面上的賬目做得已經很好,但衡玉還是能夠將這些事情調查得如此清楚。

不由得讓人感嘆於他的手段。

還好。戶部尚書稍微抬頭,餘光掃到趙信的衣襬,這柄利劍的劍鞘掌握在陛下手裡。而他自認沒有汙點,堂堂正正,自然不懼衡玉的手段,這時候反倒是覺得能有這麼一位臣子掃清朝政弊端也是不錯的。

但就怕剛極易折。

他不會出手,甚至於有些欣賞這位後輩,但不代表那些被清算的人會坐以待斃。

趙信把奏摺合起來,臉上恢復了淡然的神色。但這樣的淡然,更像是暴風雨前的前奏,悄然無聲,但若是一動,必是帝王雷霆一怒。

趙信回頭,淡淡對魏賢吩咐道:“吩咐下去,把大理寺卿給朕找來。”

魏賢領命下去,趙信方才緩聲讓戶部尚書和衡玉起身,又吩咐下面的人布好晚膳,他要與衡玉兩人一道用晚膳,也不在意戶部尚書還在旁邊,溫聲與衡玉交談。

“明初可有心儀的女子,若是沒有,朕召明初為駙馬,將朕的公主賜婚給你可好?”

這時候可沒有什麼駙馬只能任虛職的慣例,而以趙信對衡玉的感情,自然是巴不得把衡玉召為駙馬親上加親。再說了,以衡玉的品性相貌,公主嫁給他絕不會受了委屈。

衡玉苦笑,拱手婉拒,“陛下,還是等臣加冠之後再說吧。”

戶部尚書站在旁邊,眸光閃爍,顯然沒想到許衡玉與陛下私下的對話竟然這般親近。

三人用過晚膳後,也沒有等很久,大理寺卿就急匆匆被帶來了勤政殿。

“臣叩見陛下。”大理寺卿行了一禮。

趙信令他免禮,沒有多說什麼,直接把衡玉所呈的奏摺扔給大理寺卿,讓他自己看。

大理寺卿幾乎是邊冒冷汗邊看完了這封奏摺。

“查吧,證據確鑿,愛卿應該知道該怎麼做。”趙信坐在上方,冷眼俯視他,一向溫雅的帝王突然一怒,幾乎是所有人都被他的威壓所震懾。

當晚,京城多家府邸有羽林軍闖入。連夜,諸多大臣皆被捕入獄,其中不乏高官貴胄。

那一個月裡,京城久雨不停,灰濛濛的天恍若許多人的心情一般,諸多人猶如驚弓之鳥。驚堂木不斷拍響,沒有牽連家人,但是犯事的官員都免不了死亡或者流放。

隨著秋日漸去迎來冬日,籠罩在帝都之上整整一個多月的陰霾逐漸散去。

在這件事中,衡玉的功績被趙信壓下沒有公示出來,戶部尚書和大理寺卿那邊自然也不會主動說出來,因此除了極少數人聯想到衡玉身上外,幾乎沒有人能夠知道在這場事件中,竟然是一位如此年輕的青年官員主導了局勢。

隨後,衡玉被平調到禮部,擔任禮部主事。

他如今是一顆小石子,投到深不見底的渾水中不被人所矚目,唯有事情發生了,那些人才會知道石子到底擁有多大的攪動風雲的能力。

作者有話要說:  權謀劇情寫得真過癮,就是頭有點涼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