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起了一個和古代名人一樣的名字是什麼感覺。

尤其是這個名人是數學學科的奠基人。

尤其是你這個學期剛好就在學微積分。

尤其是明天早上就要微積分結課考試了。

趙澤表示, 從他在教室坐下到現在的五分鐘裡, 已經有二十八個同學過來拜錦鯉,求他保佑能過微積分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真是世風日下!

過來拜錦鯉卻連瓶汽水都不請他喝, 他不要面子的嗎!

第二天, 輕輕鬆鬆考完微積分的趙澤和他三個舍友一起走去食堂。

“太淒涼了, 今年的試題難度比去年調高了那麼多, 老師們的良心不會痛嗎。”

“老師們只會問你怕了嗎。”趙澤在旁邊涼涼道。

站在他左邊的舍友魏清一拳頭打在趙澤胳膊上,悲憤道:“都怪你,一千年前你就把微積分給鑽研出來了, 發展了整整一千年, 你知道現在的數學領域研究有多深入嗎。現在微積分就難成這樣了,後面我還怎麼活啊!”

趙澤咳了咳,假惺惺安慰道:“你這可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學數學。”

“不,我只會被巨人研究出來的數學公式和定理踩在腳下。”頓了頓, 魏清看向趙澤,“兄弟, 讓我打你一頓放鬆放鬆吧, 只要看到你這個名字我就心煩。”

他一定會往趙澤那張俊臉上打一拳的,一定會的。

趙澤一臉冷漠,“根據校規第四條, 凡是……”

魏清卒。

其他兩個人看戲看得開心, 等到魏清陣亡退下來後,站在最右邊的舍友陳昱坤才推了推眼鏡,慢悠悠換了個話題, “聽說了嗎,《趙澤傳》改編的電視劇昨晚在青芒衛視播了。”

因為他們宿舍裡有個和歷史名人同名同姓的傢伙在,所以幾人對這部電視劇都不陌生。

趙澤問道:“怎麼樣,反響還好嗎?”昨晚大家都在抓緊時間複習微積分,還真沒幾個人去圍觀這部電視。

“反響實在是太好了,彈幕裡一直在說要給劇組寄刀片。”

趙澤想了想,對這操作一點也不陌生,“前些年播出的《大慶王朝》、《熙元年間》這些大製作,哪部沒有被這句話刷過屏?”

熙元年間不僅出了一位舉世聞名的數學奠基人,還有物理力學的奠基人;中醫學在當時也飛快發展……

熙元年間還湧現出了一大堆文採斐然的大詩人大詞人,對於盛世毫不吝惜筆墨,謳歌朝廷謳歌山水謳歌民風,反正中心思想就那樣,朝廷好啊山水好啊百姓好啊,但是寫起來偏偏要繞來繞去。

偏偏這些繞來繞去的文章還深得教育部門青睞,入選十六年義務教育課本還指定要抄寫背誦。

“剛剛考完微積分的我怨念十足,一會兒我們也要去為彈幕增添一份力量。”魏清叫道。

幾人吃完午飯後,就從食堂回到了宿舍。

趙澤簡單收拾了一番,就坐在椅子上,點開爛番茄去搜尋電視劇,一開啟第一集就先被那滿屏的“趙澤你看到我跨越千年寄過去的刀片了嗎”“趙澤你看到我的四十米長刀了嗎”狠狠刺激了眼睛。

雖然知道這些人不是說自己,但是看著那個和他一模一樣的名字,趙澤還真覺得有點恍惚。

他飛快把彈幕關掉,換了個舒服的姿勢觀看起第一集。

五分鐘後,敗退離開。

這幾年拍慶朝背景,尤其以慶仁宗時期為背景的電視劇質量越來越不好了,但卻有很多劇組在拍,因為這種電視劇非常有市場,點選播放率一直都很高。

原因很簡單,百分之八十的觀眾看的都不是劇情,而是那在他們童年或者是少年、大學時期的陰影。

其實趙澤很喜歡慶仁宗時期,那些留下彈幕吐槽的人大多數也都很喜歡慶仁宗時期。

因為從慶仁宗時期開始,華國就以一種令後世史學家驚歎的速度飛速發展著。無論是基礎學科領域還是各種高精尖的研究領域,華國甩其他國家不知道多少條街。

每一位華國子民為自己的血脈而自豪,其他國家的人對華國心生嚮往,一張華國簽證十分難得到,想要移民華國更是難上加難,首先第一點就是你的中文要好,因此各種中文培訓機構在各國紮根,而且十分受追捧。

“我靠我靠我靠,你們快去宿舍群裡看我發的那條連結啊!”魏清躺在床上看劇,突然悲憤出聲,聲音尖到已經破音了。

其他三人都有些驚訝,不懂魏清看到了什麼東西,竟然如此激動。

三人連忙去看宿舍群,點開魏清發來的連結。

連結點進去後是一檔文物研究的節目,一個雖然年邁但是依舊中氣十足的史學家和主持人相對而坐,正在說著一個人物,而他們正在講的人是……

趙澤聽了聽,沒想到竟然是慶元宗的八弟裴衡玉,後世人戲稱為閒王的那位晉王殿下。

會稱閒王,其實也是取了“賢王”的諧音。

當時在自己還有一爭之力時,晉王卻果斷放棄了皇位之爭,支援慶元宗繼位;江南水災形勢不明時,他曾經連夜奔赴揚州坐鎮,穩定局勢。這兩件事為後世人津津樂道,但他的慵懶也是深入人心的。

因為晉王對後世非常大的一些貢獻是——他研究出了好幾種桌遊,把桌遊的概念推出;他推動了慶朝小說和漫畫的發展,為慶朝民風開放做出了貢獻。

基本都是這些畫風。

所以稱他為“閒王”更加合適。

而且這位王爺還被稱為“熙元年間第一貴公子”“古代十大美男之首”。聽說當年他已經五十多歲了,在帝都街道上散步時還是有無數閨中少女為他擲果丟花。而著名詩人李維曾經有幸被邀請前去參加晉王的五十五歲壽辰,當時一見之下驚為天人,只覺得是天人之姿,寫詩從不談人物的李維為晉王打破自己的規矩,洋洋灑灑寫了一篇駢文盛讚晉王的姿容,並且表示自己“心曳神搖”,活脫脫一個晉王的顏控迷弟。

比起晉王所做的功績,他的容貌更是為現在的人所津津樂道。

所以趙澤有些好奇魏清到底在節目裡聽到了什麼,竟然如此激動。

直播間裡,年老的專家輕輕翻著他們從慶仁宗墓穴裡挖掘出來的這一本雜記。

熙元三十二年時,衡玉曾經讀過裴衡雍所寫的這本雜記,他得知裴衡雍打算以後將這本雜記隨葬後,興致勃勃地把自己做過的那些連裴衡雍都不知道的事情告訴他。

“八弟你……原來在背後做過那麼多事情啊。”裴衡雍艱難地把自己的吐槽壓了下去。

衡玉謙虛道:“很多事情就是隨口一說,也沒放在心上,誰知道大家這麼給力,竟然把這些都研究出來了。”

裴衡雍看了眼衡玉,再想想內閣、國子監遭遇的各種聞者傷心見者流淚的慘案,決定自己還是保持沉默,這樣比較有利於他的人身安全。

【零……我覺得這種事能瞞著還是瞞著吧。】系統顫顫巍巍道。

它覺得,它已經能夠想象這本雜記重見天日後到底會引起多大的騷.動。

不敢想不敢想,太可怕了。

“眼神明亮的有識之士會明白我為這大好河山做出的貢獻的。”衡玉敷衍得十分不走心。

跨越千年調戲後世人,這種事怎麼能錯過呢,反正那時候他也不在了,有什麼怨氣也和他沒關係。

有識之士就應該透過現象看本質,慶朝現在發展得這麼好,後世的人敢說和他層出不窮的搞事行為沒關係嗎?

而如今……

趙澤看了看底下的評論,發現這本雜記是仁宗所寫,在慶仁宗下葬時把這本書也一起埋入他的墓穴裡,為仁宗陪葬。

仁宗所寫的這一本書,研究價值非常大,裡面談到了他執政的方方面面,對於史學家研究熙元年間可以提供很多幫助。可是這時候最讓人關注的根本就不是仁宗的政策,而是他八卦時寫下來的話。

他隨筆寫下的話揭示了很多真相——

比如說趙澤當年在晉王的引導下開始踏上研究數學的禿頭不歸路;比如說遲學當年是在晉王的支援下開始研究力學理論的;再比如說任落當年也是在晉王的啟發下,才走上沉迷寫各種謳歌詩篇文章的不歸路。

以為這樣就完了嗎,要知道還有醫者研討會的創立、《三年科舉兩年模擬》這些教輔書的撰寫,週考月考學期考這些概念的完善,背後全都有晉王殿下狗狗祟祟的身影。

熙元年間第一貴公子?

古代十大美男之首?

呵!

簡直是喪心病狂。

再好的臉也拯救不了他的形象。

觀眾全都瘋了,論壇開始刷刷刷堆樓,“裴衡玉吧”的帖子數也從原來的幾萬一下子突破十萬,而且每秒一重新整理,就能看到多出了上百個帖子。

#那些年你被晉王坑過的慘案#

#論那些為晉王背鍋背了上千年的歷史名人#

#我的四十米長刀蠢蠢欲動#

“我覺得自己真是太慘了,這麼多年的怨念如此濃烈,竟然還怪錯了人。”

“最慘的人是你嗎,明明是那些為晉王背鍋背了上千年,一直承受著學子怨念的歷史名人。”

“我錯了,趙澤算什麼,遲學算什麼,李維算什麼,晉王才是慶朝第一大反派,其他人都是被他推出來擋槍的炮灰啊。”

“我媽說的話是對的,長得像裴衡玉這麼好看的人都靠不住。”

“喪心病狂,這也太喪心病狂了。”

就連華國如此先進的網路發展,竟然在這時候都因為湧入伺服器的人太多而出現了網路卡頓。

全網沸騰。

作者有話要說:  十六年義務教育_(:3∠)_這裡的後世發展水平很高

所以這個番外其實是一個大型自己翻車現場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