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衡雍番外:

自從玉米成功在慶國推廣種植後, 有關玉米的來歷以及它是在如何機緣巧合的情況下被發現這件事就開始在國內流傳開。

這些年裡, 隨著慶朝百姓外遷到大草原,狄戎這個曾經的少數民族政權已經化為了歷史的雲煙, 烏克草原已經被納入慶朝的版圖。

各種領域學術的發展激盪起思想的自由, 國內的風氣變得開放, 對於與鄰國互通有無這件事朝廷也由原來的聽之任之變得十分積極。又因為慶朝這些年的國力一直在發展, 還徹底攻佔了狄戎將狄戎領土納入版圖,其他鄰國面對國力如此強盛的慶朝都不敢造次,對於與慶朝互通有無這件事也抱著十分積極的態度。

因此, 在慶朝許多城池都能看到各種髮色瞳色明顯與慶朝百姓不同的異國人。

一些慶朝人也會選擇出走其他國, 有行商的,也有純粹是想要去領略一番不同國家風景的。

更有一些人在瞭解了阿拉伯商人的來歷後,選擇遠渡重洋,在未知的領土探索。

熙元二十年, 曾經遍尋不到的土豆被大慶外出遊歷的一位年輕人帶回國內,土豆這個作物也開始在國內推廣種植。

在得知了玉米的好處後, 這一回土豆的推廣分外順利, 根本不需要戶部再去多加宣傳,聞風而來的百姓就已經將戶部大門圍住了。

開放的民風,令人讚歎的發展, 震懾諸國的武力, 隨著慶朝子民的足跡到達其他領土,有越來越多的人懷著朝聖之心前來慶朝,見證慶朝的歷史典籍, 感受慶朝開放包容的風氣,學習慶朝先進的文化,“天朝上國”這個美譽開始流傳開來,慶朝子民溶於骨血中的驕傲被徹底喚醒。

但是他們驕傲卻不自傲,不會固步陳封。領略到開放包容的好處,無論是朝廷還是百姓,都在努力推動這一場時代的大變革。

熙元二十一年,裴衡雍思考立儲一事,詢問衡玉意見。

趙皇后膝下只有裴安一位公主,並沒有懷上其他子嗣。裴衡雍如今膝下有九位皇子,其中有四位都成了婚,但都是剛剛接觸朝政不久,資質如何還不顯。

衡玉想了想,說道:“既然無嫡子,那便冊立諸位皇子中最優秀者。讓他們爭,各憑本事,卻不能讓他們爭過了界導致兄弟相殘。”

這其中的界限太難把握了,裴衡雍笑看了衡玉一眼,“這一件事便交給八弟如何,八弟為我看著他們,好好鍛鍊他們。”一國儲君的抉擇一事,裴衡雍如此輕易就交託給了衡玉。

說完這一句話,裴衡雍手握成拳抵在唇邊,輕聲咳了咳。

衡玉原本想拒絕,立儲之事他並不願意太摻和,但看了看才只是入秋就已經穿上了厚衣服的裴衡雍,到嘴的拒絕就變成了答應。

“三哥也該好好休息才是。”他勸了勸裴衡雍。

裴衡雍的身體底子是好,但是這些年裡殫精竭慮,身體委實是虧空了。

裴衡雍笑了笑,也不知道有沒有往心裡去。

熙元三十年,太上皇辭世,太上皇後,不,現在該改稱太后才是,她的生活一下子就空虛下來。衡玉未免太后無聊,時常進宮陪她下棋。

皇太后最近似乎越發喜歡回憶當年了,她曾經銳利明亮的眼睛逃不過時光的自然法則,在衰老爬上她眼角的時候,也柔和了她的眉眼。

“玉兒可還記得你皇祖母?”不知怎麼的,話題突然就轉到了那位早已辭世的太皇太后身上。

“自然是記得的,母後怎麼突然想起皇祖母了?”衡玉將兩人剛剛下完的棋子收好,聽到她提起太皇太后時,抬眸去看她,疑惑問道。

不知道為何,無論在哪一個世界,時光總是額外眷顧於衡玉。

在他的身上,時間就像是一幅靜止的水墨畫。

“當年你父皇想要立我為後,你皇祖母非常反對,為此她和你父皇的間隙更加深。我當時覺得有些奇怪有些不解,因為在此之前你皇祖母對我的態度還算可以。後來有一回她把我宣去永安宮,讓我陪她喝了一杯茶,離開永安宮的時候她告訴我,她在我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太后還記得當年太皇太后對她說的話,既然她的兒子因為權勢與她反目,讓她在永安宮畫地為牢,她又怎麼能看到一個和她一樣有野心的女人登上後位,重複她的歷史。

那個驕傲的女人,即使最後敗了,也還是要成為歷史的唯一。

衡玉已經將棋盤上的棋子都收進盒子裡,六月的風迎面吹過來帶了幾分燥熱,衡玉被風吹得微微眯起了眼。

“母后不否認當時的自己對權勢懷著幾分心思。我人生的前二十年總是不由得自己,在姜家受你外祖他們擺佈,在宮中更是難得自在,見得多了我就知道,只有手握權勢才能在這吃人的宮裡活得自在隨性。但是太皇太后那一番話卻讓我警醒了,這大慶天下出現一位太皇太后已經夠了,母后並不願因為權勢與你或者是你父皇反目。”太后笑起來,帶著幾分勝利者的驕傲。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衡玉沒有說什麼,太后也不需要他的回應。兩個人在涼亭裡相對而坐,吹著這有些燥熱的夏風。

放棄權勢放棄野心這件事,旁人無法評判對與錯,只要當事人無悔就好。

熙元三十五年,太后無疾而終。

她這一生,幼時喪母,十二歲入宮,十六歲承寵,二十二歲生下八皇子殿下,後來從一屆宮女登上皇貴妃之位,再到皇后、太上皇後、太后,這一生不能算得上圓滿,但也稱得上是尊榮無比。

熙元三十七年,裴衡雍突然病重。不過短短一個月,就已經沒辦法起身處理政務。

不過皇太子早就已經培養好,這兩三年裴衡雍也在放手自己手中的權勢,所以權力的交接很平靜,對於裴衡雍的病重朝中雖然擔憂,但是並沒有出現什麼慌亂。

這一天,裴衡雍從昏迷中清醒過來後,出聲說的第一件事便是宣一直在晉王府中給太后守孝的晉王進宮。

旁人都以為裴衡雍是要與晉王託付一些後事,畢竟陛下現在的身體,何日撒手而去都有可能。但裴衡雍把衡玉宣進宮裡,只是想與衡玉聊一聊天。

“八弟這一生可快活?”

“沒有遺憾,順心而為,也算是快活了。”

他沒有執念,自然沒有遺憾,所做之事大多都是處於本心,自然能算快活。

裴衡雍笑了笑,臉上露出幾分欣慰來,“皇帝這個位置雖然尊貴無比,但朕在這個位置上殫精竭慮三十多載,無數人奉承朕,大多數都是因為朕的身份,真心難尋……還是太累了,如果有來生,還是生在一個普通人家才好。不過希望那個時候,八弟與我仍為兄弟。”

衡玉沒說話,只是伸手給裴衡雍捻好被角。

“如果這個位置是八弟你來坐,肯定比朕要好。”

“三哥已經做到了你所能做的最好,國富民強,這還不夠好嗎。”

“是啊,日後史書之上,朕是一代明君。”頓了頓,裴衡雍又有些好奇笑問衡玉,“也不知道朕的廟號會是什麼?”

衡玉微怔,輕聲問道:“三哥以為仁這個字如何?”

性情溫和,與朝臣關係和睦,是為“仁”。

“慶仁宗嗎?那也算是不負這三十七載殫精竭慮了。”

——————

趙澤番外:

“我為什麼沒有生氣,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很簡單,但如果你想知道,那就努力往上爬吧,等你到了一定高度之後,不需要別人給你答案你自己也能悟出來。”

從紈絝子弟到數學這一學科的奠基人,這其中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趙澤覺得,這差距特別大,因為兩種人根本就不在一個世界;卻又很小,小到僅僅在他遇到晉王殿下的那一天,在聽了他那一番話後。

曾經他因為他父親、長兄還有長姐而彷徨自卑,可現在在提到帝都趙家時,他的名字也在撐起這個百年世家的底蘊。

那個時候,他突然理解了晉王殿下曾經告訴他的那一句話。

因為兩個人站的高度不同,就好像一個人說他研究出來的數學一點用都沒有,趙澤他需要回應辯解嗎?

不需要,他甚至會有些想笑。

這個繁榮的世道在見證著他的貢獻,史書也會鐫刻下他的功績。

而那些對他的學術研究抱以懷疑的人,數十年後還有人會記得他嗎。

趙澤還記得,當年,在他從阿拉伯商人那裡學到了阿拉伯數字後,他父親對待他的態度就和緩了不少,就連長兄在趙府裡看到他時,也會停下來與他打聲招呼說上一兩句話,兩人之間的關係雖然沒有比一般的親兄弟要親近,但也沒像以前一樣完全形同陌路。

趙澤以前還在老家住著的時候就想著,如果有一天他出人頭地,那麼他一定要搬離趙家,並且狠狠打趙松他們的臉,還要讓趙松他們知道忽略他到底是件多大的錯事。

但在趙澤一點點深入研究數學這一領域時,他突然對過往那些事情完全看淡了。

自己上陣打臉這件事,難道還比數學好玩嗎?

有這功夫他還不如好好研究數學呢。

而且他父親是戶部尚書,他長兄後來也進了戶部,兩個人都要學習他研究出來的數學,還要攻克他故意加深難度的應用題。

看著他們灰頭土臉學數學的時候,趙澤覺得,他已經看開了。

作者有話要說:  小劇場:

趙松:在趙澤推出二元一次方程沒多久,我終於可以乞骸骨了。

趙景:一元一次方程之後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之後是什麼,三元一次?哦,微分方程。嗯?微分方程???!等等,讓我算下自己還有多少年才能乞骸骨來著,不然我還是提前退下來吧

趙澤:對於過往我全都看開了

趙景學著令人頭禿的微分方程,對此表示呵呵

————

後世番外還沒寫,沒錯我還沒寫qaq我在學習的“溫柔鄉”裡苦苦掙扎了一晚上,只能明天早上再給大家碼後世番外了

為了補償會給前一百個評論發紅包,愛你們麼麼噠,大家晚安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