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淵三十三年的序幕, 是從立儲的旨意昭告天下開始的。

國有儲君, 普天同慶,大赦天下。

冊立儲君之後, 這半年裡在各地上呈的奏摺中, 往年常見的旱情、澇災等自然災害卻沒有發生, 各地風調雨順, 收穫頗豐。

這條訊息被流傳出去,從京都到其他城池,從酒樓街道再到村莊小道, 不少貧苦出身、所依所靠都只有田間那幾畝地的百姓都對儲君心懷感恩, 認為這是因為儲君的緣故,上天方才給他們賜下恩澤。

不少消息靈通的官員都聽聞了這條訊息,有些人在心裡暗暗揣測這是否出自太子殿下的手筆,但更多人都只以為這是一個巧合。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對於輿論的操控, 衡玉已經是行家了。這些事情的確不是巧合,而是出自他的手筆, 主要是為了給裴衡雍增加在民間的聲望。

但除了裴衡雍和他最信任的幕僚知道這件事外, 根本沒有人清楚這位在深宮中呆著的皇子,在這一場輿論中堪稱精彩絕倫的手筆。

這時候已經入了秋,但還稱不上秋高氣爽, 天氣依舊有些悶熱, 尤其是剛剛下過了一場雨。

詹事府主殿內,裴衡雍坐在上首,他的心腹幕僚楊謙坐在他左下首第一個位置上。

楊謙雖已經上了年紀, 鬚髮摻了白色,但是精神頭很足。

他本就是裴衡雍的心腹,幾月前在景淵帝給裴衡雍配置東宮屬官時,裴衡雍選了楊謙任太子詹事。

當年來皇子府任長吏時,雖然楊謙也存著賭一把的心態,但也沒想到竟然這麼順利,他輔佐的主子就已經被冊封為儲君,而他也從正六品長吏升到了這正四品太子詹事。

若是他穩紮穩打不出什麼事,日後一個內閣閣老想來是肯定跑不了的。

楊謙撫了撫自己的長鬚,道:“經過這些輿論,如今已是民心所向的局面,殿下這一儲君之位無人能動搖了。”

就算是景淵帝也不能隨意廢除儲君了,一國儲君的冊廢都與國運息息相關,輕易不得廢除。更何況現在這個儲君還有如此大聲望。

裴衡雍笑了笑,他反問楊謙,“先生以為何人可以動搖?我那幾位兄弟嗎,他們母族不行,才能不如我,論受寵又不如八弟,怎麼與我爭。”

楊謙點頭,笑著應和裴衡雍的話。

如果說先前他還在擔心八皇子是不是有什麼其他居心的話,現在在看到八皇子這一步步幫助殿下鞏固他的儲君之位,楊謙已經完全信任八皇子了。

“輿論聲勢已經造好,接下來,殿下就該等著局勢的發展了。”楊謙說道。

景淵帝的病情裴衡雍沒有瞞著楊謙,他此時說出這一番話,其實就是讓裴衡雍等著景淵帝退位。

裴衡雍想到衡玉所說的有關景淵帝病情的一些情況,心頭一時間有些沉悶。

他把手邊捧著的茶杯放下,走出了主殿,站在門口負手而立仰望皇城方向。

他的母族被株連,母親在鳳儀宮中鬱鬱而終,裴衡雍以前有過恨,但是等他走到高位看清局勢時,心底的那些恨自然而然就沒有了,因為他父皇當年並沒有做錯什麼。

只不過這些年過來,景淵帝從不曾關心過他,還一直擔心他搶了衡玉的地位所以不待見他。

父子兩沒什麼交集,雖血濃於水卻也形同陌路。

但此時倡導孝道,裴衡雍也許與景淵帝不親近,但在這種時候,他也是希望景淵帝的身子能好起來的。

此時,皇城內。

衡玉、姜皇后還有景淵帝三個人圍坐在一起,姜皇后與景淵帝分別執子下棋,衡玉則坐在姜皇后身邊,當她落下風時出聲提點幾句。

景淵帝剛剛布好的局又被衡玉一語道破,他捻了一顆新的白棋起來,無奈瞥了衡玉一眼,“玉兒,觀棋不語真君子,蕭院正沒有告訴過你嗎?”

這時候摺扇還沒有被創造出來,衡玉前段時間特意讓內務府趕製了一把摺扇出來給他。

他現在手裡執著扇,敲了敲手心,偏過頭去一臉無辜望著姜皇后,向姜皇后告狀,“母後,父皇這是不想輸給你。”

姜皇后愉悅笑起來,還沒來得及開口說話,景淵帝已經先出口反駁衡玉剛剛那句話了。

“你父皇都輸了半輩子了,再輸半輩子也是心甘情願的。”

衡玉:“……”

這無處不在的狗糧啊。

他乾脆用摺扇抵著額頭,偏過頭去看其他地方,不去看景淵帝和姜皇后兩個人的眉來眼去,反正他們從來不會覺得他這個燈泡有存在感,他也就懶得退下了。

片刻,棋子又開始在棋盤上落下,衡玉這才坐直身子。

姜皇后暗暗瞪了他一眼,衡玉淡定地裝作自己沒看到。

棋局還在繼續,這一回衡玉乾脆不指點他母後了,就等著他父皇自己搞定。

最後這一盤棋又下了一刻鍾,才在景淵帝的“險勝”下結束。

實在是已經放得很水了,姜皇后還是贏不了 ,景淵帝最後也只好屠龍拿了勝利。

已經有宮女上前來把棋盤收走,姜皇后命紫堇把小廚房那裡早已備好的綠豆糕端過來。

綠豆糕性涼,食用可清熱解毒。宮內的御廚手藝都很高超,不說味道怎麼樣,至少這綠豆糕的賣相是十分拿得出手的。

自從立儲之後,很多政務景淵帝都是直接撥給裴衡雍處理,一些比較重要的大事他才親自過目。

原本景淵帝還擔心在剛接手時,他的三兒子可能會有些手忙腳亂,但沒想到只是慌亂了幾天就適應了。景淵帝欣慰之餘也不免感嘆。

難怪歷朝歷代如此多的帝王會猜忌儲君。

就如同獅群一般,當雄獅首領衰老下來,新的雄獅會開始逐步替代老雄獅,登上這一方歷史舞臺。新的雄獅首領年輕不經事老雄獅會恨鐵不成鋼,但是太能幹了,老雄獅也會生出一種英雄末路的惶恐感,甚至會把他培養出來的接班人視為敵人。

還好,他早就做了退位的打算,雍兒現在表現得越好他越是能早些放手。

“玉兒想要哪一塊封地呢。”景淵帝突然出聲問道。

雖然是在問衡玉,但景淵帝早就為自己最寵愛的兒子圈選好了一個很合適的選項,“玉兒以為晉地如何?”

晉地地理條件優越,各地行商由南而北做生意時大多都會途徑晉地,而且晉地又有鹽田,城池眾多,無論是土地還是人口都十分多。

可以說,如果晉地是衡玉的封地,那麼單是晉地上繳的賦稅就夠他瀟瀟灑灑揮霍一輩子了。

衡玉沒想到景淵帝會在這時候提到有關他的封地的事情。

前段時間衡玉已經滿了十三歲,但也還沒有到十五歲。景淵帝早已打算在他退位之前先把幾個成年兒子都分封出去,省得三兒子登基後不好處理。所以這時候景淵帝心血來潮,想著是不是該破例給衡玉也分封了。

他寵愛衡玉,所以會給他挑一塊富饒又廣袤的封地,等裴衡雍繼位後,無論是出於什麼考慮,給衡玉的封地肯定都不可能是一等一的好,所以景淵帝才想著是不是提前給衡玉分封了。

“父皇給其他幾位皇兄分封的封地都是哪裡?”衡玉沒有明著反駁景淵帝,他只是用這麼一個委婉的方式去提醒景淵帝。

藩王的存在,是為了替國家鎮守一方領土而設立的,初衷是讓他們去苦寒之地鎮守,而非讓他們分封到富饒之地成為國中國割據國土。

所以景淵帝在與內閣商量其他皇子封地時,選的封地都是一些貧瘠需要治理的,或者是一些靠近邊境多有戰亂的。

而晉地卻不是,它富饒,身處中原,地理條件得天獨厚,平定安詳。景淵帝給他選的這一塊封地,且不說裴衡雍怎麼想,就連其他的兄長都會很有想法。

景淵帝念頭一下子就通達了。

他微微蹙起眉來,還要說些什麼,姜皇后已經抬手按在景淵帝的手上,溫婉笑著衝他搖頭,“陛下,兒孫自有兒孫福,衡雍與玉兒關係很好,他日後定然不會虧待玉兒的,您且放寬心,別一直記掛著這些事。”

姜皇后的話讓景淵帝蹙著的眉心緩緩鬆開了,他看了一眼衡玉,輕嘆道:“無論你皇兄待你多好,都不可能及得過你父皇。玉兒考慮好了嗎?”

“我並不願就藩,日後估計就是一直呆在京中,父皇母後定會處處補貼我,三哥也會顧及我,在京中我足以橫行霸道,藩地於我的意義並沒有那麼重要。”衡玉淡淡道。

無論是富饒如晉地,還是貧瘠如南疆,於他而言區別都不大。

景淵帝伸手拍了拍衡玉的肩膀。

他拍得有些重了。

衡玉偏過頭與他對視,望著這位體弱的帝王、他的父皇。

衡玉緩緩抬起手,握住景淵帝搭在他肩膀上的手。這隻手有些瘦削,摸著都覺得擱手,但卻執掌天下大權。

“父皇不必擔心我,您只需好好看著我就夠了。”

“好,父皇會好好照顧自己,和你母后會好好看著你。”景淵帝聽出了他話中的擔心,笑著道。

衡玉便也勾唇笑了起來。

景淵三十三年九月初,景淵帝昭告天下退位為太上皇,由儲君裴衡雍登基為帝,次年,改年號為熙元。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也是寂寞如雪的一更_(:3∠)_

明天課程少,會給大家補更

偷偷鞠個躬,再光明正大說個晚安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