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食堂在幾個食堂裡,除了給研究生準備的教工食堂外,離教學樓算是最近的。

一到下課時間,頭一批下課的人都會瘋狂的衝向食堂,也算是一道風景線了。

因為大家同時下課,所以晚1秒差不多要多排10秒的隊,跑步的價效比太高了。

眨眼之間,賣菜視窗就排起了長龍,成永興衝進了前五名!

軍訓這個月的身體訓練,沒白吃苦。

瘋狂的衝鋒,多少也沖淡了他心中的憂慮。

佔了大便宜的成永興,買了土豆絲這個賣的最快的菜。學生們一般只打一個菜。成永興回頭看了看身後長長的隊,又要了個茄子炒柿子。

前世,再吃到這個菜是差不多結婚後了,老婆經過多年奮戰把這個菜品復原成功。

兩個熱門菜引起了一陣眼熱,成永興驕傲的坐到了座位上。現在還好,過一會連座位都沒有了。

剛坐下,他就被右天詹發現了,結果便宜了這個慢鬼,兩個人一起享用了很熱門的兩個菜。

這兩個菜之所以熱門,是因為價效比很高。土豆絲不用說,最便宜了,2毛一份,比鹹菜貴得不多。茄子炒柿子,6毛,但是油很大,跟肉菜的口感很接近,也深受學生們喜愛。

————————————————

飯後,成永興沒有像前世一樣,回寢室去睡午覺。走路來回很是有段距離,再加上天氣冷,回去半天睡不著,有效的休息時間並不多。這還不如到教室,直接趴著睡午覺來的效率高。

大學生逃課比例最高的,就是下午的第一節課,這跟睡午覺有很大的關係。很多人是一覺睡過了頭,乾脆下午的課就不上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另外,減少在寒冷空氣裡暴露的時間,也會降低鼻炎的影響。

以前這些小細節,他根本就不注意,也不明白。忙了四年,很多時間都浪費了,結果不好也是理所應當。

由於軍訓的緣故,這個學期正常上課時間少了一個月,但是學習內容和課時並沒有減少,每天的課表都排得滿滿的。

好在這種上課節奏和強度,與高中很接近,大家都很適應。唯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除了小班課以外,需要不停的轉移教室。

很多學生到大學以後,除了面對獨自生活的問題以外,還需要面對心理落差的問題。

他上世就在這個問題上,結結實實的栽了跟頭。

在上大學前,這裡的每個學生,在各自的班級,乃至學校裡都是天之驕子,老師和校長眼裡的寶貝。基本上所有的師資力量,都會向他們身上傾斜。

到大學以後,由於教學方法發生了變化,學習的驅動力量由教師轉為學生本人。教師除了定期考核以外,不怎麼直接找個別學生談話督促。

即使學生不交作業,教師們也只是不斷強調,這些作業會佔平時成績,讓學生瞭解不交作業的後果。至於與學生談心,找家長督促學習,那是不存在的!

學生如果自己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就會覺得大學是放羊的四年,後世打了四年遊戲的案例也不時有所報道。

工大的管理還是很嚴格的,基本不會出現這麼離譜的事情,至少現在,學校的輔導員是什麼都管。

成永興畢業後,工大的管理模式,是否發生變化,他不清楚,但在這個節點上,還算不錯。

但這個不錯,也僅僅是讓學生保持一個人員的學習狀態,學生他怎麼學,學什麼,輔導員也是不管的。

————————————————

還有一個問題是心理落差的問題,這個心理落差是由於人在不同群體中的相互地位變化造成的。

能考上工大的學生,在高中時候,都是班裡或者是校裡的尖子生,自我意識膨脹,極為驕傲。

但是扔到大學這個環境裡,都是尖子,聚在一起,如果心理調整得好,互相促進,大家皆大歡喜。調整得不好,有的學生就會被突然的落差打擊到,甚至會開始懷疑一切,懷疑人生。

在現實生活中,調整得不好的是大多數人。最後走極端的學生也不少見。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學生的學習,是被家長和教師雙重督促的。學生潛意識裡,會認為自己在為家長和教師而學習。

人在異地,家長的督促突然消失,老師也不會來每天檢查你的學習情況。學生們除了感受到輕鬆以外,也會迷茫,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學習。無人在乎他們的學習。

前世的成永興就是這個狀態。

————————————————

第三個就是個人時間管理。在高中的時候,即使再晚,自習上到晚9:00,每節課要幹什麼都有清晰的定義。而大學裡,即使課程再重,每天六節課,學生每天至少還有6個小時的自由時間。

如何安排時間就成了一個大的學問,而這個學問,沒有人教!

也許大學入學後,前置的不僅僅是軍訓來培養集體生活習慣,而且應該進行一些心理輔導。教一教這些剛離開父母,老師溺愛的巨嬰們如何合理安排時間,認識到命運掌握在他們自己手裡。

這一塊,現在是缺失的,後世也沒有聽到哪個學校會補上這塊。

有很多人講,在大學期間,最重要的的是教學生如何學習,而不是學什麼。但這種“教”,是靠學生自己歷次撞南牆,悟出來的,而不是教出來的。

很多人,悟出來這個道理的代價是慘重的,更有人,根本就悟不出來,最後反而被打擊到了,懷疑人生。

————————————————

目前的教育方式本身並不算優秀,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浪費了大量的人才,天才,資源,金錢,機會。

由於人口基數龐大,競爭激烈,所以總是有優勝者會脫穎而出,這樣使得體制還運轉正常。

新加坡是個小國,無法浪費珍貴的人力資源,不能接受自然淘汰的方式選拔人才。所以它設計了一套殘酷的教學體系,儘可能的早發現人才,早引導人才,早培養人才。

新加坡從小學開始,每兩年一分班,小二,小四結束的時候是校內分班,小六會考就是人員大分流了。初中也是如此,兩年一分班。人員不斷的被分流,不同的人群獲得不同的針對性教育內容。

這個體系是殘酷的,但是由於人口基數較小,競爭並不激烈。

國內的體系正好相反,制度上過分強調公平,不允許分班,小升初以地域為條件,而不是成績。體制寬鬆,但競爭激烈。

這種制度對那些學習不好的學生來說,看似公平,實則極為不公。因為在一個混合班級裡:

一,差學生會在長期的壓抑下養成自卑心理,甚至自暴自棄。這點對沒有強大自我認知的少年階段猶為殘酷。

二,教師及學習資源會忽視這批差生。大家仍然做同樣是作業,習題,講課內容,教師怎麼會因而個別學生沒有聽懂,去反覆講解大多數人都會的內容呢?

不分班的方法看似公平,實際上是忽視了這些成績差學生的特殊教學需求。

以成永興的女兒為例。他的女兒在小學5,6年級的時候英文較差,拉了後腿,小升初的時候沒有升入頂尖學校。那段時間,孩子和家長的心情都是沮喪的,孩子也產生了厭學情緒。

初中的時候,孩子只是升入一個鄰里中學的快班,那段時間,成永興和妻子都準備放棄了,孩子快快樂樂的成長就好,不要強求什麼了!

但是很快的孩子的精神面貌發生了變化,成績也穩步提生,初二分流的時候,全班第五。她也每天恢復了自信,以好學生自居。這就是分班的直接效果。

也就是說,新加坡看似殘酷的體制,給每個學生以公平的教學機會。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