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公的靈前,李巧雲傷痛欲絕,幼年喪母,從小和父親相依為命,這段經歷早已深深的刻在她的骨子裡。父親突然的去世,基本上沒有給她一點緩衝的時間。短短的幾天時間,兩個人就陰陽相隔,以後就在也沒有機會和老父親坐在一起聊天了。過去的一樁樁,一件件,就像電影一樣在腦海裡不停的閃現著。

門外淒涼的嗩吶聲,還有親友們的哭啼聲,就像鞭子一樣,抽打著李巧雲的心,苦痛像潮水一樣,一浪接著一浪。

有些過去,關於幸福或傷痛,只能深埋心底;有些希冀,關於現在或將來,只能慢慢遺忘。人生就是一條坎坷曲折的路,即使不斷的跌倒,也要堅強。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我們無法去改變它,只有去適應它。親人的離去,無論我們多麼不想它的到來,但終究逃避不了。

送走了父親,李巧雲感覺自己被掏空了身體,身心憔悴,回到了初家莊,兩隻手把初一初二兩個人緊緊的抱住,他們兩個是她這個世界唯一有直接血緣關係的親人了,餘生,她只能和他們相伴。

人已遠去,生活還要繼續,李巧雲瞬間感覺自己成熟了好多,父母在,人生還有出處,父母走,人生只有歸途。

原本還保留少女心的李巧雲,一下子變得沉默寡言,經常一個人靜悄悄的發呆,初世民看在眼裡,疼在心上,平時無論說話,還是做事,都小心翼翼,害怕自己的不當,叫李巧雲徒增悲傷。

老太太和老爺子兩個人商量著,想叫大姐來初家莊,陪陪李巧雲,也許可以很好的緩解緩解,人的情緒就像洪水一樣,不能一味地堵著,越是去壓抑,內心的反抗越強烈,只有開閘洩洪,才能迴歸平靜。

其實真正的良藥,應該是時間,世間的任何事,它的對錯,就是用時間來界定的,所有的情緒當然也是靠時間來做稀釋的!

初一初二兩個孩子,似乎也發現媽媽變了,曾經的那個無拘無束的媽媽似乎也漸漸的遠去,變得更加感性,心底更加柔軟,這一切也讓兩個孩子變得成熟起來。

傳統的習俗,也讓李巧雲開始對孃家這個詞語慢慢模糊起來,在以後的很多年,她都沒有勇氣坦然的回家,每次回孃家之後,多少天都開心不起來。

這種壓抑的生活,叫初世民也開始消極起來,全家都籠罩在沉悶的氣氛中,為了讓李巧雲從陰影了走出來,初世民想了很多方法,然而確沒有啥作用。

就在初世民無計可施的時候,學校裡傳來了教育局的一個訊息,就是全鎮比較優秀的老師,在教育局的組織下進行為期一週的去泰山旅遊,可以帶家屬。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初世民聽說這一個訊息之後,心裡也很開心,趁這個機會,帶著李巧雲,還有兩個孩子出去逛逛,一來可以轉移注意力,二來出去看看,也可以長見識。

老太太和老爺子聽說以後也是很贊同,初世民到家之後,就和李巧雲說起這個事,李巧雲也很樂意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