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芸在質疑。

他身邊馬化滕的心思卻沒放在這些問題上。

此時。

馬化滕的心裡在翻江倒海。

的確。

當年不得不接受葉風的投資,讓葉風成為騰訊的第一大股東。

作為騰訊的創始人。

作為一個官商二代出身的學霸。

馬化滕心裡的苦楚的。

葉風,

一個大山裡走出來的孩子。

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大男孩。

竟然比他優秀百倍。

到最後,他馬化滕還成了葉風的打工人。

這些年,

葉風的精力很少顧及騰訊。

馬化騰也樂得在公司消除葉風的影響。

以致外界幾乎忽略了騰訊的幕後老闆是葉風的事實。

但他心裡還是存在一絲攀比之心。

“看吧,QQ使用者已經6億了,一半以上華國人都在用QQ。”

“就是要讓葉風看看,沒有你,我更能把騰訊公司發展好。”

“我馬化滕才是騰訊QQ的最佳老闆!!”

就是懷著這樣的想法,小馬哥才故意一來就和馬芸聊起了。

哪想到,兩人才聊到龐大的使用者資料問題。

葉風已經用超前的眼光,提出發展計算力——發展雲計算、大資料和人工智慧的想法了。而且,說得頭頭是道,顯然胸有成竹。

“瑪的,葉董還是你葉董,一直在模仿,從未被超越!!”

馬化滕瞬間斷絕了和葉風比較的念頭。

心裡一陣輕鬆。

這時,他拉過身邊的馬芸道:

“老哥,咱們還是坐好,聽葉董怎麼說好了。我看呀,葉董心裡是有大格局的,在下很大一盤棋!”

“誒,老弟,我哪能不知道呢……”

馬芸呵呵笑著,坐下靜靜聽葉風繼續講,雲計算怎麼賺錢?

葉風笑道:“從外國成熟的雲計算公司來看,第一名亞馬遜過得很爽,第二名?對不起,我不知道第二名是誰?沒辦法,這就是網際網路行業的殘酷性,多是贏者通吃的模式。所以第二名如果不是有別的名氣,很多人可能都沒聽過了。”

“現在,輪到我們要發展雲計算。我們能排在多少名?哈哈,連小弟都算不上吧。”

“不過不要緊,我們幹不過老大怎麼辦呢?那就開源吧。”

“如上所述,很多像我們這樣,想做又做不了雲計算平臺的公司,只能眼巴巴的看著第一名亞馬遜掙大錢。那就只有把自家研發的原始碼公開,這樣,整個行業就可以一起把這個平臺越做越好,兄弟們大家一起上,和老大拼了。”

“所以,我們晴風集團旗下的騰訊、網易、淘寶、傳奇網路、永珍搜尋將合作創辦了開源軟體“晴風雲平臺”,一個包括計算、網路、儲存的雲化管理平臺。而且,誠摯地邀請所有想做雲計算的大型IT企業,阿里巴巴、華為、IBM,惠普,戴爾等等一起把這個平臺做大。”

“因為是開源的,大家都可以在‘晴風雲’的基礎上,開發自已的雲。”

“所有的IT廠商都加入到‘晴風雲’這個社群中來,對這個雲平臺進行貢獻,包裝成自己的產品,連同自己的硬體裝置一起賣。你們可以做私有雲,也可以做公有雲。”

聽葉風這麼說,阿里巴巴馬芸和華為任總都是老狐狸,哪還不明白葉風心裡的打貓心腸。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什麼一起對付亞馬遜都是假的。

什麼發展計算力、發展雲計算都是口號。

所謂三流企業賣苦力,二流企業賣產品,一流企業賣技術,超一流企業賣標準。

葉風真正的目的,是要將自已的“晴風雲”建成開源雲平臺的事實標準。

“真特麼是老狐狸!!”

馬芸和任總看著臺上年紀輕輕的葉風,怎麼也想不通他能有這樣的想法。

……

葉風繼續講雲平臺的基礎設施服務,以及應用層面的彈性。這一層往往比較難理解,葉風華風手機的應用安裝來舉例,其實大致分兩部分,一部分是使用者自己的應用自動安裝,一部分平臺的通用的應用不用安裝。

這時。

葉風說到轉折點了,他道:

“雲平臺上,有一個很複雜的通用應用,那就是大資料平臺。大資料是如何一步一步融入雲計算的呢?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會想,你說的這個大資料從何而來?有什麼用?”

“哈哈!”

葉風笑道:“一開始這個大資料並不大,你想象原來才有多少資料?現在大家都去看電子書,上網看新聞了,在我們小時候,信息量沒有那麼大,也就看看書,看看報,一個星期的報紙加起來才有多少字啊,如果你不在一個大城市,一個普通的學校的圖書館加起來也沒幾個書架,是後來隨著信息化的到來,資訊才會越來越多。”

“這些資料怎麼樣才能對人有用呢?其實資料本身不是有用的,必須要經過一定的處理。”

“例如,你每天跑個步,手機帶個應用收集的也是資料;網上這麼多網頁也是資料,資料本身沒有什麼用處,也十分雜亂,只有經過梳理和清洗,才能夠稱為資訊。”

“資訊是很多的,但是有人看到了資訊相當於白看,但是有人就從資訊中看到了電子商務的未來,有人看到了網路的未來,所以人家就牛了。”

“這是因為,資訊會包含很多規律,我們需要從資訊中將規律總結出來,就可以稱為知識,知識改變命運。”

“有了知識,然後利用這些知識去應用於實戰,有的人會做得非常好,這個東西就可叫做智慧。”

“但有知識並不一定有智慧,例如好多學者很有知識,已經發生的事情可以從各個角度分析的頭頭是道,但一到實幹就歇菜,並不能轉化成為智慧。而很多的創業家,像阿里巴巴馬總、華為任總等等,他們之所以偉大,就是透過獲得的知識應用於實踐,最後做了很大的生意。”

葉風拿阿里巴巴馬總、華為任總來舉例,馬芸和任總都非常善意地一笑而過。

臺下的眾人也是發出一陣哈哈大笑。

的確,雖然是很專業的知識。

但葉風說得淺顯易懂。

就連不懂網際網路的川貴兩省的高官,也覺得很有意思。

葉風繼續道:“所以資料的應用分這四個步驟:資料,資訊,知識,智慧。這是很多商家都想要的,你看我收集了這麼多的資料,能不能基於這些資料來幫我做下一步的決策,改善我的產品。”

“例如讓使用者上網的時候,旁邊彈出廣告,正好是他想買的東西,再如讓使用者聽音樂的時候,另外推薦一些他非常想聽的其他音樂。”

“使用者在我的應用或者網站上隨便點點滑鼠,輸入文字對我來說都是資料,我就是要將其中某些東西提取出來,指導實踐,形成智慧,讓使用者陷入到我的應用裡面不可自拔,上了我的網就不想離開,手不停的點,不停的買。”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比如某個家庭,在馬總天貓網或者我們晴風的淘寶網上面購物。男方會這麼說,‘哎呀,我老婆在上面不斷的買買買,買了A又推薦B。’女方呢?‘哎呀,B也是我喜歡的啊,老公我要買。’男方只能嘆氣說,‘這個程式怎麼這麼牛,這麼有智慧,比我還瞭解我老婆。’這件事情是怎麼做到的呢?”

“這就要說到資料如何昇華為智慧?”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