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

葉風的話,對別人來說,只是一個新奇的概念。但聽到臺下二馬的耳中,像平地一道驚雷。

在馬芸和馬化滕的大腦裡炸開。

這時。

二馬正在臺下聊著如何管理日益增長的使用者資料,為此大為頭疼。

哪怕二馬是華國互聯網界的領軍人物。

依然沒有很好的辦法來解決它。

後世提起二馬,許多創業者都崇拜他們。

原因也很簡單,二馬很有錢,而且很酷。

網友也經常在網上看到馬芸成功前那些失敗的故事,什麼高考數學5分、在肯德基當服務生、送過外賣、當過搬運工人……

這些扯淡的事實一般都是傳銷團伙編出來的,只為給人一種假象:

刁絲也能逆襲成功。

但馬芸和馬化滕真是刁絲逆襲?

他們倆都可不是普通人。

馬芸父親是江浙省曲藝家協會第四、五屆主席,有著很廣的政商關係;馬雲也算是出身於藝術世家,從小有良好的教育。12歲的時候馬雲開始對英語感興趣,而且樂於主動與老外交流,一方面提升了英語水平,更重要的是開闊了眼界。

馬芸第三次高考的數學成績不是5分,而是89分,只是總分與本科線差5分。

因為英語接近滿分,破例被錄取到杭州師範學院。

其實在那個年代(老三屆),能上大學都已經相當牛逼了,而且外語還未普及,會英語更是一種稀缺的能力。

在大學時,憑藉不俗的人格魅力,讓他當了四年的學生會主席,培養了很多管理經驗。

外語系畢後後,同年擔任杭州電子工學院英文及國際貿易教師。

後面更是一路開掛,創辦我國第一家語言翻譯機構:海博翻譯社。

去一趟美國後,創辦我國第一家網際網路商業信息釋出網站:中國黃頁。

1999年,創辦我國第一家電商網站阿里巴巴,並擔任阿里集團CEO、董事會主席,一舉獲得孫正義2000萬美元投資,

一直走在時代前沿的馬芸,從來都不是刁絲,何來逆襲之說?

而馬化滕的背景更加了不得,其父親是高官、富商,曾擔任交通部海南八所港務局副局長,深市航運總公司計財部經理、總經理,深市鹽田港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深市鹽田港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1997年被選為鹽田港上市公司的董事。更重要的是,還與李加誠是鄉黨,私交甚好。

這麼強大的背景與人脈,兒子要創業,想不成功都難。

當然,二馬也相當的爭氣。

馬芸和馬化滕一路彩虹,不是開掛勝似開掛,是有名的億萬富豪、創業導師、慈善家。

如果葉風不是真開了掛,馬芸和馬化滕將會輪流坐上華國首富的位子。

……

二馬停止了交談,重新審視葉風的葉風的概念——計算力。

此時。

不論是馬芸的阿里巴巴、天貓網,還是馬化滕的企鵝QQ。

都猶如一輛飛速的跑車。

但是這輛車的發動機卻出了問題。

面對使用者的蜂擁而至。

阿里和騰訊的伺服器,早已不堪重負。

每天的使用率,高達98%,隨時都在崩潰的邊緣。

他們急需一套能同時調動數千萬計算機的大腦。

但是,

這種技術完全掌握在西方國家歐美人的手中。

有錢都買不到。

現在。

聽到葉風講起了計算力,他們連忙正襟危坐,知道重頭戲來了。

葉風很滿意現場的效果。

因為連正在講悄悄話的老馬和小馬也停了口。

葉風微笑道:提起我國要發展計算力,就不得不提今天我要講的三個三個話題,一個是雲計算,一個大資料,一個人工智慧。“

“我為什麼要講這三個東西呢?因為它們之間互相都有關係。”

“一般談雲計算的時候也會提到大資料,談人工智慧的時候也會提大資料,談人工智慧的時候也會提雲計算。所以說感覺他們又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當然,大家可能比較難理解這三個之間的相互關係,所以我有必要先解釋一下。”

葉風起了個開頭。

晴風集團的一堆人裡面。

唐雪是最早聽到葉風講到這三個概念的,一直在琢磨它們的意義,可葉風一直說不著急。

這時聽到葉風終於要講了。

連忙集中精神聽:

“我們首先來說雲計算,雲計算就是實現數據中心資源管理的靈活性。它的目標是對資源的管理,管理的主要是計算資源、存儲資源、網絡資源三個方面。國外的威睿和亞馬遜已經有很成熟的雲計算了。這次我就以它們的雲計算為例,給大家講講。”

“先說什麼叫計算,網路,存儲資源呢?就說你要買臺膝上型電腦吧,你是不是要關心這臺電腦什麼樣的CPU啊?多大的記憶體啊?這兩個我們稱為計算資源。網線、網絡卡、路由器、網路配置及網路服務商等等就是網絡資源。”

“對於一臺電腦是這個樣子的,對於一個數據中心也是同樣的。想象你有一個非常非常大的機房,裡面堆了很多的伺服器,這些伺服器也是有CPU,記憶體,硬碟的,也是透過類似路由器的裝置上網的。這個時候的一個問題就是,運營數據中心是怎麼把這些裝置統一的管理起來的呢?”

葉風不停地提問。

但沒給眾人回答的時間,就自問自答了。

“數據中心管理起來後,能就實現一個最重要的目標——靈活性。也就是想啥時要都有,想要多少都行。稱為時間靈活性和空間靈活性,也即雲計算的彈性。”

“為了解決這個彈性的問題,經歷了漫長時間的發展。從開始大家都用的物理裝置時期發展到現在的虛擬化時期。”

“比如使用者只要一個很小的電腦?”

“數據中心的物理裝置都很強大,我可以從物理的CPU,記憶體,硬碟中虛擬出一小塊來給客戶,同時也可以虛擬出一小塊來給其他客戶,每個客戶都只能看到自己虛的那一小塊,其實每個客戶用的是整個大的裝置上其中的一小塊。”

“虛擬化的技術能使得不同的客戶的電腦看起來是隔離的,我看著好像這塊盤就是我的,你看這呢這塊盤就是你的,實際情況可能我這個10G和您這個10G是落在同樣一個很大很大的這個儲存上的。”、

“而且如果事先物理裝置都準備好,虛擬化軟體虛擬出一個電腦是非常快的,基本上幾分鐘就能解決。所以在任何一個雲上要建立一臺電腦,一點幾分鐘就出來了,就是這個道理。”

“這個空間靈活性和時間靈活性就基本解決了。”

聽葉風說到這裡,不懂行的,不明覺厲。

但來賓都是誰啊?

全是大佬級人物。

還有許多是華國互聯網界的領軍人物。

馬芸是老大哥級人物,此時忍不住提問:

“葉董,虛擬化軟體似乎解決了靈活性問題,其實不全對。因為虛擬化軟體一般建立一臺虛擬的電腦,是需要人工指定這臺虛擬電腦放在哪臺物理機上的,可能還需要比較復雜的人工配置,所以僅僅憑虛擬化軟體所能管理的物理機的叢集規模都不是特別的大,一般在十幾臺,幾十臺,最多百臺這麼一個規模。”

大家一聽,就知道老馬一下說到點子上了:

“雖然虛擬出一臺電腦的時間很短,但是隨著叢集規模的擴大,人工配置的過程越來越複雜,越來越耗時。而用戶數量很多的時候,這點叢集規模,還遠達不到想要多少要多少的程度。比如我們阿里巴巴,使用者規模越來越大,需要管理的計算機基本都是千臺起步,以後還能上萬臺,甚至幾十、百萬臺。這麼多計算機要靠人工配置,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還是需要機器去做這個事情。”、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葉風聽到老馬所言,卻“啪啪啪啪~~”鼓起掌來。

“不錯~~”

他笑道:“所以,我們還要研發各種演算法來做這個事情,通俗一點的說,就是有一個排程中心,幾千臺機器都在一個池子裡面,無論使用者需要多少CPU,記憶體,硬碟的虛擬電腦,排程中心會自動在大池子裡面找一個能夠滿足用戶需求的地方,把虛擬電腦啟動起來做好配置,使用者就直接能用了。這個階段,我們稱為池化,但我喜歡稱為雲化,只有到了這個階段,才可以稱為雲計算,在這之前都只能叫虛擬化……”

“而且,這才是雲計算最賺錢的地方……”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