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技團的觀眾越來越少,老師傅也只能頹然地抽著煙,方天行走過去問道:“老師傅,你做這個多久了,現在似乎並沒有多少人來看了。”

“摸爬滾打穿頂扛,飛車蹦跳舞刀槍。雜耍技藝名天下,人人都是武中強。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如今我老了,起高蹦低的節目做不了,可是我們既然當初選擇這個行業,就得一直幹下去。即便觀眾噓聲四起,離場而去,我也不能讓我的雜技走向低俗。”老師傅看著對面男女的表演,神色堅毅的說道。

另一邊的表演確實更加熱鬧,場上有幾對男女正放著音樂亂跳亂舞,動作低俗誇張,很多群眾在旁邊圍觀。他們表演的內容談不上新鮮,舞蹈表演的結合,哼唱一些銀詞會調,並伴著歌曲做扭動身體、月兌衣服等下流動作,有的甚至月兌光。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昏暗的燈光,激昂的音樂,舞臺上穿著三電式女子盡情舞動,臺下的觀眾神情亢奮,連連叫好。整個過程就是喧譁、煽情、挑豆之、調侃、打黃色擦邊球等等,種種低俗不堪的東西。

方天行心中也是十分感慨,一般來說人面對事物會有三念,佔有的慾望、冷靜的思考和愉悅的欣賞。從低到高分別是:激發、休閒、資訊、知識、思想和審美的需求。

激發就是勾起人的慾望,滿足人的動物性,是最低的一檔。這是一切低俗作品的心理基礎和市場基礎。

只要人性中動物性的一面還存在,人與外界的慾望關係還存在,它就要尋求激發、發洩與滿足。我們只能把它控制在最低限度,比如不公開傳播,不以營利為目的,不危害青少年。

相反,這人的藝術需求的最高一檔,即審美需求則是來滿足精神的心靈的需要,常表現為純藝術。

那些經過無數時光洗練、陶冶過的唐詩、宋詞、古典音樂、名畫及一切經典作品。沒有任何物慾的激發,全在淨化心靈,這無疑是最高雅的。但是人們活在人世,食人間煙火,正常的慾望還是要有的,還得有通俗的作品去滿足他的休閒需求、資訊需求、知識需求等。

這就是通俗,通俗的標準是不激發人的慾望心理但又不脫離人的物質的現實。高雅的作品是從愉悅人的精神出發,滿足人的審美要求。而低俗作品讓人迴歸動物的、物質的一面。高雅作品讓人昇華到精神的,道德的一面。

沒有基礎的審美教育,沒有見識過優秀的文化產物,就不會有審美的提高。

低俗是釋放,高雅是錘鍊

,高雅的作品是從愉悅人的精神出發,滿足人的審美要求,通俗則是低俗與高雅間的過渡地帶。

作品想要貼近群眾要高起低落,從高雅的標準出發落實到一個通俗的效果,從而避免低俗。當今社會生存壓力那麼大,人們比起被錘鍊自身的情操,更喜歡釋放天性。所以低俗在缺少審美能力的環境中不斷的滋生。

看著那些圍觀的群眾大多神情亢奮,完全是一副沉迷其中的樣子,方天行知道群眾如果長時間沉迷於這些低俗的東西,很可能就失去追求文明的願望,沉醉於動物性、物質性。

真正的好作品都是深入淺出,專家學者看了不覺為淺,工人、農民讀來不覺為深,這就是通俗。而低俗的內容主要是指低級趣味、庸俗,使人萎靡、流氓、頹廢的內容。相對於那些宣揚高尚情趣、積極上進、令人奮進等的會進步意義和價值內容來說,更容易腐蝕人的精神。

聽到眾人的討論,但人們的道德還在,社會的公序良俗還在,法律還在,社會一定會在發展中得到完善。只要是有人嚮往光明,就不可能永遠沒有秩序,永遠像蠻荒之地。

有關抵制低俗的法律也在不斷推出,所有的秩序,都是在實踐之中一點點建立起來的。不可否認的是,許多人在被那些不良信息傷害的時候,同時又在不自覺甚至自覺地傷害他人。

方天行大聲說道:“這些東西是不對的,大家難道希望人們的未來都是充斥著這些東西,只會追逐低俗的東西。只有人們不斷向上,才能推動文明不斷進步。”

這時不少人站起來,他們不屑的說道:“推動文明進步,我們可沒想那麼多,只要獲得開心就好了,我們只是個小人物,低俗還是高雅跟我有什麼關係。”

“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適度的享樂當然無可厚非,但一味地奢靡享樂就是不折不扣的低俗了。把奢靡享樂的文化精神大加張揚,從而不斷啟用和放大人們的享樂慾望,誘導著人們的享樂觀念。”方天行義正言辭說道。

“那又有什麼辦法,我們只能接觸到這些東西,無法提升審美能力,又能有什麼辦法。”那人無奈的攤手說道。

“如果大家能夠閱讀我的小說,我願意幫助大家,提升審美能力。提升文筆需要多看書,提升視野要多旅行,多思考,辯證的去思考,讓自己始終處於不斷提升的過程。

我們的思想必須是開源的,不要牴觸任何資訊,就像魚一樣,用嘴不斷的吸水,然後

透過過濾,把有用的留下。我們也一樣,透過不斷的大量的閱讀,把你認為好的,看不懂的都留下來思考,然後再去瞭解好在哪。

有沒有什麼不足的地方,之後再看看網上關於你看的東西的評論文章。看看別人是怎麼說的。當你能把大部分的藝術作品看懂的時候,審美自然提高。”方天行誠懇的說道。

生活中並不缺少美,我們在發現美的同時,也要對生活中的不完美擁有靈敏的嗅覺。因此對周圍的一切要充滿好奇心,多看、多問、多思考,追根究底、探求事物的內在奧秘。

“原來如此。”方天行恍然大悟,差一點就能突破但卻沒突破的感覺像是壓著一塊大石頭,此刻卻豁然開朗。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莊子認為,美存在於天地之中,為天地所具有。人要瞭解美,尋求美,就要到天地之中去觀察,去探尋。”我吃西紅柿在方天行的思維空間說道。

方天行思索天地為什麼會有美呢,天地之美在於它體現道的自然無為的根本特性。無為而無不為才是天地有大美的根本原因。人如果能夠懂得這個道理,體驗到道的自然無為的本性,並以其作為生活的根本原則。一切純任自然,不為利害得失所累,這樣人的生活也會像天地,自然那樣有大美,天地之美。

莊子的思想深刻之處在於,它的無為而無不為抓住美的實質,即美是合規律與合目的性的統一,是人的自由的實現,這一思想在中國美學史上是有一定的價值的。

玄奧繽紛的感悟,像潮水般在方天行心頭起伏跌宕,不過這些感悟都很零散,像散落一地的珍珠。只有找到一根線把它們串起來,才能形成世上最動人的項鍊。

而這根線就是孜孜不倦地思考,觀察人民群眾的生活,持之以恆地追尋和探索網絡文學的意義。

方天行突然感到一股力量從自己的文字中傳來,從自己的文字上傳來的痛苦是如此的強烈,比身體上的傷痛還痛苦百倍,宛如來自靈魂的撕裂,精神的磨礪。

就在方天行在抵抗著來自精神上的痛苦時,無聲的吶喊,因為痛苦而無法發出一絲聲音的喉嚨只能不停的嗚咽,一張臉被憋成了醬紫色,卻無法將這些痛苦宣洩出去,這無疑是更加痛苦的。

豆大的汗珠不停的從額頭上流淌而下,方天行感覺到體內的文字似乎在蛻變,原本的文字似乎是褪皮新生一般,無數的黑氣從其中散出。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