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沒有絕對的勝利,而且雙方每一個決定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甚至會直接影響到以後得格局,一方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一方只能被動的接受,哪怕心有不甘,也只能無奈的安排以後得事情,畢竟糾結於過去並沒有什麼作用,還要向前看,已經錯失的良機不會再回來,怪也只能怪自己太過於猶豫,說起來一直沒有佔據到主動地位...

這次戰爭可以算作是這麼長時間的平靜以來,涉及到東域中原兩大區域三國最大規模的戰爭,也或許是長久的和平,戰爭開始的突兀,聲勢浩大,大有不死不休的局面,但實際發生之後,真有點雷聲大雨點小的意思,雖然持續了將近一年的時間,但造成的破壞力還是比較侷限的,三國都算是沒有太過於傷筋動骨,沒有到覆滅的地步,休養生息以後還是會重新回到戰前的水平。

九黎部落做為戰爭的發起者,從開始到結束,都牢牢的佔據了主動,其他二國只能被動防禦,一隻被壓著打,他們不是沒想過要反擊,但總覺得時機不對,再等等,等到蚩尤撤軍,也沒有決定出要主動的反擊,只希望對手能再行進一些,然後設計伏擊,可惜蚩尤已經覺察出了這些問題,哪怕按兵不動,徒增糧草負擔,也沒有輕易的進擊,最大限度的保證了部隊的安全,從而為自己可以如此從容的撤退打下了基礎。

可以說,蚩尤從戰爭一開始到結束,從未放棄過自己的主動,其他二國只能根據他的轉變而進行調整,這就是戰爭暴露出其他二國比較嚴重的問題,可能是中原長久的和平造成了這二國從上到下都是比較安逸的狀態,沒想到戰爭突然的降臨,被打的措手不及,反應不過來,但戰爭持續了一年,可以算作是一場時間跨度比較大的戰爭,中後期還一直想著防守反擊,卻是不應該,畢竟這裡是他們的主場,蚩尤軍雖然勇猛無比,但是客場作戰,總是要吃很大的虧的,這樣的情況下還沒能抓住時機給予足夠的威脅。看來二國之間的問題確實是很大的,這次戰爭都暴露了出來。

按理說,經過最初的不適應,總會有調整過來的時候,蚩尤軍的迅猛行動也只是在戰爭最初的階段,中後期也放緩了腳步,這對其他二國來說是多麼好的機會,但就是沒有抓住,其他二國也湧入了不少軍事天才,他們不會不發現這個問題,之所以沒能發動強烈的反擊,看樣子這些問題是比較嚴重的,或是根深蒂固的,不是靠一兩個人就可以改變的,讓敵人從容的來,又從容的走,中原大地如同自家的後花園,這二國的顏面蕩然無存,這也是蚩尤果斷撤退的又一層考慮。

對比之下,差距確實非常明顯,不說各自的統治力,單說君主的軍事素養,雙方就不在同一起跑線上,九黎部落做為東域之主,

實力確實非常強大,但久居中原核心地帶的姜氏有熊部落實力也並不差,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再加上被侵略的大前提下,兩國合作在一起,同仇敵愾,實力上要比九黎部落強出一大截,但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被對方打的節節敗退,根本沒有抵抗入侵者該有的戰績,拋開最初之時的反應不急,之後的戰爭的僵持階段應該不落下風才對,但事實卻是九黎部落想進就進,想停就停,一切盡在掌握中,哪怕是原地駐紮好幾個月,也是自己主動放棄進攻,而不是被對手逼迫的,雖然結果差不多,但這其中的意思可就完全不同了。

造成這樣的戰爭差距根本不是一兩個問題能夠解釋的,可能也有兩個地區不同的風氣造成的,首先看東域,多年以前便完成了名譽上的統一,但這之後,戰爭卻愈演愈烈,從蚩尤九兄弟一開始便是在底層掙扎,不斷的戰爭當中成長,建立起了功業,可以算是白手起家的典範,更重要的是他們在統一東域之後也一直並未安逸,東域地廣人稀,但其中的大小部落錯綜複雜,大部分都是根深蒂固的老牌勢力,而蚩尤能在這樣複雜的情況下逐漸脫穎而出,可見其豐富的軍事素養,戰爭雖然不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手段,但也算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手段,在這樣的環境下養成的習慣,自然會成為一種本能,逐漸的造就了現在強大的九黎部落,所以九黎部落的強大是體現在軍事上的,才會有蚩尤在東域那麼高的威望,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沒有安逸下來,一直窺視著中原的財富,希望有一天也能入駐中原大地。

反觀其他二國,情況便大不相同,首先說姜氏部落,在三國當中,它的實力可能是最弱小的,位置也是最差的,因為它正處於九黎部落和有熊部落的中間,又處於平原地帶,沒有什麼高山峻嶺可守,雖然有一條姜水貫穿,但也僅僅只能做為都城姜城的一道守衛,國中大部分的領土都是處於無險可守的尷尬情況,或許平時沒有什麼,土地肥沃,道路通暢,民間與其他二國之間的貿易也如火如荼的進行著,經濟實力非常強大,但豐厚的財富如果沒有強大的軍事實力支撐,就會變成別人眼中的肥肉,遭到對手的窺視。

中原確實和平了太久了,想當年姜氏部落的先輩也是從一個小部落慢慢發展到如今的地位,但後輩沉迷於先輩的成果當中,維持原狀,樂在其中,所以也就忽略了軍隊的培養,在他們看來,軍隊是一個耗時耗力的事情,不僅需要付出極大的物力財力,又沒有太大的作用,有些得不償失,從上至下都是這樣的想法,也沒有老百姓願意去艱苦的軍隊當中,除了常備的一些守衛以外,這樣大的一個部落,實力上在穩居中原第二大國的姜氏部落,竟然沒有強大的軍隊護衛,確實有些匪夷所思。

但事實就是這

樣,安逸了太久的姜氏部落根本沒有這方面的準備,根本也沒想到這個世界並不是只有他一個國家,自己不發展,那就只能被別人超越,懷璧其罪,自有別人來懲罰他,這種自大也必定會付出沉痛的代價,所以當蚩尤突然發動進攻之時,姜氏部落根本反應不過來,只能靠著本能的反抗,結果可想而知,不僅丟失了大部分的領土,連主城都丟失了,城中老百姓淪為奴隸,這麼多年積累的財富為他人做了嫁衣,若不是有熊部落相助,姜氏部落很有可能就此除名,這就是一個看似強大的部落背後的虛弱,不堪一擊,不過總算沒有被擊潰,知恥而後勇,經過這樣的打擊,姜氏部落總算反應過來,在新的駐地迅猛發展,朝氣蓬勃,但實力已經達到了三國中更弱的存在,短時間內不會有太大的做為。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若是姜氏部落能早日醒悟過來,哪會有今日之恥,或者君主再多點野心憑藉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強大的財力支援,那麼今日可能就是三國中實力最強大的存在,九黎部落根本不敢輕易的觸碰,現在好了,成了可有可無的角色,甚至成了有熊部落的附庸,一代大部落,一戰現原形,令人唏噓感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再說有熊部落,它的位置離得東域更遠一些,雖然也有直接連線的區域,但很早的時候,他們便安排上了要塞,將通路變成了最大的障礙,想從這裡過去,必須要付出極大的代價,所以蚩尤才沒有選擇這條通路,而是走了姜氏部落這條更容易的道路。

從這也可以看出有熊部落的認識,根本不是姜氏部落可以比擬的,強大並不安逸,時刻有危機意識,從東域逐漸統一開始便防備著對方的進攻,事實上他們猜對了,東域果然野心不小,這可能也不僅僅是危機感,警惕心,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國必備的平常姿態。

有熊城就是在防守最嚴密的地方,所以才能發展成為中原第一城,還是大陸第一城,中原的豐富物產加上強大的安全性,保證了其能平穩的發展這麼多年,逐漸擴大,不僅有了強大的財富,也有了保護自己的能力,所以有熊部落才能在這次戰爭中損失最小,全身而退。

在這三國來說,九黎部落因為身處東域,土地貧瘠,所以經濟實力上比較差,老百姓的日子也比較清苦,但其軍事實力是最強大的,以戰養戰的方式令士兵的戰鬥經驗非常豐富,可以說擁有大陸上最強大的軍隊,而姜氏部落恰恰相反,經濟實力最為強大,卻忽略了軍隊的培養,軍事實力最弱,老百姓沉迷於生活當中,缺乏鍛鍊,這兩國的缺點和優點同樣的明顯。

有熊部落就不一樣了,經濟和軍事同步發展,雖然不是最強的,但也都不弱,所以綜合來講,有熊部落是最強的一國。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