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目四望,眼見著池泊表面波光粼粼,似碎金、如爛銀,如音符般歡快地跳來跳去。觀此美景,夏曉數不由地回想起在東歧大學度過的那幾年時光……

距離東歧大學西南方向不遠處,也有一處人工景觀湖,時而湖邊漫步,時而湖中盪舟,有時候還能約著幾位精通數學的至友探討探討“妙微數理”的理論框架。

那時候的夏曉數充滿了蓬勃的朝氣,試圖組建一套比較實用的應用數學小體系,這是一套使用起來更加便捷、高效的實用性很強的新體系。

為此,夏曉數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當然,也交了不少相當不錯的學友。可惜,隨著研究力度漸趨深水區的時候,不斷有人選擇了退出,在他們看來,好點兒的職位、出國深造、難得一遇的商機……這些才是當下最應該為之努力奮鬥的目標。

大師兄尚鬱金曾經也是這個圈子裡的學友,後來,尚鬱金勸誡小夏,說他努力的方向似乎不大現實,建議小夏跟著他一起搞專案開發,先掙到足夠的研發資金再說。

在尚鬱金看來,“妙微數理”確立的標高過於理想化,區區十幾位數學愛好者,一沒專案資金支援,二無團隊實體作為依託,就憑幾臺普通計算機,一隻筆、幾頁演算稿紙還想出成果?

簡直是開玩笑。

尚鬱金有著更加實際的追求,於是,夏曉數眼看著就快畢業的那一年,尚鬱金選則了退出。

不僅如此,就連費教授也不大看好“妙微數理”的未來,在他看來,夏曉數的選擇方向說起來是研究數學實際應用的學問,跟物理專業也沾邊,但是,就夏曉數實際搭建的框架來看,它的理論性還是顯得太過明顯,非常接近於那種必須終身安坐“冷板凳”的純理論研究。

更何況,費教授認為這種研究似乎更加側重於高等數學的研究,而小夏本人的主修的可是物理專業,而且還是量子力學方面研究的後起之秀。

有一次,費教授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起這事兒來,他說夏曉數多少有些“不務正業”。

如此一來,“妙微數理”的相關研究就此停滯,最終演化為夏曉數一個人的“獨角戲”。

即便如此,夏曉數一直堅信自己的研究方面沒什麼大問題,只要假以時日,他一定會拿出象樣的理論建樹的。

這一天下午,校園西南角後湖湖畔,夏曉數一個人正在那兒琢磨自己畢業之後到底是留在東歧尋求進一步的發展呢,還是直接返回南歧市守在親人的身邊。

恰在此時,退休沒幾年的楊校長散步途經此地,看到夏曉數獨自一人正在那兒沉思,老校長笑著問了問夏曉數畢業之後的打算。

“正考慮回南歧那邊呢,跟親人們在一起,或許可以過得自在些。”夏曉數笑著回應道。

因為幾篇相當有份量的專業論文,楊校長發現“東歧大學”物理系居然有一位很有想法的青年才俊。

平時雖說接觸不是很多,楊校長一直暗中關注著夏曉數的成長,只是小夏自己一無所知而已。

“南歧那邊的數理研究學術環境非常一般,甚至可以說得上有些單薄,你是個非常有才華的學術秀士,我看好你的未來。如果你沒有更好的選擇的話,不如考慮考慮留校執教吧。費教授手上有個挺不小的研究課題,這都攻研了五六年了,一直鮮有進展,閒聊起來,他總說自己身邊缺少一個年輕點兒的得力助手,怎麼樣?到他那邊幫幫忙?等你那邊基本生活安定下來,我們再做進一步的打算。當然,你的學術研究方向我是非常看好的,雖說略顯冷僻,卻也有著相當不錯的發展前景。身處大學環境,做這種研究才方便些,認真考慮一下吧。”楊校長建議夏曉數留校執教。

“我這學歷有些低吧?有位師兄碩士畢業好多年了,現在還在圖書館那邊坐冷板凳呢!您這建議怕是有些難辦呢!”夏曉數壓根兒就沒考慮過留校任職。

“你跟他們不一樣,你有你的優勢。不如這樣吧,如果有意留校任教,你不妨正經八百地提出申請,至於批不批,那就是別人的事情了。大不了,最後這事最後談不成,你再打道回府唄!對吧?年輕人,這才剛剛步入社會,不要人為地給自己設限,就當給自己一個機會唄!”楊校長笑著勸解了幾句。

“那……好吧,我聽您的!回去我就寫申請,不過,估計人們都會笑我不知天高地厚呢!”說著說著,夏曉數自己倒先樂了。

“年輕人!有時候吶,臉皮學得稍微厚那麼一點兒,哈哈哈……當年,我就是因為臉皮太薄,這才吃了不少的虧。否則,我也不至於在理論研究方面一無建樹,如今想來,也是令人汗顏不已呀!你不一樣,我看好你的未來。”楊校長笑著鼓勵了小夏幾句。

“好吧,我聽您的!”

……

夏曉數的申請報告交上去沒多久,學校開始正式公示競聘標準和規則,夏曉數驚奇地發現,方方面面的條件,自己勉勉強強剛剛夠最低標準。

筆試、面試、答辯……

論文審驗、學術水平評定、又一輪專業面試……

最終,夏曉數成為當年物理系唯一一位留校就職的應屆畢業生,與他一起競聘的那些校內校外的博士生紛紛意外落選。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事後,訊息向來十分靈通的尚鬱金私底下告訴夏曉數,說小夏的專業學術水平評定分數竟然高達71分。

而那些落聘的一眾博士生的專業學術水平評定分數最高的才58分,他們當中甚至有人居然連一篇夠份量的專業論文都拿不出來。

就這樣,夏曉數開始在母校留任做了費教授的課題專案助理。

……

往事如煙,彈指間,夏曉數再次坐在池泊邊兒,只不過,此時的小夏已然落魄到倉庫小保管的地步了……

“算了!面對現實吧,安居魚鼓村其實也是一種蠻不錯的選擇。”夏曉數心下暗忖道。

在夏曉數看來,魚鼓村的人非常會起名字,就拿眼前這一處處的池泊來說吧。你說它們是水池吧,它是相對開放的,與河渠、溪流、井塘……都是相通相連的;你說它們是湖泊吧,水體面積卻沒有湖泊那麼大。

聰明的魚鼓村人靈機一動,略微變通了一下,就想出“池泊”這麼個名字來。

想想還真是有趣。

“嗨!不好好釣你的魚,一個勁兒在那兒琢磨啥呢?”正在這時,“信鳶”回過頭笑著說了夏曉數幾句。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