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十一月京城裡最熱鬧的是什麼,莫過於報紙的問世,每天清晨都會給大家帶來新鮮的話題,時不時的還揭露一些江湖騙子的騙術。

趙禎看到的是一個可以控制言論的手段,透過這種方式他能將自己的恩澤,寬容,大度傳遞給千千萬萬的老百姓,讓他們深切的體會到皇家對威儀和趙氏帶給眾人的盛世。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工部,兵部,戶部,刑部,吏部都在幸災樂禍的看禮部的笑話,禮部尚書梁適雖然在衙門裡發了好幾次火,但都無關痛癢,別人在嘲笑的時候,梁適不那樣想。

看起來報紙給禮部帶來了很大的衝擊,其實不然,直接受影響的就一家單位,御史臺,報紙讓御史臺處於了一個尷尬的境地,幾十個人的嘴堵不住天下悠悠之口。

對陸子非來說,報紙只是他在政治舞臺上表演的一個工具,用著順手那就持續用下去,效果不好,那換個辦法繼續,不是非要怎麼樣或者達到什麼樣的目的。

今天的大宋日報擺在了趙禎的辦公桌上,趙禎眉頭蹙起,似乎有些想不明白,他就對身邊的上官溫說道:“這小子果然是吃了雄心豹子膽,稅收這種問題都敢放出來讓所有人討論,一年只收一次稅,那國庫還不空了?”

上官溫說道:“要不奴才去請望北侯進來?文章是他寫的,想必他能給皇上一個滿意的答案,您問奴才不是對牛彈琴麼?”

趙禎說道:“皇后上次不是說了讓他母親也進宮來坐坐,今天時間正好,你去了順帶著給那小子說一聲。”

上官溫到了陸家,看到陸子非一身打扮就笑著說道:“侯爺這是算準了皇上要叫你進宮啊!”

陸子非說道:“上官大人請了,我肚子裡有多少墨水我清楚,這件事沒提前和皇上通氣,皇上沒大理寺直接抓走我都算好的,看到上官大人我的心就放下了。”

上官溫暗道,好一顆七竅玲瓏新,光從自己現身這一點他就判斷出自身的安危,和聰明人打交道就是輕鬆,說話也簡單。

“侯爺多慮了,皇上怎麼會讓大理寺的人來,這次皇上除了讓侯爺進宮外,娘娘還請老夫人也去和他聊聊天,侯爺還是儘快去安排一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陸子非早把皇后說的這事拋在腦後了,雖然可以拒絕,但是沒有好的理由啊!這相當於互相交好的兩家人邀請你去家裡做客一樣。

“你說什麼,皇后請我去宮裡?你是不是還沒睡醒說胡話呢?”

陸子非說道:“兒子怎麼可能在這種事上騙您,上官大人就在客廳呢?娘你快去換上你的誥命服,隨我進宮去,沒什麼大不了的,就是比咱家大一點,漂亮一點而已。”

陸離在邊上羨慕,但也知道這是兒子好不容易為他母親爭取來的,養兒為了什麼,不就為了這一刻麼?催促著夫人換衣服,他問兒子:“你走了弱弱,君翔和小萱怎麼辦?”

陸子非理所當然的說道:“您不是在家麼?一個大人還帶不了三個小孩?”

“我不行,弱弱和小萱還好,君翔是你娘一個人帶的,離了她誰都不行。”

陸子非急急忙忙的出來問上官溫:“上官大人,能不能讓我娘帶著我兒子,那小家夥離不開他奶奶,其他人降服不了?”

上官溫大笑一聲說道:“當然沒問題,小侯爺和雍王殿下一般大,兩個人說不定還真能玩到一起呢?帶著小侯爺娘娘會很高興。”

到了皇宮,薛凝帶著君翔去了會寧宮,陸子非則去了垂拱殿,今天不上朝,不然這個時候趙禎應該在紫宸殿。

“來了,坐,我為什麼叫你來不用我再說了吧!”趙禎用審視的口氣說道。

陸子非坐在椅子上,當然是半個屁股坐在上面,因為他怕趙禎叫他有什麼事他反應不過來。

“皇上是為了今天早上大宋日報上稅收的問題叫我來的吧!”

趙禎哼了一聲,陸子非回頭看了一下,原來斜對面的椅子上還坐著一個人,不過那個人看自己的目光好犀利,好像一口吃了自己似的。

那個人注意到陸子非的目光說道:“望北侯的名聲,事蹟我是聽過無數遍,今天遇見真人,果然如皇上所說,天大的榮幸啊!”

一個老者能坐在垂拱殿裡,那肯定是為數不多的幾個金字塔塔尖的任務,陸子非站起來行了一禮說道:“大人廖贊了,都是別人給面子,不知大人怎麼稱呼。”

不能說是老者,算是一個中年人吧!明顯的是保養的比較好。

“我叫張方平,暫居三司使一職,你那弟弟倒是和我那幼子玩的比較好,侯爺神出鬼沒,想見一次真是難,今天見著了,你就別想著跑了。”

張方平兇惡的語氣讓陸子非摸不著頭腦,他說道:“原來是‘計相’,小子在這裡有禮了,我好像沒得罪過您吧!有什麼不對的地方贖小子年幼無知,您宰相肚裡能撐船多體諒。”

趙禎笑著說道:“三司使可是找你好長時間了,你今天運氣不好,撞在他手裡了,可怨不得我,誰知道正好三司使也進宮有事。”

張方平說道:“我的事等會皇上說完稅收的事再說,稅收也屬於三司的管轄範圍,臣就做一個旁聽者,聽聽侯爺的高見,皇上不會怪罪吧!”

趙禎說道:“我沒意見,就看他本人有意見沒。”

陸子非苦笑道:“您二位一唱一和把話說完了小子還怎麼著,大家時間都寶貴,我們開門見山,當然我們現在討論的都只是一個假設,不能作為政策實行下去。”

張方平說道:“小子你也太自視甚高了吧!稅收可是體現一個國家穩定的具體表現,那有你想的那麼簡單,想實行就實行。”

陸子非說道:“那我就放心了,現在我提問,您二位回答,等會您二位提問,我回答,如何?”

趙禎和張方平都搖搖頭說道:“可以,你問吧!”

陸子非說道:“第一個問題,大宋現在的賦稅都有那些種類?特別註明,我問的是農

業稅。”

趙禎不假思索的說道:“現在大宋的農業正稅就兩種,一是夏稅,二是秋稅。”

陸子非說道:“不對吧!我在陝西的時候聽那些老農給我講,衙門每年都會去他們家徵收四到五次稅,和皇上說的兩種大為不符啊!”

張方平說道:“你說的這種情況我聽說過,那是地方上私自行動和朝廷沒有關係,當然我不否認朝廷也有責任,水至清則無魚,有些事皇上也管不著,這話我是當著皇上的面說的。”

陸子非說道:“計相的為人小子佩服,我覺著這種情況是可以改善的,朝廷若是變成一年只收一次稅,那麼下面的人也沒有那麼多名頭去壓榨百姓了,您二位說對嗎?”

張方平說道:“你這個一年徵收一次稅你以什麼為標準,現在夏,秋兩稅是根據一年的收成情況來定的,夏收不好,秋稅多收點,至少有個調節的餘地,一次徵收你想過農民的承受力沒有。”

陸子非說道:“計相說的不錯,一次徵收的缺點就在這裡,但也有彌補的辦法,每個巡查的人可以在巡查過程中據實報告,一次徵收比夏,秋兩稅的好處就是農民一次交完就不擔心再有人去他們家收稅了。”

趙禎感嘆道:“你的想法很好,就是有點想當然,實行起來困難重重啊!”

陸子非問張方平:“計相掌管著大宋的錢袋子,那大宋每年的收入肯定了然於胸,小子想問去年兩稅合計收到了多少錢?”

這可就真的是國家機密了,張方平沒有陸子非這麼大膽,他看向趙禎,意思是說還是不說。

“說吧!有什麼不能說的,這小子錢多到沒地方花,還在乎國庫那點錢。”

好吧!老大發話了,那就百無禁忌。

“去年兩稅到了國庫的總共是一千兩百多萬貫。”

陸子非一臉果然是這樣的表情說道:“小子沒算錯的話,一個州的農業稅一次大概就五十多萬貫,是這樣吧!”

張方平臉色不好的說道:“和你說的沒多少出人。”這個資料確實讓他臉上無光,一個州一年的農業稅一百萬貫,真的是少的可憐,要不是鹽,茶,酒,大宋這臺龐然大物都運轉不下去了。

“小子絕對沒有嘲笑的意思,一個州一年就這麼一點賦稅,說不過去吧!泉州市舶司今年前半年的賬目我看了,送到國庫裡的淨錢一千八百多萬貫,一年下來就是三千六百多萬貫,計相想過這個問題嗎?”

張方平看著趙禎說道:“皇上,您這就有點不厚道了,為什麼三司收到的賬目上只有不到一千萬貫?”

趙禎瞪了一眼陸子非說道:“張愛卿你也要體諒一下朕,朕家大業大,花銷也多。”

張方平說道:“這事皇上給另外幾位解釋去,小子你繼續說,我好像有點明白你的意思了。”

“小子能有什麼意思,過來過去就是丈量土地而已,就看皇上有沒有那個勇氣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