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蘇兒恭恭敬敬地接過,他看了看,書冊封皮上寫著拈花指三個字,劉蘇兒隨手翻開,只見這本秘笈上不但記錄了八十一招拈花指的招式,而且每一招都配著相應的內力心法,還有一些塗抹之處,想來雪見禪師記錄這本秘笈之事,或者還有些疑慮之處,比之其他武功秘籍的整潔,頗顯得糟亂了些。

渡劫禪師說道:“以你現在的武功,先不要去看這套指法的內力心法,先看招式,或者你能有些不同的領悟。”

劉蘇兒說道:“師叔祖高看我了,據說當年雪見禪師為了給這些招數添上內力心法,花費了十年的功夫,徒孫恐怕就是在少林寺待上一年,也未必能夠摸到這套指法的皮毛。”

渡劫禪師並不覺得劉蘇兒實在謙遜,反而點了點頭:“不錯,一套武功的創制,何其艱難,向這種已成體系的武功,都是窮一派之力,數百年無數人的心血經驗,不斷進行改進,才能有這完整的絕技,當年雪見禪師乃是和對方相鬥了三日三夜,和這門功夫的正主比試了不知多少招,這才透過對方的出手,有了對這套武功的領悟,所以他在自創內功心法之前,已經有了一個譜,而你對此功夫一無所知,所以讓你對著招數融入內力,怕是更加為難。”

劉蘇兒說道:“師叔祖說的是,若是對著一套花架子的招數,就能琢磨出這套武功如何運勁,如何將內力配合到招數上,那就不是人而是神仙了。”

渡劫禪師說道:“話雖如此,可是凡事都有例外,所謂有緣指的便是如此,說不定你跟這套指法有緣,很快便能領悟出相應的心法也說不定。”

劉蘇兒失笑道:“師叔祖是否太過於抬舉徒孫了?適才我見到空泥師叔,他的拈花指法在我看來已經到了極高的地步,我一無根基,二來也從未練過指法,哪會有什麼緣分?”

渡劫禪師說道:“你是誤解空泥了,你看他那一手凌空點破窗簾,覺得這一招就算是你內力如此充沛,也無法做到,是也不是?”

劉蘇兒點了點頭。

渡劫禪師又問:“你一向以寺門為重,為何這次卻推脫囿於門規所限?”

劉蘇兒解釋道:“少林寺有難,徒孫拼命都行,只是這次卻不是拼命就能做到的,我若是冒然答應相助的話,只怕非但不能給寺裡帶來什麼幫助,反而會為寺裡丟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渡劫禪師說道:“空泥的一手拈花指,已經練了多年,並非是臨時起意,所以指力精純,就連我也做不到,這的確是當年雪見禪師自創的陰柔內勁,並非原來的武功心法,只是現在有人找上門來,咱們又的確理虧,就像是偷了別人的荷包,就算沒偷荷包裡的銀子,只將荷包拿走,也算是偷,後來荷包裡裝了自己的銀子,人卻說這荷包帶銀子都是他的,這也不對,咱們就是要在對與不對之間,尋找一種解決的辦法,拈花指法是雪見禪師十年心血所繫,又位列少林十八門神功之一,咱們就算理清了,承認荷包是別人的,裡面的銀子是自己的,也說不過去,畢竟少林寺的聲名太大,寺裡上千子弟,寺外更是無數和少林有牽扯的門派在託舉著,誰都不敢輕易將其放下,否則江湖中就會動搖了了名門正派的根基。”

劉蘇兒這才明白,為何少林寺非要接下這個挑戰不可,往年來到寺裡的人,十人中倒有八人比試不成,那都是少林寺畢竟是座佛門重地,不是打架鬥毆的擂臺,知客僧再加上寺裡長者的諄諄告誡,大多能夠打消前來挑戰之人的意思,好生勸了回去,而要是遇到極為難纏的,也都會在無意中露上兩手,不戰而屈人之兵,所以少林寺原本可以不去接下這個挑戰的,怎奈此事確實理虧,也就無法氣壯地拒絕。

渡劫禪師接著說道:“合寺的人,所練的都是陰柔內勁,那石碑上的指力我也去看過,確是陽剛內力無疑,所以當年雪見禪師並非不知拈花指原本的功夫是走得陽剛路子,他窮十年之力,不是少林內勁不合,或者是因為內力太過相和,所以雪見才會花上這麼久的時間,另創一套陰柔內力心法予以配合,就是加以區分。”

劉蘇兒說道:“既然如此,正所謂以柔克剛,咱們未必會輸於……”講到這裡,劉蘇兒自己就醒悟過來,及時住口,他原本的意思是少林寺的拈花指法未必會輸給對方,但他立刻想起對方在這套指法上的造詣,所以一時說不出話來。

渡劫禪師說道:“誰都能看出,來者不善,下挑戰書的人若是比別的功夫,少林寺也不會擔心,就算輸了,於少林名譽也並無多大損害,就如那慕容寒山若是來咱們少林寺比劍,咱們實不是其對手,就算傳揚出去也沒什麼問題,別人也只會說上一句少林寺的劍法雖非天下第一,但還有無數絕招可使,如若慕容寒山和咱們比試拳腳功夫,比試鞭法棍法暗器,就未必是咱們的對手,可是這次事情不同,所以咱們必須要從指法上下手,方能解決。”

劉蘇兒說道:“說了半天,咱們修煉金剛指的師兄們,師叔伯們,所用的內力再陽剛不過了,為何不能將其運用在拈花指上呢?”

渡劫禪師說道:“因為這兩種功夫根本就是不同的,等你回來練過拈花指你就明白了。”

劉蘇兒說道:“想來這套指法的陽剛之力,是有特別的心法將內力集中於指尖,並將其做到了極致,且挑戰之人在這套武功上最少習練多年,既然如此,我又怎有勝出的機會?”

渡劫禪師說道:“孤陰不長孤陽不生,依我看,想要勝過純剛之力,單用陰柔內力也不成,要陰陽融匯,說不定便有了一線生機。”

劉蘇兒一臉疑惑:“師叔祖說得太玄了,近乎道,恕徒孫一時難以理解。”

渡劫禪師說道:“此事本就是需要自己去體會,我也看了看這本拈花指,隱隱約約覺得如此,行了,一會吃過晚齋,你就留在這裡揣摩一下這套拈花指法吧。”

此後的一個多月裡,劉蘇兒就留在藏經閣中,除了吃飯睡覺外,一直在練習這套指法的招數,卻故意不去看雪見禪師自創的內功心法,在修煉的過程中,劉蘇兒的確有了不少心得。

從第一招佛祖說法,到最後一招拈花一笑,劉蘇兒都練得純熟無比,在渡劫禪師的指點下,劉蘇兒將自己的內力逐漸融入其中,可是別說用手戳石碑,就算是戳木樁,也是被反震得手指生疼,只勉強能夠戳破一層樹皮,不過劉蘇兒不但不感到失望,反而心中似乎透露出一道曙光。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