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從趙鵬的辦公室出來,梁晶有些失落:“葉先生,我們似乎沒有必勝的把握。我知道秦氏集團實力很強大,他們的人脈關系,延伸到社會的各個角落,比我們更強。李先生說,這一次全部的重擔壓在你肩膀上,你能承擔起來嗎?”

葉天微微一笑:“那是當然!我的理想就是為金陵修建最好的地鐵,保證質量,暢通無阻。”

兩個人沒有立刻回臥龍山,而是找了旁邊的一家咖啡廳坐下。

梁晶拿出一份地鐵規劃圖鋪在桌上:“葉先生,按照我以前的經驗,任何一個城市進行地鐵規劃之後,至少經過十遍改動。現在只是第一稿,後邊還有十個不同版本。總之,一開始的路線和最後修好的路線相差很大,這就帶來一個問題,就是直接影響一個城市房地產的價值。我曾經試著預測金陵的地鐵走向,但根本沒有效果,你有什麼想法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金陵地鐵的未來只有葉天知道,重生之前地鐵已經開工九條,所有的路線都已確定,不可能更改。

也就是說,那就是地鐵最後的定論。

葉天看著地圖,現在的路線,距離最終修好的結果偏差巨大,尤其是三號線,完全偏離位置,向北平移了兩公裡。

這種情況下,對於城市的房地產價值影響太大了。

“葉先生,你不說話,難道不同意我的觀點?”

“梁小姐,我當然同意你的觀點,但我不知道你的想法,我們預測地鐵的修建方向有什麼作用?”

“葉先生,當然有作用,地面上的房產價值的高低,完全由地鐵決定。每一座地鐵站附近一千米之內的房子,受影響最大,二千米之內的房子,升值幅度較小。假如我們精確的預測到每一個地鐵站的位置,就能在附近提前佈局,從房地產上賺一大筆錢。地鐵反而成了副業,它的利潤是可以計算清楚的,房地產的隱形財富才是我們的追求。”

葉天沒有多說,面對梁晶這樣的美女,他不會像趙鵬那樣失態,而是保持微笑,不動聲色。

“葉先生,你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假如能夠預測地鐵的佈局,我們就領先於別人。”

葉天笑著反問:“為什麼你總覺得我能夠預測地鐵的未來?我可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梁晶上下打量著葉天:“葉先生,我久聞大名,如雷貫耳。他們都說只要你參與的專案就一定能拿下,而且獲利豐厚。你身上彷彿有某種特異功能,能夠看清問題的關鍵。所以,我覺得咱們兩個在一起,如果你肯開誠佈公的話,一定能夠告訴我,這些地鐵的線路,會不會變成真的?”

“梁小姐,正如你剛才所說,地鐵一開始的規劃圖,跟最後的成品圖相差很大,任何人想要預測結果都太難了。就連那些做決策的工程師,都未必知道將來地鐵如何修建。”

梁晶失望了,收起地圖放進包裡,默默的喝咖啡。

過了足足十分鐘,梁晶再次打破沉默:“葉先生,你能不能告訴我,對這次的專案能否拿到?有沒有把握?”

葉天實話實說:“既然是這種公開的招投標,計劃沒有變化快,也是最正常的。我們回去靜待訊息。我相信,趙主任有了事情一定會給你打電話。”

梁晶笑起來:“葉先生說笑了,我只不過剛剛來到金陵,對方怎麼肯這樣給面子?”

葉天早就看出來,梁晶天生麗質,一照面就讓趙鵬情不自禁。

李先生使用這麼漂亮的女孩子,做專案總監,用意非常明顯。

漂亮的女人本來就是一件武器,逢山開路,遇水疊橋,無往而不利。

梁晶既有容貌又有頭腦,簡直是。

葉天和王晶回到臥龍山,王寧跟著朱振海過來見他。

王寧不敢說話,朱振海先做了開場白:“葉天,王寧告訴我,他知道一個商機,能夠彌補,如今各個專案停滯帶來的經濟損失。”

“王寧,你有什麼話趕緊跟葉天說吧,真正的商機就得抓緊時間,我們不能磨蹭了。”

王寧開口敘述,他說的正是葉天想的,地面附著物的價值問題。

“葉天,我們現在考慮地鐵的走向,地鐵站的分佈,如果能提前注資,購買那些拆遷紅線以內的房產工程。等到拆遷開始,一定能夠獲利巨大。”

朱振海皺著眉:“王寧,之前聽你說這個問題,我知道肯定很賺錢,投資對了,那些物業的價值至少增長五倍。可是你回答我,怎樣才能預測地鐵未來的走向?我們知道這樣做,難道其他人都是傻子,不會跟進嗎?”

他們兩人的手上,一人拿著一份地圖,都把九條地鐵線標識出來。

現在,這份報紙整個金陵人幾乎人手一份。

他們關心金陵地鐵,就像關注自己的人生大事。

親戚朋友見面,討論的是這件事;在單位上班,還是這件事;甚至出外聚餐、領導講話,都跟這件事有關,這就是金陵最大的城市熱點。

葉天連連點頭:“朱老師,王寧,你們說的很對,別人就是會眼紅。但我們要想搶佔商機,就要跟別人不一樣,現在坐在這裡預測一下,哪條地鐵路線的改動比較大?咱們做個準備,立刻集資購買那些物業,爭取將來成為優秀的包租公。”

他很清楚,變化最大的是三號線。

所以,那條線兩邊,就是找出商機的好地方。

他從地圖上,把三號線重點加黑,然後直接回家。

他沒有繼續討論下去,在那裡浪費時間,不如回來想想,究竟怎樣才能推陳出新。

葉大勇和劉萍也在討論這件事,所有的鄰居們,都把金陵地鐵當成第一話題。

葉大勇和劉萍,還一度因為葉天的新聞,成了焦點人物。

“葉天,你既然回來了,鄰居們想過來拜訪,探討一下三號線的問題。那條地鐵橫穿城區,應該是老百姓最關心的。”

葉天本想拒絕,劉萍補充:“你現在是整個小區的名人,他們有了事情都願意來問我和你爸,但是答案都不滿意。如果你知道一些新訊息,就告訴他們,讓他們有所準備。”

“媽,他們想準備什麼?”

劉萍解釋,葉天才明白,原來這些人竟然集資,湊夠了二千萬,想要去購買一座大廈。

只要大廈是在拆遷範圍之內,現在買下來,很快就會升值。

拿到拆遷款,到時候平分拆遷款,再買房子、再操作同樣的事情。

他們認為,這才是專業的投資家應該幹的。

葉天驚詫的同時,直接告訴葉大勇和劉萍:“千萬不要冒這種風險,別人集資是他們的事,咱們永遠不參與這件事。”

葉大勇急了:“為什麼不參與?人家購買物業,將來拆遷升值,難道我們白白看著嗎?連你大舅都參與了。”

“爸、媽,絕對不要參與這種事,你們現在看到的地鐵路線圖,根本不是最終結果。今天我們在公司裡研究了一天,仍然得不出結論。你們千萬不要摻和,將來引火燒身,哭都沒地方哭去。”

葉天和爸媽產生了爭論,兩人看見葉天說的這麼堅決,只好作罷。

吃完晚飯,有兩位鄰居過來串門。

看見葉天,他們立刻問起了商業投資的事情。

葉天謙虛的說:“我不知道,這方面情況一點都不懂。大家還是根據自己的感覺去做吧,耽誤了發財的機會對誰都不好。”

兩位鄰居沒有意識到,葉天是在說反話,反而沾沾自喜的,說起了自己的投資理念:“投資就是投機,機會來臨的時候,風口上的豬也能飛起來,機會消失了就都完了。”

既然他們能懂這麼多理論性的知識,在金錢面前應該不會迷失。

但結果卻令人大失所望,他們還是希望集合眾人的力量,購買一棟物業,到時候拆遷賺錢。

“你們有沒有想到,如果拆遷拿回來的補償款,還不夠你們投入的本金,那該怎麼辦?

“嗯——”

兩個鄰居,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

在他們的思想意識中,只要投進去穩賺不賠,大不了還剩下一間房子。

他們想的太少,對這件事期望值太高,認為投進去肯定賺錢,世界上沒有那麼肯定的。

就像現在,連葉天都不敢保證購買了物業之後,接著能夠升值。

總而言之,他不允許葉大勇和劉萍參與這件事,一分錢也不要投。

不然,這些錢都拿不回來。

葉大勇仍然像以前一樣,他覺得跟著鄰居們一起前進,肯定沒問題。反正就是在金陵購買一棟物業,走各種正常手續,不會產生任何糾紛。

最後大家協商解決,拆遷之後把利益均分。投資越多,收穫越多。

他覺得,只有一個月的時間,既然賺錢就要冒風險,大家瞻前顧後,所有的商機轉瞬即逝。到時候哭都哭不出來。

這個插曲並沒有打消葉天的前進熱情,他回到臥室,不動聲色開始查閱金陵地圖。憑藉著自己的記憶力,把地圖勾勒在上面。

這種商機只有他能知道,而且非常準確,幾乎不差分毫。

按照這條線,去搞定地面上的附著物和老樓盤,將來拆遷,一定戰無不勝。

金陵的老百姓對於地鐵的熱情,還是包含了樸素的思想,他們最大的渴望就是地鐵給金陵帶來改變,也並不全是個人的得失。

像葉大勇和劉萍這樣打自己的小算盤,不過是在社會發展的大潮流中一朵小小的浪花,他們把自己的家庭命運綁在社會發展的戰車上,一直向前,這種主動參與的意識,才讓社會有了生命力。

葉天知道三號線的走向,就能感覺到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地鐵規劃線路剛剛出爐,老百姓就信以為真,奉為圭臬,這肯定是錯誤的。

但他並不嘲笑葉大勇和劉萍這一類人,畢竟他們的資訊就來自於報紙。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