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又開了一天會,討論了各種發展的規劃,特別是他們對於劉之一所作出的規劃的理解,以及他們的計劃,劉之一大致還是同意了他們的要求,現在吉普還沒有達到自給自足,如果後期大切諾基和牧馬人的銷量能夠有所增加的話,基本就可以自給自足,研發方面不需要投資公司再投入太多,技術積累是需要時間,想要成為全球比較頂尖的車企,必須擁有更多的技術積累,然後厚積薄發,創造出有特點的產品,才能夠推動市場的發展,劉之一屬於技術宅,比較迷戀技術。

會議結束,劉之一和特納一同前往牧馬人的測試地,那邊有專門測試場地和戶外測試地,盧比肯小道就是其中之一,劉之一其實挺好奇的,他還沒有去過盧比肯小道,不知道這十來公里的路為什麼很多量產車都過不去,他更感興趣的是公司為了他特別設計的測試車,送給他玩的,採用的是全新5.7升V8發動機頂級配置的盧比肯車型,為了準確的測試結果,同樣採用簡配版和高配版一起測試。

特納特別介紹了他們增加的一些配置,因為是硬派越野,所以在電控四驅的技術上做了更加深化的改變,大量的採用機械設計,保證在動力傳動上更加高效穩定,劉之一還是挺高興他們做出的改變,當然市場給的反饋他們也做了改進,特別是質量方面,因為產品有些特別,所以在改動上特意向著更加硬派的方向發展,他們不可能和賓士的G級相比,在豪華的程度上,肯定不是對手,但也為越野車增加了更高的舒適感,增加了更多安全的配置,包括頂配的多方位攝像頭,坡度顯示,翻坡安全檢測,海拔氣溫顯示,以及防側傾重垂技術,可以爬更大的坡度,以及側傾時候的更高坡度。

對於這些東西劉之一還是很滿意的,看著劉之一高興的樣子,特納知道劉之一對他們的工作還是聽認可的,今年的獎金應該沒問題了,因為兩款車型大賣的原因,已經發了一次獎金,只要牧馬人順利上市,他們第二筆獎金也就不遠了。劉之一對於獎金這些東西不太在乎,只要能夠做出滿意的產品來,多給一點獎金會讓這些研究人員更有幹勁,加上考核公平的話,會讓人更加有創造力,其實研發人員比起生產部的人更加有激情,他們喜歡挑戰,在完成目標的時候找到榮譽感,同時給了應發的錢,他們需要的是榮譽和金錢上的雙重認同。

飛機落地,同樣有車過來接,送到了專門的酒店,劉之一先休息,第二天才會在內場進行測試,他也很累,連續的開會確實挺傷身體,劉之一雖然年輕,但也感覺自己的身體有些扛不住。

第二天一早,有車接劉之一直接到研究所的測試場地,這些都是買下來做了改造的場地,這些在中部地區的州也花不了

多少錢,美國是人少地廣,大量的人口集中發達的城市,這裡人口並沒有那麼密集,這個研究所在這裡是主要的產業,為了保護研究所的安全,劉之一每年為研究所繳納的稅款還是不少的,還僱傭了不少安保人員,保護他們的安全。

停在場地上的車有六輛,其中最顯眼的是劉之一的,他的那輛是唯一一輛軍綠色,上面寫著大大的V8,這是超強動力的表現,其他採用的的都是4.0以下,包括2.8T柴油發動機的車型。

和幾個測試人員見了面,然後由專業的測試人員講解了開車時候需要注意的地方,劉之一聽的特別認真,雖然他會開車,但像牧馬人這種硬派越野,他還未嘗試過,對於硬派越野也是模糊的概念,在他的記憶中還沒有經歷過特別難的路面,等到所有的安全和操作講完,其他的測試人員先出發了,劉之一跟著特納他們來到自己的車旁邊,聽著他的講解,為了展現他們車型的特點,將最小離地間隙直接增加到245mm,普通車型還是採用常規的215mm,只有高配車型才會採用高離地間隙,因為身高的原因,劉之一感覺自己上車都費勁,旁邊的試車員和劉之一一起上車。

“老闆,玩的愉快,不過你需要做的是將這輛車完全的拆掉。”特納笑著說道,上次在TopGear就是這樣的,這算是一個玩笑,劉之一點頭,他其實還挺想那幾個人能夠折騰一下,折騰的越是厲害,車反而賣的更好。

劉之一按照試車員的提示,調節座位,安全位置,安全帶,驅動方式選擇,因為是頂配版車型,全時四驅系統,為了獲得更好的汽車駕駛效能,普通路面是大跑道,有著一定的斜度,可以讓車在上面快速的開起來,繞著整個場子轉圈,測試車的懸掛反饋等效能,他的這輛車同樣的有測試的傳感器和攝像頭。

車的速度慢慢的起來,劉之一感覺這大排量車的加速確實很快,因為是低轉高扭的原因,越野車也不可能擁有效能車的加速,不過已經很快了,一段長跑道,加速度應該在8秒左右,這已經快的讓劉之一有些害怕了,全速起來,然後-進入到斜坡道路,這裡可以進行高速行駛,還能夠保證加速的效能。

動力源源不斷,給了劉之一很大的信心,在前兩圈的適應之後,劉之一已經基本適應車的效能,慢慢的速度越來越越快,速度提升,動力還能夠做輸出,因為要高速行駛,所以車採用的是運動檔,方向盤更加沉重,這是劉之一特別要求的,高速行駛的時候必須保證方向盤不容易被輕鬆拉動,以免發生更大的危險,這是開車的一種安全保護,當然還要具有一定的麋鹿轉向的效能。

隨著測試的越來越深入,劉之一覺得技術部還是用了心的,比起網

絡上的人提出來的那些問題來看,這車已經改進的符合要求了,“這個懸掛系統是特別調教的嗎?我感覺車身好像往下落了一點。”劉之一問道。

“是的,為了高速行駛的穩定性,車會受到風阻的壓力,在這個小範圍內,車身的離地間隙會自動變小,經過多次測試,在車高速行駛的時候,只要速度超過一定的限制,車身就會因為受到風阻壓力和機械應力自然調整,這個時候的離地間隙要比最小離地間隙還要略微低一釐米左右,按照要求,我們重新進行了車型的外觀設計,特別是風阻系統的測定,已經降低很多。”試車員說道。

高速效能和剎車效能都還不錯,剎車可能在42米左右,已經基本滿足要求,畢竟是高速行駛的越野車,重量在那裡擺著,比起指南者等車38米左右的成績確實要差一點,不過也不錯了,在重力剎車,或者急剎的時候,車身會有一定的抖動,這是慣性的原因,雖然屁股感覺有些抖動,但最終還能夠穩定下來,連續測試剎車熱衰減的結果還行,下苦工和不下功夫就是不一樣,希望這些人和自己一樣是真正的喜歡越野車。

後面的是泥濘路面透過性測試,有大概一米左右的水深,這車的最高涉水深度也就是一米一,劉之一按照試車員的要求開啟了低速四驅,然後駕駛進入到了泥濘的水中,立刻感覺到很大的阻力,行駛的難度加大,而機械差速鎖的優點立刻體現出來,快速的反應,而且機械傳動的效率很高,很快四個輪胎都有了動力,可以推動車的前進,加上大排量的力量,一股猶如蠻牛般的力量將車拉出了泥濘,車會有側滑的情況,按照試車員要求打方向,控制車身的穩定,很快就透過了,高坡測試,炮彈坑其實都沒有什麼難度,不過速度都很慢,慢慢的透過,而高坡測試中,高配車的效能立刻體現出來,用於計算翻坡之後的坡度可以讓駕駛員慢慢的控制自己的速度,透過高坡,車的透過角是很大,兩門版的軸距很短,很容易控制車的速度,這個時候車也是經過特殊的設計的,有著低速執行的控制按鈕,可以將速度控制在一個很低的數值,也可以自己控制,兩種方式都很方便。

車身在炮彈坑中的大的扭動,車身的剛性還能夠保持住,落地的時候很快,但彈簧先快後緩的表現很好,如果採用加氮氣的懸掛的話,可能會更好,這個時候懸掛要比平時更硬一些,劉之一能夠感覺到路面清晰的反饋,車內的靜音也控制不錯,裡面越野工學設計的座椅也相當不錯,很軟,適應長期駕駛,密封性做的也很好。

基本的測試持續了一天,行駛的感覺很不錯,不過他也發現了一點點的不滿意的地方,如果再做改動,這輛車就可以送到國內讓他使用。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