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如此,是由於當時沒有輕質量的發動機,因此凱利當時進行自帶動力的飛行夢想無法實現。1857 年,已經 82 歲高齡的凱利知道自己所剩的時日無多,仍在努力設計輕質量的發動機,但終無所成。

所幸的是,凱利對自己的研究工作都有詳細的記述,特別是留下了《論空中航行》的論文,成為了航空學的經典。

在這篇論文中,凱利明確指出升力的機理與推力機理應該分開,人類的飛行器不應該單純模仿鳥類的飛行動作進行飛行;而應該用不同裝置分別實現升力和動力,這為飛機的發明指出了正確的道路。

凱利去世大約半個世紀之後,美國發明家萊特兄弟,即奧維爾·萊特和威爾伯·萊特實現了他的遺願——自帶動力的載人飛行。

奧維爾·萊特在 1912 年時講,他們的成功完全要感謝凱利這位英國紳士在 100 年前寫下的飛行器的理論。

他說到,“喬治·凱利爵士所知道的有關航空的原理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直到 19 世紀末,他所出版的作品毫無錯誤,實在是科學史上最偉大的文獻。”。

而他的兄弟威爾伯·萊特也說,“我們設計飛機的時候,完全是採用凱利爵士提出的非常精確的計算方法進行設計計算的。”。

萊特兄弟可以講是研製飛機的先驅中最幸運的兩個人。他們出生得足夠早,以至於飛機還沒有被發明;當然,他們出生得也足夠晚,以至於凱利的理論和奧托的內燃機都已經為他們準備好了。

更幸運的是,原本比他們更有希望最早製造出自帶動力、固定機翼飛機的德國發明家奧托·李林塔爾在一次試驗中不幸喪生了。

李林塔爾是世界上最早實現自帶動力滑翔飛行的人,他的工作對萊特兄弟非常有啟發,而他的事蹟也激勵著這兩位美國年輕人的工作。

今天,依然有很多德國人認為是李林塔爾最先發明了飛機,柏林的主要機場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講,萊特兄弟只是比李林塔爾命好。

試想一下,如果凱利當時已經有了輕型、大功率的內燃機,他即使不能像萊特兄弟那樣發明飛機,至少也能前進一大步。

凱利的遺憾只能說他早出生了半個世紀,相應的技術還沒有準備好。而萊特兄弟就幸運得多了,他們生逢其時。

而這就是無論怎麼努力也無法改變的。

既然如此,已經不能改變的事實,何須在它上面一次次浪費自己的精力呢?

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強調,人出生的時間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們的命運;全世界 1/5 最富有的人,都生在 1830-1840 年的美國,因為他們趕上了美國的工業革命。

東漢的許劭評價(年輕時的)曹操說,“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

曹操後來趕上亂世,於是走了梟雄的道路。可以想象,如果曹操生在漢光武帝的年代,他可能會選擇走能臣的道路,因為那時候當梟雄是作死。相反,到了東漢末年如果曹操想當能臣,也是作死。

人出生的時間當然無法選擇,不過可以到哪座山唱哪山的歌,時代需要我們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

命不可改變,運可以就好了。

而自己,出生和童年已經是既定的事實了,能夠掌握的也就是運了。

在這一瞬間,楚麗華突然渾身一輕,有一種飄飄然的感覺。

她知道,她“重生”了。

因為,跟她一樣出生在沒有教育背景的農村家庭的孩子不在少數;擁有這樣“偏心”父母的孩子也不在少數;甚至,視力不好的孩子,同樣不在少數。

自己,只是同時佔有的專案多了一些而已。

但是,難道就該這樣下去嗎?

同樣的,萊特兄弟出生的那個時代,是最好的時代了吧?但是為什麼只有他們發明了飛機呢?

雖然很多人(和他們後來的同胞)都在爭奪飛機的發明權,不過,發明飛機的榮譽還是應該給予萊特兄弟。

因為他們不僅讓人類第一架自帶動力、固定機翼的飛機飛上了天,而且解決了飛機的控制問題,更有意義的是他們發明了一整套進行設計和改進飛機的方法。

飛機的發明最關鍵的技術分別是解決升力、動力和控制這三個難題;其中升力問題被凱利解決了,動力問題被發明內燃機的奧托解決了,但是控制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

在萊特兄弟之前,包括李林塔爾等人都試圖靠飛行員用身體的姿勢控制飛機的平衡和飛行的方向,這其實是很難做到的。

萊特兄弟是從控制風箏的方法中得到啟發,從而發明了飛機控制機翼的操縱桿。

為了不斷地提高機翼的升力,並且改進飛機的作業系統,兄弟二人打造了一個風洞(以人工的方式產生並且控制氣流,用來模擬飛行器或實體周圍氣體的流動情況),進行了大量的試驗,其中為了改進機翼就嘗試了 200 多種翼形,進行了上千次的測試。

此外,他們對於如何控制飛機平衡、俯仰和轉彎等航空操縱進行了大量的試驗;因此當他們設計的第一架飛機升空時,就已經很好地找到了保持橫側穩定的方法,並且基本上解決了飛機的操縱性和穩定性的問題。

並且,萊特兄弟非常注重飛機設計在理論上的正確性。他們二人雖然是自學成才,但是系統地學習了空氣動力學,有著紮實的理論基礎,而且做事情非常嚴謹。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兄弟二人後來發現了李林塔爾在計算升力時有誤(多算了 60%的升力),並且進行了修正,之後又透過實驗進行了驗證。

這是他們能夠成功而李林塔爾失敗的重要原因。

萊特兄弟生性謹慎,他們不做足試驗是不肯試飛的,而且即使試飛,也要先進行無人駕駛的試飛。

為了試驗飛機的轉向控制,萊特兄弟在 1902 年進行了 700-1000 次的滑翔試驗。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