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有短暫的沉默以後,就說沒什麼事就掛了。

楚麗華如負釋重,這次,聽著語氣似乎沒有那麼生硬了。

是個好的開始。

第二天,楚麗華上網查查新疆有什麼好玩的節目才發現,人家不是在這個時候過年。。。

人家的是在3月21號春分左右開始到清明結束,對於他們來說,那才是正宗的春節。

這個漢族的春節,他們不怎麼重視。

好吧,那就繼續小院集合,為自己重見光明做治療吧。

今天,劉星霆也跟著一起來了,雖然是產科醫生,但並不妨礙大家對他的醫生身份的認可。

不少人都上前把自己的症狀和有所改變都告訴劉星霆。

楚麗華看著劉星霆耐心的和大家一一解釋,不由得佩服他的記憶力。

他也就是在跟自己說的時候查過一些資料,現在居然如此流暢地給大家解疑答惑。

有劉星霆坐鎮,大家的信心更足,效果也會更好。

一直到了飯點,大家才散去。

楚麗華走到劉星霆跟前,“劉星霆,謝謝你!”

劉星霆揉了揉臉,“楚楚,以後可以這樣叫你嗎?”

——“啊?”

劉星霆淺笑,“我發現,我越來越喜歡你的做事方式了,我親自來到你這個俱樂部才發現,你真的是用心良苦啊!”

——“我也是深受視力之苦的,所以,我當時才會在自己有效果的時候,不予餘力的給他們推薦。這些東西都是蘭芝贊助的。她才是真正的大善人。”

劉星霆搖頭,“她確實不錯。不過也是命好,才能給院長生孫子。估計拿到不少補償款呢。”

——“我們不說她了,辛苦一上午,請你吃飯啊!”

——“別跟我這麼生分啊!要不回去你給我做?”

楚麗華尷尬大笑,“如果我跟你有仇,我一定給你做飯吃。我做的飯,那簡直就是形容不來啊!”

——“我看你進廚房的樣子有模有樣的啊!”

——“哈哈,我就會煮粥煲湯之類的,別的炒菜啥的,就一個慘不忍睹,無法下嚥。”

說笑著,兩人回去了。

一會去,楚麗華對青雲飛真是特別愧疚,自己去做核桃灸了,家裡三個孩子全都要他操心。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雙胞胎至少還是他的孩子,小七……

對青雲飛的感激和愧疚,讓楚麗華都有些不敢面對他了。

自己其實真不是個合格的媽媽,總是因為俱樂部的事情不在孩子們身邊。

孩子三歲之前的陪伴,非常重要,為什麼自己曾經對父母就如此抱怨,而自己卻……

想想,父母那時確實沒有多餘的精力來照顧自己。

小芳還小,帶在身邊也不佔地方。

楚麗華,你真的應該不要去計較那麼多了。

你也知道了,父母就是會對小的偏愛,他們沒有教育背景,沒有這方面的朋友,他們覺得自己那樣做事正常的啊!

雖說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明顯手心比手背肉厚實,而且還抗疼。

這是否說明自己運氣不好,或者命不好當了手背呢?

沒有遇上懂教育的父母,出生順序是老大……

運氣是機率問題,那命呢?

怎樣才能命好呢?

要想命好,首先要認識命的重要性,要信命、認命。信命是知道自己有所不能,認命則是不超越命運給自己劃的線,孔子講“不逾矩”就是這個道理。

那就是說,出身好壞只是運氣,並不等於命。

那麼什麼是命呢?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

對楚麗華來講,或許,命是環境因素和我們自己對未來一輩子走向劃定的兩條線——一個人的人生軌跡走不出這兩條線。個人的努力、運氣等不過是讓人在這兩條線之間作微調而已。

環境的因素不能忽視,生逢中國改革開放的人,就比生在一百年前的人幸福;生在宋朝,就比生在明朝過得好。

但是從人的角度看,命就是一個人看問題的方法和做事的方法,如此而已。它們決定了人的一生。

所謂出身好,不過是在這兩方面獲得好方法的可能性大而已。

自己恰恰是生在了那個時代了,已經是不能改變的事實了。

唯一可以改變的就是自己看問題的方式方法,從而達到改善命運的目的。

不然,永遠就只會深陷泥潭難以自拔了。

不能對抗命運,就得按照命運來思考以後的人生。

就像從古至今,多少人試圖向鳥兒一樣在天空中飛翔,可是真正做出飛機的萊特兄弟卻是好多年以後的事情了。是之前的人不夠努力,不夠聰明嗎?

顯然不是,而是他們出生的年代早就決定了他們還做不出飛機來。

英國的喬治·凱利是19 世紀初空氣動力學之父,從中國的竹蜻蜓上受到啟發,從理論上設計了一種直升機,當然它只是存在於圖紙之上,不可能實現。

凱利隨後又試圖模仿鳥類設計振翼的飛機,但是不成功;後來他認識到鳥類的翅膀不只是提供動力,還提供升力,他還因此發現空氣在不同形狀的翼面流過時產生的壓力不同,提出了透過固定機翼(而非振翼)提供飛行升力的想法。

喬治·凱利在他的晚年將全部精力集中在實現他的理論上。1849 年,凱利製造了一架三翼滑翔機,讓一名 10 歲的小孩坐著它從山頂滑下(動力來自於人用繩子牽引),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載人滑翔飛行。

四年後,即 1853 年,凱利又製造了可以操控的滑翔機,這次他成功地讓一位成年人(他的馬車伕)實現了飛行。這次飛行的具體時長和距離沒有明確記載,但是可能過程有點兇險,以至於這位馬車伕隨後就辭職不幹了。

關於這架滑翔機的設計和當時的一些飛行記錄,凱利寫成了論文《改良型 1853 年有舵滑翔機》,並且送到了當時世界上唯一的航空學會——法國航空學會。

1971 年,英國飛行員史潑勞中校,按照凱利留下的筆記仿製了當年的滑翔機,並獲得成功,證明了 118 年前凱利的記載是真實的。

可是,他因為出生的時間原因,還是沒能製造出飛機。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