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現在呢?馬桶蓋也不是馬桶蓋了,不但要好用,還得好看,還得進口。

人們已經從追求實用性轉到了追求美觀、追求品質、追求款式,更多的是追求精神上的東西。

越來越多的東西,它是不追求實用性的。比如說蠟燭,按理說現在誰還用蠟燭?

它的存在最多就是一個裝飾作用,但是蠟燭企業每年的銷售額依然非常高。

換句話說,人們的需求正在發生變化,如果你只能提供具有基礎功能性的東西,沒有辦法用你的右腦給這個東西賦予更多的價值感,那可能你的商品就會舉步維艱。

這樣的進步是必然的。就像婚姻,以前最開始的婚姻,就是為了繁衍後代。可是,後來呢,婚姻要有愛情,要有相合的三觀。

就連最開始的需求——生養孩子,都已經不再是必須的了。”

楚麗華停頓一下,看向青雲飛的方向,唇角微微上揚。

良久,堯裡瓦斯才說。“聽著是有些道理,那第二第三呢?”

——“第二就是東南亞發展中國家更為低廉的人力勞動成本。現在的通訊成本幾乎為零,這就產生了大量的知識外包型業務。

以前中國是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廉價勞動力市場現在東南亞國家的崛起,改變了這一切。

比方說美國的一個電腦程式設計師的年薪通常會達到七萬美元以上,但同樣的一個活,印度一個年輕人就能更快更好地完成,價格呢,還只有這個美國程式設計師的1/25,你給他300美元,他就能把活給幹了。

那這些美國的企業當然是願意把這個工作外包出去了。這以前本是中國人的機會但是現在,給中國人這麼低的價格,肯定沒人幹。

通用電氣印度分公司的 CEO 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就說,任何英語國家的工作都可以在印度完成,唯一的限制就是你的想象力。

不僅僅是印度,全世界都出現過這樣的情況,大量的知識型業務都在被外包。

比如英特爾也在俄羅斯設立軟體公司,匈牙利建築師正在為加尼福尼亞設計公司畫設計圖,菲律賓的會計正在為歐洲的諮詢公司做審計,我們中國大量的設計師正在給荷蘭的飛利浦公司做設計。

同樣的工作其他國家只要1/10的價格,這樣的事情當然會被外包出去。

所以說,如果你還在注重做左腦的工作,那你的競爭對手可不是鄰居家的小明,而是另外一個國家的比你更勤奮、要價更低的那個小明。

當然,第二點可能和我們的關係不是那麼大,但第三點關係就非常大了。

第三個原因,就是人工智慧的發展。

你們發現沒有?任何的需要記憶的邏輯性工作,電腦都比我們做得更好。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軟體就是頭腦的剷車,它會把大多數需要左腦的工作全給鏟掉。

比如我們以前認為,程式設計師、醫生、律師,這都是高階職業吧,但是這些職業有一個特點就是大量使用邏輯能力。

醫生在診斷的時候都需要遵循一系列決策式的判斷,你是有沒有流鼻涕,有沒有感冒,有了要怎麼辦,沒有要怎麼辦,你的各個指標是高還是低,然後再對結果進行推理,診斷出病情具體是什麼。

這些其實都是電腦擅長的,所以現在大量的醫療軟體開始出現了,我相信用不了多久,人們用軟體就能給自己診斷病情。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簡單來說,有三種力量讓左腦思維變得是越來越不重要了。一個是物質的充裕,一個是全球化的知識外包,還有就是人工智慧的發展。

這三種正在發生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把我們從信息時代推向了概念時代,所以我們必須要學會右腦思考。

那要在這樣一個概念時代想找到我們的謀生手段,就必須要清楚地回答三個問題。

第一個,我們能做的工作是不是外包人員比我們的成本會更低,這個外包人員可能不是我們周邊的人,可能是另外一個國家的競爭者。

第二個,在未來,我們的工作電腦是不是會比我們做得更好更快,我們是不是在和電腦搶工作。

第三個,在這麼一個不追求實用性的時代,我們提供的服務是不是超越了實用需求,能夠滿足用戶的精神需求,使用者在享受我們的服務的時候,能不能激起一個場景想象。

如果我們做事同時滿足了上面的條件,那麼,我們的發展一定是越來越好,就好像坐上了一個向上的電梯一樣,我們稍微地再努點力就會獲得一個不錯的成績。

如果不滿足這些條件,就好像坐了一個下行電梯一樣,即使我們非常努力,也依然會上升得很慢,這就是趨勢的力量。

就像盲人按摩,以前是很火熱的。可是後來,很多健康人冒充盲人做按摩。更要命的是,現在各種人工智慧的按摩儀器,不光會按摩。還會各種磁療遠紅外線理療等各種功能。

如果我當時去學習了盲人按摩,或許,以後科技越來越發達,我的飯碗遲早有一天會保不住。”

——“原來你之前也考慮過盲人按摩啊?我以前也想過後來沒去是因為我對文學更感興趣,我讀了很多盲人的故事。我知道,不能隨大流。”

堯裡瓦斯有種找到知音的感覺。

——“嗯,那時我最主觀的想法是女生學按摩,會不會吃虧。哈哈,現在想想那時的自己太狹隘了,但也給了我不一樣的新方向。

如果我去學了盲人按摩,就會隨著分配去按摩店,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我會一直那樣平凡的生活下去。”

楚麗華很是感慨。

——“那如果說以後人工智慧會取代很多行業那麼我們這群人的出路又在哪裡呢?楚楚,怎麼運用右腦?可以說得具體一些嗎?”

康旭明彷彿看到了新的希望。

楚麗華撓了撓頭,把腦海裡的思路整理一番,才接著開口,“總結出來就是三感三力。三種感覺,三種力量。

三感,指的是設計感、娛樂感、意義感。三力,指的是故事力、交想力和共情力。”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