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自己小時候一直沒有被理解和尊重過。

聽母親說小時候的自己是非常愛哭的。那個時候,只要一哭,就會被放在燈光下一個人待著然後就不哭了。

這一切都是源於自己剛出生時哭泣聲止於醫院裡那個明晃晃的大燈泡。

可是,那個時候,小小的自己,分明只是想要得到父母的關懷和安慰。

只可惜,會發光的燈也會發熱。從母親那裡感受不到溫暖的自己,才會迷戀那會發熱的電燈。

原來,自己對父母的“恨”,是源於求愛而不得的怨念。

怨念他們,在自己需要溫暖的時候,把自己交給電燈等到自己好不容易長大成人了,卻以愛的名義來對自己的生活多加干涉。全然沒有照顧過自己的想法。

找到了根源,楚麗華深深吐出一口氣以後,才繼續剛才的整理。

——“在自己的權利得以實現之後,孩子的怒氣就會消除。而針對有怨氣的孩子,他們的報復行為,應該怎樣教育呢?

具體方法是:不要還擊孩子的報復行為;孩子如果總犯同樣錯誤的,大人更要平心靜氣,不能被孩子的怨氣所“激怒”。

另外,保持和孩子溝通的大門一直敞開,要平等地和孩子說話,不要居高臨下地“對”孩子說話。

舉個孩子說髒話的例子。一個三四歲的孩子忽然學會了說髒話,可能他感覺特別有意思,整天把髒話掛在嘴上。

孩子是不懂髒話的含義的,也更不明白這是不禮貌的。他只是在習慣了正常說話後,接觸到了新鮮的詞兒,而且用起來每次都會讓大人驚訝、緊張或者生氣。

孩子會這麼想:“我只是說了一個好玩兒的詞兒,就能讓大人這麼反常,真是太好玩了。”

孩子說髒話,大人如果立刻批評糾正,他會覺得這是一個掌控大人的妙招兒。以後只要對大人不滿意,他就用說髒話激怒大人,而且百試百靈。

糾正孩子說髒話毛病的正確的方法是:冷處理。父母一定要保持平靜的外表,用正常語氣告訴他,說髒話是不對的。

如果下次又說髒話了,大人甚至可以根本不用搭理,就這樣晾著他。總之,大人不能被說髒話的孩子激怒,要不然孩子會不斷地用說髒話來捉弄大人,這也算是一種報復。

孩子覺得,自己的壞習慣可以讓父母緊張和生氣,那他就像是有了一個武器,隨時可以拿出來,收拾爹媽一頓。

孩子的壞毛病就像是風,而父母就像是船帆,風一起,船帆就鼓起來。這讓孩子很有成就感。如果我們保持平常心,就能“讓孩子的風,無帆可吹”。

時間久了,孩子也就不會再用說髒話來激怒父母了。當然,糾正孩子說髒話的辦法,除了冷處理之外,還可以阻止他和愛說髒話孩子的往來,用有趣的事情吸引孩子正確說話,轉移他對髒話的注意力。

針對反覆犯錯誤、有報復行為的孩子,父母的講話方式也要改變。建議父母要“和”孩子說話,而不是“對”孩子說話。

和孩子說話的意思是,父母跟孩子平等地交流,都是說話者,也都是傾聽者。而對孩子說話的意思是,父母居高臨下對孩子說教,孩子只有聽的資格,沒有表達的權利。

那些反覆犯錯誤,採取報復行為的孩子,之所以屢教不改,其實是聽不進去大人的話,也就是大人和孩子之間的溝通大門關閉了。

和孩子說話,是要讓孩子感覺你是他的夥伴,而不是一個權威。”

愛不是拔河,非要來個誰輸誰贏。而愛應該是划船,共同努力,才能到達幸福的彼岸。

——”而最後一種,自暴自棄的孩子,則幾乎不釋放任何資訊。

自暴自棄的孩子,是沒有歸屬感和自信心的。而且更麻煩的是,這樣的孩子覺得自己不可能有所歸屬,所以乾脆放棄。

這裡再舉一個學習的例子。一個讀小學一年級的男孩,對學習提不起興趣。

老師告訴媽媽,孩子在閱讀方面尤其困難,其他科目也跟不上。無論老師怎麼輔導,男孩的成績就是不見長進。

老師問媽媽,孩子在家都幫忙做什麼事情?媽媽說,我早就不讓他幫忙了,他什麼都不想做,即使做了也是笨手笨腳的。

一個徹底氣餒的孩子,會完全放棄自己,他覺得無論做什麼事兒,他都不可能成功。

他覺得非常無助,進而利用這個無助誇大自己的弱點,有時甚至誇大自己想象出的弱點,目的就是躲避做那些他預料自己會失敗的事情。

看起來笨手笨腳的孩子往往都很不自信,他們是在用表現出的愚蠢迴避努力,彷彿在說,如果我做事情,你就會發現我是多麼沒用,所以別理我,我就是這樣的人。

孩子自暴自棄的成因,往往是父母言行導致的。作為父母,我們總是擔心孩子長大以後不學好,養成壞習慣,走上彎路。

然後,我們就監督他們,想方設法預防他們不要犯錯誤。孩子在沒犯錯的時候,我們擔心他們犯錯誤,不停地告誡他,不能這樣,不能那樣。

孩子一旦犯了錯誤,我們反覆地指責,你怎麼能這樣,你怎麼能那樣。這種的言行,其實暴露了父母的不自信。

如果我們的關注點全都放在孩子負面的言行上,他們就不可能找到通向正面和成功的方向。因為我們不斷地對孩子批評指正,不但會讓孩子覺得他們經常出錯,而且還會讓孩子變得害怕出錯。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樣對錯誤的恐懼,有可能導致孩子不願意做任何事,因為不做事,就不會犯錯誤嘛。這就是那些造成孩子自暴自棄的根本原因。

應對這種孩子的方法是,孩子有不足之處或者犯了錯誤,不要強調他們的“短處”也不要批評他們的錯誤,而是幫助孩子找到“補足缺點”和“避免犯錯”的方法。

用耐心和時間來教會孩子做正確事情的具體步驟和詳細技巧。比如,父母應該把一個具體的任務,分解成細碎的步驟,讓孩子稍微動動手、動動腦就可以得到小小的成果。”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