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不瘋魔不成活

不瘋魔不成活,人到五十三歲的周兵好不容易想瘋狂一回,看中了兩款塊頭大的車型,結果都不適合自己,他的情緒有點低落,耷拉著腦袋默默的沒有說話。

孫炎明現在也看出來周兵想買這兩輛車了,他責備的瞪了方遠一眼,意思是你就不能別那麼直,能不能少說兩句?幾十萬,上百萬的單子讓你攪黃了,你少賺了多少錢知不知道?

方遠苦笑一聲,他明白孫炎明是為自己好,他也知道損失了至少七千的提成。

但是方遠並不後悔,他一直認為,人在做天在看,做人要心存良善,不主動惹事,但是也不會怕事。

對自己好的人,他會千倍百倍的償還。

那些對自己不懷好意想踩自己臉的人,他也會睚眥必報,不死不休。

至於客戶買車,方遠一直想,別管是富豪還是普通人,買車不僅僅是和客戶的錢包有關係,更關乎客戶的安全。

如果車主們對自己買的車意見非常大,一上車就滿腹牢騷,嫌棄這嫌棄那,在行駛過程中早早晚晚會出事。

車禍猛於虎,多少家庭支離破碎?

況且方遠認為自己雖然沒有賣成車,但是今天的收穫同樣不小,比賺了七千提成還重要。

方遠以前跟著孫炎明學會了為人處事,

跟著買車的客戶秦傑學會了待人接物,

跟著面前的這位周兵體會到了什麼是成熟穩重,

因為周兵已經表現出極強的買車願望,然而就是不親口把想要買車的事情說出來,內心強大的一匹,更穩的一匹,好像不到合適的時候,堅決不會透露真實的想法。

方遠非常好奇周兵經歷過什麼苦難,才把性格磨礪的如此強悍。

因為周兵不說話,孫炎明隔著空氣生方遠的氣,方遠不好意思的用眼神一個勁的向孫炎明賠笑臉。

一時間酒席上的氣氛有些尷尬。

坐在末席的劉亮等人覺著無聊,紛紛交頭接耳的說話,討論起了以後買什麼車的事情。

“籲……”過了一會兒,周兵終於抬起了頭,衝著孫炎明和方遠笑了笑,“不好意思,我走神了。”

“沒事,沒事。”孫炎明慌忙笑著回應,說沒有事。

“我也是感覺自己年紀大了,趁著這輛別克凱越出問題,想要換輛車。”周兵大致提了一下自己的願望,但是並沒有正式說出想買什麼車,預算是多少,購車的要求是什麼,“經過方遠說了那麼多這款老凱越的問題,我才意識到自己以前那樣開車有多麼危險。

我想著人一輩子也就那麼回事,年輕時拼死拼活的努力賺錢,到老了一身病痛,也許今天脫了鞋,明天能不能穿上還不知道,對自己何必那麼刻薄?

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人死了,錢沒花完。

趁著自己現在能蹦能跳還不趕快享受一下生活,難道要等躺在床上起不來,才想起自己還有錢沒花?

……”

說起自己的經歷,周兵感慨很多,他告訴方遠和孫炎明,他年輕時家裡窮,兄弟姐妹五六個,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所以周兵很早便輟學浪跡社會。

那時華夏剛剛改革開放,沒有那麼多的企業和工廠,工作的機會不多,他跟著別人瞎胡混,年輕氣盛誰也不服氣幹過很多渾事。

直到後來,周兵的父親病重,家裡卻拿不出醫藥費,沒有辦法把父親送到醫院,他們兄弟姐妹眼睜睜的看著父親在家裡去世而無能為力。

辦喪事時,周兵的母親哭的昏死過去很多次,街坊鄰居的冷嘲熱諷和白眼,更讓周兵惱火氣憤。

父親的死,對周兵的打擊非常大,成為他心中永遠的痛。

從那時起,他便發誓,一定要賺錢,賺大錢,賺到數不清的錢,保證自己老了不會遇到和父親一樣的境況,保證自己不會為了醫藥費,活活的在家受罪。

從那時起,周兵便不再和以前的朋友來往,他聽說在到俄羅斯幹倒爺挺賺錢,於是兜裡揣著一百多塊錢便坐逃票火車去了東北。

“那時是真的苦啊!幾次差點沒命。”周兵想起了那時的情形,還驚的老臉抽搐,似乎有什麼不堪回首的事情。

但是就是在東北的那些年,他賺到了第一桶金,完成了原始資金積累,才有能力去沿海城市幹外貿,去西南開金礦,落腳大海市後,接著買樓投資房地產……

絮絮叨叨的說完,積壓在心裡的苦悶好像洪水一般傾瀉了出來。

周兵再次長長的出了一口氣,感覺神清氣爽非常舒服。

“不好意思,我太嘮叨了。”周兵歉意的衝著孫炎明和方遠笑了笑。

別看方遠和孫炎明一直扮演著聆聽者的角色,認真的聽周兵說心裡話,但是他們倆相互對視了一眼,簡直驚訝壞了,完全沒有想到這個穿著樸素,其貌不揚,開著一輛別克凱越,低調的不能再低調的五十多歲的老男人,竟然是個隱形富豪。

因為周兵自己說了,他幹過倒爺,做過外貿,開過金礦,來大海市後開始炒樓……

前面的不說,後面開金礦,炒樓盤,這兩樣沒有以億為單位的資金,哪一個都玩不轉。

大款啊,

有錢啊,

牛筆啊。

“什麼不好意思?你把我們當朋友才會說這些的。”孫炎明回應了一個笑容,朝著周兵豎起了大拇指,“你太厲害了,經歷太豐富了,甚至可以找個作者給你寫本自傳……”

“厲害個什麼?我也是趕上了改革開放前期的那段好時間。”周兵一臉嚴肅的對孫炎明說,“我發現方遠這個小夥子才是真的厲害,人非常不錯,如果當初和我一起開始奮鬥,我敢肯定,他的成就比我強萬倍。”

孫炎明笑著沒有回應,他知道周兵這麼說,有謙虛的意思,然而也有一定的道理。

華夏改革初期,國際這個鉅變那個鉅變亂成一團,穩定的華夏機遇確實很多。

那時別管是撈偏門和還是走正道,只要努力拼搏,敢想敢拼,不管大富還是小富,比現在容易出頭。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現在很多年輕人空有一身的才華,沒有讓他們施展的平臺,一切都白搭,或者是經過百般努力,也達不到父輩的高度。

“孫老弟,方遠,咱們聊的太投緣了,給個面子,以後交個朋友,我記一下你們的手機號、微訊號。”周兵掏出了手機,樂呵呵的要互換聯繫方式。

孫炎明先給方遠使了個眼色,示意你小子麻溜的拿手機。

等到方遠掏出手機和周兵交換過手機號,微訊號後,他才遲遲的拿手機和周兵交換聯繫方式。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