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大玩具

“這樣啊。”周兵點點頭,算是徹底明白平行進口車和大貿車的區別,“既然有大貿車,一定有小貿車了?”

“‘小貿車’三個字中有個‘貿’字,證明小貿車屬於正品行貨,不是假冒偽劣產品。”方遠指出還有個‘小’字,則是相對‘大貿車’的‘大’字來說的。

大貿車和平行進口車全部是正規、有資質的官方經銷商和私企貿易商,透過合法手續正常報關進入華夏,一般車型多,數量多,金額大。

小貿車又稱為外商自帶車,同樣屬於進口車,但它是屬於個人行為,或者在華夏經營的外資企業行為。

華夏為了吸引人才鼓勵投資,對海外留學生、外商、華僑或投資額達一定數量的三資企業,每年都有一定的關稅打折的國外車入境配額,這樣的車,業內稱為“小貿車”。

還有近些年華夏去國外留學規模不斷擴大,為了吸引海歸,鼓勵華夏留學生回國發展,對於他們從國外購買而來的車型進行關稅打折,也可以歸屬到“小貿車”當中來。

所以小貿車相對大貿車來說,無論是數量、金額、種類來說都少的可憐,更像是為了解決個人愛好、需求買回來自己玩或者開的。

因為華夏給了這些人或者企業進行關稅打折,小貿車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便宜。

除去運費,關稅之類亂七八糟的費用,小貿車能比大貿車之類的便宜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三十,尤其是豪華高階車,超跑效能車便宜的更多,輕輕鬆鬆能節省四五十萬華夏幣。

“方遠,我有個好主意,保準能發筆大財。”劉亮的腦袋隔著餐桌探向了方遠,整個身體幾乎趴在了上面,並且顯得非常激動。

“什麼主意能發大財?”所有人全愣了,一起看向了劉亮。

“嘿嘿。”劉亮得意的笑了,“既然國外的車價低的喪心病狂,我們可以找那些留學生,海歸,或者三資企業幫忙買車,用他們的名額,給他們一點費用,我們拿回來賣。百分之幾十的利潤啊,就算是給點勞務費,我們也一定能掙大錢……”

“確實是個好主意。”

“對,一定能掙大錢。”

“來我們天鴻二手車市場買車的人那麼多,還怕有車沒銷量?”

大家的眼前一亮,情緒一下子被調動了起來,趙大明幾人也覺得劉亮說的靠譜,想法很贊,認定和二道販子一樣倒騰小貿車能掙錢,掙的還是大錢。

“你們想的真美啊!”方遠沒說什麼,孫炎明開始埋汰劉亮幾人後,接著衝著周兵苦笑一聲解釋說,“我們正弘車行沒有大貿車,平行進口車和小貿車業務,這幫熊孩子不懂行情異想天開,老哥別笑話。”

“我覺得小夥子的想法很好。”讓孫炎明感到意外的是,周兵對劉亮的想法非常支援,認為一輛車能有百分之十到三十的利潤,已經非常逆天了,再者劉亮等人全部是汽車銷售員,只要銷量能上來,大家說不定真的能發財。

“我賬戶上還有些閒錢,可以參股提供流動資金。”周兵同樣很興奮,搓著手對大家表示,等有空了,大家可以坐在一起詳細談談這個發財計劃。

“周老哥,你也跟著瞎摻和。”孫炎明氣的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孫老弟,你的腦筋有些僵化,要勇於嘗試新事物,因為什麼北大,清華,都不如膽子大!”周兵很看好劉亮的這個想法,他和方遠等人也熟絡了,甚至透露了一些自己以前的事情,告訴大家他年輕時下海做生意,去俄羅斯幹倒爺,去沿海倒騰外貿,去華夏西南淘金……後來賺了錢,跟著別人炒房,一棟樓一棟樓的買,哪怕不懂經濟論,也照樣發大財,直到最近一些年身體不行了,也拼不動了才消停。

所以周兵相信要想人生總輝煌,不同時期改對行,要想人生不失敗,思維敏捷反應快,要想人生總富有,堅決跟著趨勢走,做一個明智的人,膽大心細先知先覺,絕不能後知後覺,懵懵懂懂。

“方遠,周先生都覺得靠譜,你認為怎麼樣?”劉亮被這麼多人誇讚,簡直高興壞了,但是他還是想聽聽方遠的意見,否則心裡有些不踏實。

“不怎麼樣。”方遠說,“因為早有人這麼幹了。”

“啊?”劉亮等人猶如被一盆冷水兜頭澆下來,心裡哇涼哇涼的。

劉亮能想到這個主意,說實在方遠很為他高興,證明他的腦子很活,不是一個只知道混吃等死的人,現在是苦逼一個,其實差的只是一個能讓他起飛的平臺和機遇。

不過方遠指出來那些做平行進口車的經銷商們早開始這麼做了。

因為平行進口車除了燈光,排放,排量等需要符合華夏的法規要求,還必須做3c認證。

有些車型買家太少,比如type-r、如虎、地獄貓、卡爾森這樣的冷門小眾車型進口量太少,沒辦法攤平3c認證的成本,透過平行進口車方式進入華夏非常不划算。

或者一些歐洲規格引進的車型,車架號制式與華夏規格無法符合,或者根本做不了3c認證。

這樣的車型只能採取小貿車形式進口。

“願意合作的留學生,外資企業,外商就那麼多,他們這樣的資源早被人搶佔了。”

聽到方遠的話,剛剛還十分興奮的劉亮等人不說話了,自己下手晚,資源沒有別人多,拿什麼和那些實力雄厚的平行進口車經銷商搶?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難道拿錢砸,搶資源嗎?

真要這麼幹,還掙個屁錢?

“再者說,即使我們找到了願意合作的留學生,外資企業,外商,用他們的名義把車搞進華夏後,有一定的時間週期不能自由買賣,即使以後時間到了,也成了年限久遠的二手車。”

“啊?有一定時間週期不能自由買賣?二手車?”方遠的這個解釋,成了壓垮眾人天真想法的最後一根稻草,所有人全部蔫吧的低頭不吭聲。

“呵呵,我剛才說你們是異想天開,沒錯吧?”孫炎明苦口婆心的勸大家,“你們以為別人都是傻瓜嗎?沒有那麼多的限制,小貿車早賣遍全華夏了。

那些做平行進口車的車商們,鑽研透了相關的法律法規,知道小貿車有這樣那樣的弊端,所有他們經營的諸多海外版本的德系BBA各大豪華車型,普拉多,fj酷路澤,途樂,路虎等走量的車型寧願多交稅款,也不會選擇小貿車的形式,而是透過平行進口車的形式進口,不是因為他們傻,恰恰是因為他們非常瞭解政策。

否則車主買家們花了大筆的錢不能過戶,還不把做平行進口車的車商們店砸了?”

方遠和孫炎明的話徹底澆滅了大家創業的激情,一個個垂頭喪氣的和打了敗仗的潰兵似的。

“我再說說的華夏國內剩餘的兩個銷售模式。”為了緩和尷尬的氣氛,方遠開始轉移話題。

據方遠介紹,剩餘的兩個乘用車銷售模式,一個是走私水貨,一個是國產自主品牌或者合資品牌。

這兩中模式簡單易懂,方遠只是稍稍提了幾句,沒有長時間的囉嗦。

說完了這些,方遠接著介紹豐田坦途。

正弘車行的那輛豐田坦途,原車主是透過平行進口車渠道買到手的,是正常報關,足額繳納稅費,擁有合法正規身份的正品車,但正是因為因為它的平行進口車身份,造成非常不適合周兵。

“為什麼?”周兵有些無語加迷茫了,他想不明白,既然沒有偷稅漏稅,能合法上路,為什麼不適合自己?

“因為這輛豐田坦途雖然車長5.8米,是5.7升的V8發動機,但是它是按照農用車報的關稅。”方遠解釋說,事情倒黴就倒黴在豐田坦途農用車的身份,給車主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豐田坦途的農用車身份,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是作為平行進口車進入華夏時,沒有鉅額排量稅的困擾稅費超低,當然售價也低。

並且每年的車船稅便宜到令人髮指,因為它的農用車身份,每年只交八十塊錢。

要知道大眾POLO每年的車船稅已經夠便宜的了,還要420,豐田坦途這麼大的排量,這麼大的塊頭,只交八十塊錢簡直讓人無法想象。

“真的嗎?”這麼省錢,誰不高興?周兵驚奇的瞪大了雙眼,要知道他的別克凱越一年的車船稅也幾百塊錢呢。

“車船稅是省了,然而農用車身份的壞處也一大堆。”方遠讓周兵別高興太早,聽他慢慢的說。

因為是農用車,對於大海市這種限號的城市來說,不用排隊搖號,直接買直接上大海市的牌照,不過進入不了大海市的市區,如果敢硬闖,見一次罰一次,罰的多少年的車船都沒有了。

還是因為是農用車,上了高速只能遵守農用車的限速標準,不能超過時速八十。

“八十?”劉亮等人猛的看向了方遠,這才想起來在環城高速上面方遠為什麼開那麼慢了,開始時劉亮他們還以為方遠的駕駛技術不行,不敢開快車,原來是這個原因。

周兵同樣驚歎了一聲八十啊,接著苦笑一聲,要知道這輛豐田坦途要身材有身材,要動力有動力,在高速上卻只能跑八十,就好比籃球巨星姚ming打球時,旁邊有四五個人扯胳膊抱腿不停的搗亂那麼彆扭。

“這輛豐田坦途動力足,加速猛,還好開,萬一忘了八十的限制超速了怎麼辦?”周兵鬱悶的問方遠。

“我剛才不是說過了嗎?拍照罰款啊。”方遠告訴周兵,在高速上只能跑八十還不是最噁心的人的地方。

還是因為豐田坦途農用車的身份,現在華夏改革之後,普通的乘用車別管以後一年幾檢,能開到報廢為止。

豐田坦途不行,只有十五年的壽命,並且前十年每年年檢一次,後五年每年年檢兩次,十五年以後,不管車況如何,哪怕生生的原地放了十五年,都必須強制報廢。

這輛豐田坦途是2015年02月上的牌,花三十五萬,再開十年?在方遠看來,還不如租車划算。

“這個……”劉亮等人懵逼了,周兵更是重重的嘆了口氣,低頭不說話。

夢想照進現實,現實照進溝渠,周兵低著腦袋,透過方遠的介紹他算是想明白了。

這輛豐田坦途和那輛路虎攬勝的情況一致,別管它是農用車還是乘用車,都是有錢人的玩具,而不是普通人上下班代步的工具。

那些富豪們家裡車多,甚至有三四輛各種品牌,各種型號的車型,買豐田坦途可能平時根本不開,只是在想要越野,想要出去玩的時候,才偶爾玩一玩。

他們根本不在乎什麼十五年的使用年限?

興許瞧它不順眼,或者開膩了就已經不要,換新玩具了。

“自己呢?”周兵捫心自問,自己是否能這麼豁達?

周兵低頭苦笑一聲,他現在是有錢,但他白手起家摸爬滾打這麼多年才積累了這麼多的財富,性格使然讓他做不到花幾十萬,只開十年的時間。

如果花幾十萬,乃至上百萬,能買到一輛皮實耐用,省心舒服,好開好停車,上了高速還不限速的車型才行。

幸虧問了方遠,如果自己冒然買了路虎攬勝或者這輛豐田坦途,估計以後後悔的腸子都青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