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楊所修會來事,這場局已經要收尾了,楊所修連忙出來當壞人,給皇帝一個非常好看的臺階下。

順便自己也藉機給皇帝分分憂,為接下來的官途鋪路。

這一年多來,朝廷上的大臣們,早已對楊所修恨之入骨。

這人為了撈政治資本,已經完全沒有任何底線了,凡是可以鑽縫隙的地方都有他,凡是可以咬人的地方都有他。

他真的是已經徹底放飛自我了!

他就是皇帝最忠實的一條狗。

沒錯,就是這樣的,楊所修也樂意。

崇禎站起來道:“準!”

說完,不給其他大臣再說話的機會,便大袖一甩,直接退朝了。

這下也沒有人敢說話了,國子監和翰林院也都老實了,那些大臣也都老實了。

什麼?為什麼不處罰大臣?

人家正常表達建議,可不能隨便亂處罰,不然以後還有誰敢在朝堂上說話?

所謂的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力度要把控好,既要起到威懾的作用,也要不能把大臣們壓得太死了。

加入你是公司的高管,你給老闆提了建議,或者發表了觀點,老闆不滿意,就把你開除掉,你是什麼想法?

其他人是什麼想法?

歷史上的崇禎皇帝,就是把那些敢於直言且有功勞的大臣殺的殺流放的流放,搞得人心惶惶,最後自己朝中一個親信都沒有了。

等回了乾清宮,崇禎睡了個回籠覺。

這下那些老學派都會老實一段時間了,北京制造局和北京大學也都會消停一段時間。

至於孔貞運,還真不能一直關著,現在給他關起來,那都是好好警告一些某些人。

孔貞運是孔子的後代,與山東曲阜孔府有千絲萬縷的聯絡。

等把新稅政穩定後,北京大學也逐步壯大,那個時候肯定要發起新文化運動的,有了人才儲備,皇帝就不是孤軍奮戰了。

發起新文化運動,就必須要搞定兩件事。

哪兩件?

一是東林學院給老老實實關門,江南的讀書人別每天吃多了閒得蛋疼跑去那裡亂嚼舌頭。

二是曲阜孔家的衍聖公爵位,是不是也該老老實實撤下來了,戴了好幾百年了,不累麼?

這兩個搞定了,儒學的根基才能動搖。

純正的儒學本身沒有問題,即便是武衰文盛的北宋,儒學都還是經世致用之學,北宋的文人都還是很有風骨,很有節操的。

例如范仲淹、王安石這些。

只是到了南宋,到了明朝,越走越歪了。

而這幾百年衍聖公家幹的那些缺德事可是不少的,在當地欺壓老百姓,強奪女子,殺人放火沒少幹,比那些宗室藩王都可惡。

孔子他老人家要是泉下有知,估計會氣得棺材板都壓不住。

這種情況下,就必須要動刀子刮骨療傷了,這件事可比新稅政的難度大多了。

要提前佈局。

等過段時間去監獄裡看看孔貞運,給他個活命的機會,讓他徹底變成自己的人!

到時候就讓他去對付孔府那個衍聖公,讓他們自己去掰扯。

今日朝堂的處分很快昭告出去,正在軍事學院學習燧發槍的洪承疇聽說後,陷入了沉思中:看來紅娘教授與陛下的關係真的不一般啊,以後更加得搞好關系。

聽說皇帝直接把那兩個貢生給砍了,紅娘有些出神,沒想到這件事這麼快就解決了。

這些天她心裡還有些擔心給皇帝添了麻煩。

崇禎一直睡到中午才起床。

起床後就直接吃中午飯了,王承恩在一邊道:“皇爺,溫大人讓奴婢跟您說一聲,朝鮮使者已經到京師了,現在溫大人正在接見。”

“嗯,讓他先去接見吧。”

禮部本身就擔負著外交責任,溫體仁接見自然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王承恩又道:“皇爺,奴婢聽說遼東那邊最近和監察院有些小摩擦。”

“嗯?”

“關寧軍中有一個叫吳襄的,在攻打廣寧城的時候出了點問題,監察院已經查辦了他,據說是要上軍事法庭,關寧軍那邊有些將領私下有意見。”

崇禎看著王承恩,笑了笑:“行啊,你也開始有情報了。”

王承恩微微一怔,趕緊害怕地跪在地上:“皇爺,奴婢該死,奴婢多嘴了,奴婢該死!”

“行吧,起來吧,朕也沒怪你。”

王承恩這才站起來。

崇禎問道:“關寧軍有意見,你覺得該如何?”

“奴婢目光短淺,哪裡能知道這些。”

“沒事,你就隨便說說。”崇禎還是很信任王承恩的,畢竟在歷史上,最後那種局面,還願意陪伴在皇帝身邊的,也就只有王承恩了。

“奴婢覺得,關寧軍剛剛打了勝仗,朝廷對關寧軍的處理還是需要委婉一些。”

王承恩緊張地看著皇帝,生怕自己說錯了皇帝會發脾氣。

崇禎臉上露出笑容,一隻手拿著筷子:“你不懂,軍法即國法,對軍隊的管控,是不能隨便讓步的,你讓一步,軍規就會崩壞,朕的軍事法庭就沒用了。”

王承恩道:“是,皇爺高瞻遠矚。”

“這種事交給李邦華去處理吧。”

關寧軍是打了勝仗不假,有很大的功勞。

但一碼歸一碼,有功勞就能質疑軍法?

軍事改制牽扯邊軍,就從最難啃的關寧軍開始,正好趁著皇太極消停的這段時間。

什麼軍官私下剋扣士兵軍餉的,就應該揪出來,扔到軍事法庭去公開審判,天王老子來了都不行!

這件事崇禎也不必親力親為了。

現在遼東的犒賞和撫卹估計要等到年底才能完成了。

不急不急,等著看,等著看這一次軍事法庭對軍隊的威懾力。

現在民生依然還是重中之重。

順天府的糧食口子暫時堵住了,糧價也在慢慢降低,預計10月能回到之前的正常水平。

現在要保證執行下去的就是配套裝置了,例如新農具、農政指揮所的配套,還有蒸汽機抽水。

第二代蒸汽機要研究出來估計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情。

其實順天府這一次的糧食翻倍,還是紅薯的功勞。

為什麼這麼說?

以往順天府一畝田年產量3石(360斤),宋應星花了一年多時間在順天府大力推廣紅薯,還在上半年組建的北京城挑糞小分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就說這半年以來,順天府每畝田的小麥產量已經到了3石(360斤)了。

一般華北的小麥都是農曆10月下旬種植,到來年農曆5月收割,這叫冬小麥。

而21世紀的華北每畝田每年產小麥多少呢?

大約7.5石,也就是900斤左右。

明代的生產力肯定比不上21世紀。

可別忘了,紅薯的種植,大大利用了土地資源。

春暑一般是驚蟄以後開始育種,清明之後開始種植。

可夏暑,一般都是6月開始種植,這就可以將小麥收割的時間錯開。

一畝田產夏暑能產多少?

21世紀的資料是21石,約2500斤。

而宋應星給上來的去年的皇家莊園的資料是多少,一畝田夏暑產了8石,也就是1000斤!

加上小麥的收成,一畝田產了1360斤!

當然,算上一些損耗,加上紅薯也不都推行下去了,所以順天府的糧食整體是翻倍了,估計今年年底,產量還會更加喜人。

有紅薯這種東西出來,陝西呢?

陝西的災情最新彙報,施鳳來還沒有報上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