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道:“誰來給朕解釋一下,當時為何將孫閣老堵住,不讓孫閣老調撥糧食?”

本來已經有人要接著那件事來彈劾英國公私自調派京衛了,沒想到皇帝竟然主動提出來了。

當然提的不是英國公私自調派京衛一事,而是當時大家將孫承宗堵在內閣一事。

崇禎鋒利的目光一掃過去,大聲道:“這件事誰來給朕解釋一下!”

“陛下息怒!”

“息怒息怒!一個個天天讓朕息怒!你們不願意站出來,朕這裡有名單!”崇禎怒目眾人,“一個個都好大的膽子!敢把內閣首輔、軍委會元帥堵在屋子裡!還有什麼是你們不敢做的!”

眾人頓時冷汗直冒起來,這其中就包括了兵部的人,吏部的人,還有國子監、翰林院等等。

甚至還有內閣大臣。

“朕的朝堂已經亂到連這點規矩都沒有了麼!”

“王永光!”

吏部尚書王永光連忙出列:“凡是當時參與者,一律發俸祿一年!名單找司禮監去要!”

“臣遵旨!”

眾人連忙道:“臣等拜謝陛下天恩。”

別看崇禎表面發那麼大脾氣,其實就說阻攔孫承宗這件事,崇禎並不打算往大的去辦。

更不可能藉此機會搞朝堂大清洗的,大清洗可不是隨便亂來的。

尤其是朝堂的大清洗。

朝堂政治勢力錯綜複雜,隨意清晰任何一派,都可能導致另一股勢力做大,一旦做大,難保膨脹。

歷史上的東林黨不就是這麼來的麼?

最開始是在東林書院講學,慢慢步入朝堂,一步步做大,剛開始還都不錯,後面呢?

膨脹到給其他人士都扣上“邪黨”的帽子了。

這些人是都在攻擊孫承宗,你以為皇帝真的不想他們這樣做?

什麼是政治?

政治不是偏向誰,而是理性客觀去權衡利弊。

崇禎雖然重用孫鬍子,孫鬍子也絕對忠心,但能保證孫鬍子下面的人沒有異心?不想攬權?不想黨同伐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留著這樣一些人痛恨孫鬍子以及他下面的人,最安全的是皇帝,最安全的是朝局。

如果朝局一旦一家獨大,此後過於膨脹而失控,新政基本也就不用玩了。

表面看起來崇禎殺人如麻,但心裡一本賬比朝堂上誰都算得清楚。

袁崇煥也是,袁崇煥這個人在歷史上為什麼悲劇?

除了歷史上崇禎本身自己有原因,袁崇煥也有自身原因,倔強不服管。

這樣的人就必須有人在背後隨時盯著。

所以啊,直接罰俸祿,保留其原來的官職,也是給了孫鬍子一個交代,給了遼東一個交代。

孫承宗自己心裡清不清楚?

他心裡跟明鏡似的,他是天啟的老師,明末軍事戰略第一人,他自己現在的處境,他能不清楚麼?

為何李邦華提出讓他卸任遼東督師一職,他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然後又派遣劉策總督薊遼,孫承宗也沒有意見。

甚至把袁可立排到巡撫登萊,孫承宗是舉雙手贊成的!

因為他也是政治高手啊,他知道自己身兼數職,下面越來越多人,已經樹大招風了。

崇禎又道:“下一件事!關於前段時間,你們都在跟朕說撤兵一事。”

眾人心頭又是一凜。

“韓爌!”

韓爌出列道:“臣在!”

“你來跟朕說說,朕當時在北京大學的禮學堂說了哪些話?”

韓爌想了想道:“啟奏陛下,陛下說科教興國,實踐出真理。”

“錢龍錫!”

“臣在!”

“你有什麼想說的?”

錢龍錫頓時蛋疼起來。

他為什麼蛋疼?

皇帝手段太特麼狠了。

提到這件事,大家都知道皇帝要說什麼了,都知道皇帝要教訓人了,要報仇了!

但皇帝就是不自己說,而且一步步讓臣子們自己承認錯誤。

這誰玩得過啊!

錢龍錫討了個巧道:“臣愚鈍,不知陛下指的是?”

“空談誤國,實踐出真理這句話。”

崇禎也是做得出來,立刻給韓爌又叫了一句“空談誤國”,這擺明的是在諷刺某些人。

錢龍錫道:“陛下睿智深入大海,臣以為陛下這句是在教導臣等不要坐而空談,要去踏踏實實做事,才能成功。”

“朕問的是此次某些人讓朕退兵,再結合這句話,你怎麼看?”

錢龍錫硬著頭皮道:“臣以為,臣以為……”

錢龍錫就是那個奏疏要退兵的人之一。

現在廣寧拿下來了,某些人的臉被打腫了。

皇帝當然還不甘心,他就是要藉此機會好好壓壓這群人的威風,成天沒事找事。

“臣以為……”

崇禎笑道:“看來錢大人是說不出來,韓爌,你來說。”

韓爌也蛋疼起來,但硬著頭皮道:“回稟陛下,以此次遼東之戰為例,陛下的意思是透過不斷去嘗試,勇往直前,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當戰局到了僵持狀態,需要的是堅持。”

崇禎現在這口氣才順過來,道:“還是韓大人說得有道理!”

崇禎走上去,重新坐在龍椅上,道:“朕要告訴你們的是,當我們在面臨困難的時候,需要的是實際行動,需要的是同心協力!你看看你們,都在跟朕說順天府的民生要崩潰了,可誰節約過糧食?誰給朕想了辦法?”

“朕這一半個月,一共批覆了600封奏疏,有500封是在跟朕談退兵的,只有50封是在給朕出主意調糧的!”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朕需要的是解決的方法!”崇禎的音量又提高了,幾乎是吼出來的,巨大的壓力壓下去,“是不是要讓朕把遼東的兵全部撤回來,然後你們就有機會去彈劾袁崇煥,對朝堂上的人做大清洗,把自己的人都塞進來了!”

諸位大臣又把頭埋下了:“陛下息怒,臣等知罪!”

臥槽!臥槽!臥槽!

有的大臣心中真是直接三連槽!

如此直白的把朝堂鬥爭在大殿上說出來的,這大明朝除了太祖朱元璋,怕是只有這位皇帝了。

這叫什麼?

這叫玩陽謀!

太陽之下無新鮮事。

領導是什麼樣的人,下屬就會抓住領導的癖好行事。

領導如果是一個極其喜歡玩陰謀的人,下屬一定會跟著玩。

歷史上的陽謀大事都有哪些人?

秦始皇、漢武帝、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這些都是地地道道的陽謀大師。

沉默了一會兒,崇禎才將語氣重新調整回來道:“都起來吧。”

“謝陛下。”

“王永光。”

“臣在!”

“這次也有許多人立了功,吏部要把立功的人的考評核實清楚,年底該拿賞銀的拿賞銀!”

大臣們一聽,臥槽(四聲、二聲)?立了功出了犒賞,年底還有額外的賞銀?

王永光道:“臣遵旨!”

“朕不是小氣的人,只要有人能為朝廷立功,朕可以讓人把銀子搬到朝堂上來,當著所有人面給他!”

“下一件事。”

孫承宗出列,手中呈報一份頗為厚重的東西:“啟奏陛下,這是大明軍政規劃圖,請陛下過目。”

王承恩將東西呈遞上來,崇禎仔仔細細看了一遍道:“嗯,朕單獨再與你聊此事。”

經過遼東這一戰,崇禎深感軍政系統的敗壞。

這一次戰局打成這樣,是前線明軍不夠勇敢麼?是皇帝給的錢不夠麼?

都不是!

是軍政腐敗,是交通落後,是動員體系太弱。

當然,還有糧食產量危機,官方屯糧體系的敗壞!

【作者題外話】:諸位不要急,寫感情戲又不是不寫正戲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