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環顧一週,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下面的大臣立刻相互偷瞄了幾眼,那兵部郎中馬紹愉先出列道:“陛下,臣有事要奏。”

“講!”

“臣要彈劾遼東巡撫袁崇煥,五月的時候,袁崇煥沒有兵部調兵令,私自發動對廣寧的攻擊,致使遼東軍損失慘重,以使遼東局面在短短一個月之內惡化,僅廣寧攻城戰,遼東軍損傷有五萬之眾,到了守城戰,又損失三萬六千軍民,若不是陛下英明神武,及時調動京衛軍支援,遼東局面必然崩潰!”

崇禎早就算準這幫人要來搞事情了,這次長達四個多月的戰爭,差點把順天府的民生都打崩了,更是差一點把遼東軍、白杆軍都送進去了。

這麼多差一點,意味著中間的過程是非常曲折的。

既然如此,當然有很多把柄是可以抓的。

仗也打完了,該算賬了。

某些大臣就是這麼個邏輯。

就目前來看,第一個被算賬的就是袁崇煥。

袁崇煥這個人性格方面本身就有很大的缺陷,倔強,八頭牛都拉不住,對上管理也很弱,歷史上就是因為性格上面的缺陷才悲劇的。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在朝中可是得罪了不少人的。

從天啟年間,朝堂上就有不少人看他不爽,希望他儘快滾蛋。

表面上針對的是他,其實針對的是孫承宗。

天啟年間,朝堂上最多的是東林黨和閹黨之間的鬥爭,但經過穿越者崇禎整頓的這近兩年時間,矛盾已經從閹黨和東林黨轉移了。

現在朝堂上根本沒有閹黨這麼一說,東林黨倒是還有,可錢龍錫、韓爌這兩位大佬已經被冷落了一年多了。

現在主要的矛盾都集中在了新政上,朝堂上下,已經形成一派反對新政的舊派。

這股舊派是不分東林黨和閹黨的,這是利益之間的鬥爭,新政的初步成功,使得改制派獲得了空前的聲望。

改制派的大臣以孫承宗、徐光啟這些人為典型。

所以啊,攻擊袁崇煥就是在搞孫承宗,搞孫承宗,其實就是在遏制軍委會的管控範圍。

所有的事情都是環環相扣的,而絕不是單獨割裂的。

而袁崇煥發動對廣寧城的進攻,是沒有向兵部請示的,按照大明朝的規定,邊軍的調兵權是在兵部。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僅僅這一點,袁崇煥就觸動了大明最敏感的神經。

你看閻鳴泰那個胖子坐在一邊,就一聲不吭,他一個兵部尚書知不知道?

他當然知道,但這貨就是不在這件事上發表評論,等著下面的人來撕。

等馬紹愉說完了,兵科給事中許譽卿也站出來道:“陛下,臣也要彈劾袁崇煥,未經過兵部批示,擅自調動大軍,此乃僭越之舉,不可不察!”

崇禎再一眼掃過去,其他人那都已經做好了下一步的動作,看來今天朝堂上許多人都要拿袁崇煥先開刀了。

袁崇煥就算愛吹牛還不服管,但總歸是有利用價值的。

皇帝道:“其他人,還有人嗎?諸位關於此次遼東戰局有什麼要說的,都一起說吧。”

兵部主事劉之綸道:“陛下,臣也有本要奏。”

崇禎淡淡道:“講。”

“在遼東戰局中,袁崇煥辱罵兵部同僚,其行囂張跋扈,目無朝廷,請陛下聖裁!”

崇禎微微握緊拳頭,道:“還有沒有人要發言?”

皇帝的聲音響徹在大殿之上,其他人相互看了幾眼,暫時沒有站出來。

崇禎突然站起來,一隻手握住腰間的劍柄,從上面走下來。

皇帝從上面一下來,大家就感覺彷彿有一座山嶽要壓下來了一樣。

“閻鳴泰,關於此次遼東之戰,你沒有什麼要說的?”

閻鳴泰連忙出列,跪下來,匍匐在皇帝的腳邊道:“啟奏陛下,臣有罪!”

崇禎的語氣依然平淡:“你倒是聰明,先認個罪。”

崇禎伸出一隻手,王承恩連忙將手中一堆的奏疏呈遞過來。

崇禎掃視一轉眼前這些人,道:“袁崇煥發兵,是朕給的手諭,有什麼問題?”

皇帝此話一出,所有人皆是一怔。

有的人臉色明顯變了。

馬紹愉道:“陛下聖明如日月燭照四海,臣愚鈍,請問陛下為何會私下給袁崇煥發手諭?此事關係到大明社稷安危,還請陛下明示。”

其他人也都跪下來了:“請陛下明示!”

“明示什麼?”崇禎的語氣突然變得鋒利起來,“邊關軍事乃是國家機密,是不是要朕先把所有的計劃全部說清楚了,再去執行!”

“朕已經說過很多回了,前方將士打仗,可以便宜行事,你們為何權力慾望如此重!你們到底在擔心什麼!”

馬紹愉道:“陛下,臣等只是就事論事,絕無私心!”

崇禎將從王承恩手裡接過來的奏疏一封封扔過去:“兵部自己的事情辦好了麼!此次遼東之戰,為何軍糧會出現嚴重不足!兵部自己出了大問題,還敢來朕的朝堂上把責任往一個剛剛立下大功的功臣身上推!你們到底想幹什麼!”

“自己看看,都察院現在對你們是什麼態度!”

馬紹愉開啟奏疏一看,全都是都察院彈劾他的奏疏,還有兵部主事劉之綸,頓時冷汗直冒。

崇禎目光又轉向許譽卿身上:“身為兵科給事中!兵部出了這麼大問題,你竟然毫無察覺,朕要你這個兵科給事中是幹什麼的!”

“你們倒是好,自己失職,先反咬一口,這就是你的做事態度!”

許譽卿連忙匍匐在地:“陛下恕罪!”

“來人,摘了他的烏紗帽,革職查辦!”

立刻就有兩個大漢將軍進來,將許譽卿拖了下去。

門口還傳來許譽卿的叫聲:“陛下恕罪!”

殿內的氣氛突然就嚴肅了起來,尤其是馬紹愉、劉之綸等人,還有兵部一眾官員,都冷汗直冒。

皇帝道:“從今天開始,遼東所有的軍政全部收歸軍委會,兵部以後作為軍委會下面的衙署,負責糧草運輸!你們誰有異議?”

朝堂之上鴉雀無聲。

“好,就這麼定!”這一次遼東之戰,除了把前線的軍事重鎮拿回來了,後方全國軍政也算是收過來了。

大明朝的軍隊之所以爛,其實還是軍制和兵部的問題,現在拿到軍委會了,兵部只作為一個調糧的部門,接下來再一步步做軍事改制,就輕鬆太多太多。

見大臣們不做聲了,皇帝繼續道:“此次事件,三法司已經審清,該處罰的人朕一個沒有饒,但是兵部所有人都要罰三個月的俸祿!閻鳴泰,你有沒有要說的?”

閻鳴泰跪拜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臣甘願領罰。”

兵部其他人本來還準備甩鍋的,昨晚熬夜奏疏都寫好了,但現在這個局面,立刻被皇帝給壓下來了,皆道:“臣等拜謝陛下,萬歲萬萬歲!”

崇禎又道:“好!下一件事!”

大臣們一聽,心中陡然一跳,臥槽!皇帝,原來你這是來給咱們秋後算賬的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