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出來之後,大明是不是就可以立刻進入商業社會了?

當然不是!

如果你覺得立刻就可以,請去把《矛盾說》在背誦一百遍!

這些都是為之後進入商業社會提前做準備,這是大明崛起至關重要的戰略。

崇禎內心激動,激動到無法自已。

在場的每一個人也都很激動,因為他們都清楚這種新的紡織機到底意味著什麼。

輕工業產品種類尚且不多,因為市場的需求還不多,也就是香皂、衛生紙、鐘錶、鏡子這些了。

因為這是老百姓目前最需要的。

至於其他的,肯定是等以後進入商業社會後,市場真正有了需求,再做生產。

等參觀完輕工業廠,眾人便到了重工業所在的地方。

這裡東西就多了。

燧發槍、紅夷大炮、震天雷、猛火油等等軍事裝備的生產這裡都是齊全的。

還有一處單獨的鍊鋼場所和一處單獨的製造水泥的場所。

水泥的配方也進行了改良。

下面的人拿了兩份水泥的樣品過來了。

一邊的駱養性拿出鐵錘,走過去,用力錘打左邊的水泥,錘打了大約五六下,凝固的水泥塊崩裂了。

又錘打右邊的水泥,錘打了大約十幾下,才出現裂痕。

崇禎深吸了一口氣,看來水泥也在進步啊!

徐光啟道:“陛下,經過改良的水泥,硬度已經非常好,不過現在最大的難題是原料挖掘的問題,一是需要大量的人力,二是需要大量的錢來做支撐。”

“這些朕知道,無妨,交通局儘管去按照規劃的水泥路去申請預算,錢的問題你們不必擔憂便是了。主要是人,招募那麼多人去挖掘原料,就絕對不能以徭役的形式去拉壯丁,交通局必須有一套自己的俸祿體系,專門針對招募的民工的,要確保錢能發下去。”

徐光啟心頭還是有些擔憂的,如果真的按照皇帝的規劃去做,僅僅修路,就是一項浩大到難以想象的攻城。

朝廷現在又是對外戰爭,花費巨大,真的要大量修路,怕是財政會崩壞啊!

由於交通局只是支援部門,所以現在徐光啟也不知道皇帝接下來具體要怎麼修,在哪些地方修。

崇禎道:“孫鬍子正在規劃全國軍政,就先按照他規劃的軍政裡的道路計劃來修就是了,要多少錢朕給多少錢。”

別看崇禎說得很灑脫,但其實他心裡也是有擔憂,修路可比打仗還要費錢,因為一旦開啟修路模式,那就是大規模的修。

要調動幾十萬人,甚至百萬人參與其中。

工錢、原材料、伙食這些都不是開玩笑的,都是白花花的銀子。

所以這事一項非常可怕的大規模的工程。

可是你要進入商社社會,要想富,就得先修路啊!

修路也是有節奏的,這一點得等孫承宗的軍政體系規劃出來後,再召集大臣們好好商議。

它一定是配合著銀行銀鈔的普及推廣配套往前推動的。

崇禎又補充道:“先不著急,交通局自己先那一套順天府的主幹道規劃出來,先完成順天府道路的建設。”

在場的諸位大臣都是工部的人,工部的人偏的是技術型別的,對皇帝的這些用意也不甚了解。

徐光啟道:“臣三日之後給陛下一份順天府的水泥路的規劃。”

“好。”

看完水泥,徐光啟又呈遞上了一份彙報。

現在燧發槍的產量已經到了五千把了,當然,合格率只有60%,如果不是合格率的問題,現在怕是已經超過一萬把了。

還有火炮,紅夷大炮的鑄造限制主要是製造工藝複雜。

去年給了遼東100門火炮。

現在正在製造其餘的800門火炮,按照配置,九邊每處100門!

預計還需要兩年時間完成。

這個時間倒是不急,因為邊軍需要改制,就算配給他們了,他們也不一定會用。

至少軍事學院現在落成了,軍委會現在除了將京衛納入管轄,遼東的後勤軍政也已經納入管理當眾。

等遼東這場戰事穩定下來後,監察院就開始核審這次遼東戰爭哪些出發軍閥的軍官,先立威信,再給袁崇煥加一個軍委會裡的職務,逐步開始接手遼東的軍政權,將朝廷對遼東軍的影響一步步滲透進去。

再去解決其餘邊鎮的軍政問題。

總之,這件事不急,得一步步來,畢竟涉及到了軍隊,很敏感,得穩。

湯若望道:“陛下,請過目。”

只見下面的人將一輛車抬了上來。

崇禎一看,頓時眼睛亮了:腳踏車!

崇禎記得幾個月之前,把腳踏車的草圖給了湯若望,讓他自己去研究,沒想到真的做出來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只是,還缺驅動裝置!

也就是說,人坐上去,得用雙腳蹬地發力,才會動,而且輪子是木頭的。

可千萬不要笑話眼前的這個初版腳踏車,因為真正的歷史上的第一輛腳踏車也是木頭的,也沒有鏈條和驅動裝置。

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步就能到位的。

歷史上第一輛腳踏車出來之後,即便是木頭的,即便沒有鏈條和驅動裝置,也引起了轟動。

崇禎走過去,然後坐上去。

眾人忍不住擔憂:“陛下……”

“無妨。”

坐上去之後,崇禎感覺自己彷彿又回到了21世紀一樣。

他雙腳在地上蹬了幾下,腳踏車便動起來,眾人看得心驚肉跳。

為何?

這種兩個輪子一條線的車,在動的時候,人雙腳離地,居然沒有倒下來!

就這個東西,這幾個月北京製造局裡都吵翻天了。

李天經就覺得這完全是皇帝做夢的時候夢到的東西,這種車做出來沒有任何用,連站都站不穩,更何況人坐上去了。

但也別小看北京制造局這群人,畢竟是當世最強的科技大腦。

例如徐光啟找宋應星來,宋應星就覺得可行,就像一根筷子平放在手指上,只要兩邊均衡,就不會墜落一個道理。

於是北京制造局內部的人就在口水戰中,把腳踏車給磨出來了。

等騎了一轉,崇禎下來,道:“湯愛卿,你看這裡,朕是記得在這裡畫了齒輪的,前後各一個,如果能用鋼鐵做出來是最好,然後用鋼鐵製成的鐵鏈,鑲嵌在前後齒輪上,在這個地方,兩邊各自裝一個腳踏的柄,就像剛才的紡織機的手搖動的那一部分一樣。”

皇帝說得大家是一愣一愣的,完全聽不懂他在說什麼。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