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著想著,心裡居然開始想念紅娘子了。

朕難道真的是個渣男?

好吧,朕就是個渣男!

大約一炷香的時間,崇禎到了北京制造局。

聽聞皇帝要來,大上午的,徐光啟他們就做好了準備了。

等皇帝到的時候,眾人已經在門口。

“臣等參見陛下。”

“諸位愛卿都快快免禮。”

“謝陛下!”

“徐愛卿,咱們進去說吧。”

眾人一同進入北京制造局。

北京制造局修的非常宏大,修了整整一年半的時間,花費了150萬兩!

在正門口,有一座玄武石像,它象徵著北京制造局製造出來的物品的品質!

左邊是製造輕工業產品的廠房,裡面有香皂、香水,還有洗髮水,最近連衛生紙都研製出來了,只不過還沒有投入量產中。

右邊是製造重工業產品的廠房,空間和規模更大。

有水泥,有冶鐵、鑄炮和火槍,還有雷天雷、鎧甲、猛火油等等。

為什麼要在這裡再開一個火器製造的地方呢?

一是因為工部腐敗現象依然還很嚴重,崇禎要重新設立一個地方,將底層的工匠們轉移一部分到這邊來,諸部將工部重要的事情架空,以後工部就只管坐辦公室,搞一些文職就可以了。

二是考慮到運輸。

以後火炮、火槍肯定是大規模的造的,崇禎要打造一支非常強大的火槍隊,和炮兵營。這必然需要大量的原材料集中運輸到一個地方,而現在的火器空間太小,且門口道路太窄,已經滿足不了這個需求了。

崇禎先參觀了輕工業的。

徐光啟給他一一介紹,且帶著他觀看了整個輕工業商品的製造流水線。

徐光啟不愧是徐光啟,在湯若望和李天經等人的不懈努力下,經常真的把流水線給整出來了。

但這和後世的流水線相比肯定是差了很多的。

至少皮帶流水裝配線、板鏈線、倍速鏈、外掛線、網帶線、懸掛線及滾筒流水線這七類流水線,一類都不屬於。

那屬於啥呢?

大明流水線初級版本,即分工協作,每一個人做自己固定的那一個模組。

可別小看這一點,人類歷史上真正分工協作是古典經濟學家、自由市場概念提出者亞當斯密搞出來的。

只不過崇禎借用過來了。

分工協作之後,生產效率至少提高了3倍。

舉一個例子!

之前沒有分工協作的時候,一個人最多一天可以製作出10個到15個香皂,一百個人可以製作出1000個到1500個香皂。

但現在分工協作了,100個人平均一天可以3000個到4500個!

這樣效率大大提高了。

而現在北京的香皂市場是一個什麼情況呢?

每天都斷貨!

每天!有時候下午就賣完了!

所以,雅蘭堂雖然把價格壓下來了,但是民間其他的商人賣的依然貴,因為供不應求啊。

可現在北京制造局已經建成,輕工業製造的這個廠房非常的大,第一批直接招募了600人來分工製造香皂。

一天造18000個到27000個!

現在整個北京,有180萬人,如果大家都用上香皂,一個香皂用一個月,那麼每天至少6萬人有購買需求。

考慮到並不是全民每天都洗澡,再折算一下,到3萬人。

現在北京制造局每天可以生產20000多,這幾乎可以把民間任何一家香皂店的價格都壓下來了。

洗髮水和衛生紙也採用了同樣的模式。

因為集中運貨集中生產,香皂一天賣出20000個,每個賺10文錢,那也是每天200兩,一個月6000兩(390萬元)。

衛生紙和洗髮水也是一個道理,都是快消品。

加起來一個月大約能賺2萬兩,一年24萬兩(1.56億)!

其實完全可以賣得更貴,但為什麼不賣更貴呢?

因為北京制造局不是私企,是國企,是擔負了民生任務的,賺錢只是為了養活這些人,並且有一部分稅交上去。

就像農務院下面的農務司,在全國各省都有一部分田是朝廷的,這些田的麥子和大米收穫了都是要存在當地的糧倉裡的,每年拿出來應急。

或救災,或穩定糧價。

這些都是國企的責任,民生才是第一位的!

崇禎感覺到非常滿意,他覺得事情交給徐光啟他們,自己只需要提出自己的暢想,徐光啟他們就能兢兢業業,辛辛苦苦,加班加點給自己整出來。

這才是國之棟樑啊!

崇禎點了點頭道:“大明有諸位,是大明之幸,是朕之幸!”

“陛下謬讚,臣等愧不敢當。”

只有崇禎這個大明朝商業世界的設計者,才知道,北京制造局的誕生意味著什麼。

它不僅僅是在生產商品,它還將奠定大明在工業時代的商業模式,從原材料的挖掘、運輸、整理,到加工,再製造、整合,分工製作成型,然後分批運輸到雅蘭堂售賣。

這是一長條產業鏈,老百姓在購買的時候只需要付錢就拿走貨,但其實後面的這一長條產業鏈是非常復雜的。

例如原材料的挖掘,就需要大明國土管理部下屬的林業局批准,然後花錢採購山林。

這是一套全新的商業模式,被北京制造局給打通了。

以後等進入商業社會,私人商社完全可以按照國企的這一套來組建!

崇禎心情大好。

徐光啟道:“陛下,您之前跟臣提到的紡織機,臣等也做了一份,請您過目。”

下面的人搬過來一臺紡紗機,崇禎定眼一看,微微怔了一下。

大明的紡織技術強不強?

強!

大明是世界絲綢中心,隆慶開關三分之一白銀內流,就是絲綢、茶葉這些賺的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但是效率高不高?

不算高,需要人來堆!

這臺紡紗機已經安裝上了飛梭,效率已經提高了兩到三倍了。

以前是普通的梭子,需要兩到三個人完成,並且非常大。

而安裝了飛梭,只需要一個人完成,並且速度還加快了。

即節省了人力也提高了效率。

這些其實都不是很難的技術,不需要鋼鐵,用木頭就可以做出一臺紡紗機,飛梭用鋼鐵製造,但飛梭很小。

徐光啟走過去,用手輕輕一搖旁邊的把手,整齊排列著的十幾個紗錠就在紡輪的帶動下咕嚕咕嚕要動起來。

雖然看起來還很粗糙,但珍妮機的原理已經幾乎完整了,只需要再擴大,做得更結實。

從1到多數,是很簡單的,只需要複製。

但從0到1是非常難的,因為從無到有,你根本無法確定你想象的那個東西是否真的存在。

而之所以徐光啟他們能做出來,本身是大明的紡織機已經很成熟了,只不過形狀不同,而且不是手動的。

穿越者崇禎,是加了一把火。

如果這種手動的紡織機真的完完整整做出來,並且質量做得非常好。

那時候,大明來將點燃工業革命的引線。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