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縣餓死人總得有人出來給個交代吧?

什麼?

一個知縣,一個知府,砍了這件事就過了?

五萬條人命!

河南布政使是幹什麼吃的!

整個開封府都沒有執行新政,布政使又是幹什麼吃的!

這府衙裡都是有朝廷邸報和詔書的,甚至縣衙裡也都有,說明朝廷的命令是暢通無阻的到了地方的,可地方沒有動靜,這說明了什麼?

中央的號令無法調動地方!

那朕要這些個地方官幹什麼吃的?

你們不是喜歡跟朕打太極麼?這也懶得跟你們打太極了。

崇禎二年六月十八日,33個知縣全部被押到開封府。

李程新跑到周王府陛見。

他在下面跪拜:“臣參見陛下。”

“起來吧。”崇禎坐在桌案前,正在伏案寫東西。

“陛下,33位知縣都已經到了開封府,他們說要見陛下。”

他頭也不抬,淡淡道:“他們還有臉說要見朕?朕不見。”

“他們說……”

“他們說什麼?”

“他們說他們都在積極準備新政,只是時間太倉促。”

“時間太倉促?”崇禎放下筆,“全拖下去砍了吧。”

李程新心陡然一顫:“陛下……”

“怎麼?”

“一次性殺33個知縣,會不會太……”

“太什麼!”崇禎的語氣立刻就變得鋒利起來,“事情沒有辦,連一個老百姓都不知道新政,還跟朕說時間太倉促!朕給了他們幾個月時間!全部砍了!”

他崇禎也不是眼睛裡容不得沙子的人,畢竟改革嘛,探索新東西,摸石頭過河,做錯事是難免的。

例如楊嗣昌在建立北府就範了不少細節的錯誤,但那又如何,犯錯是人之常情,只要錯誤在能容忍的範圍內。

這這幫傢伙現在是犯錯嗎?

是完全不幹活,是不幹活還要狠狠壓榨老百姓。

一個是辦事,犯錯,一個是啥也不幹,整天只知道撈錢。

前者是人之常情,後者是態度惡劣!

這種人不殺不足以震懾官場!

“駱養性。”

“臣在!”

“你去監斬,朕今天就要他們人頭落地,然後給朕全部送到洛陽,掛在洛陽城頭,讓劉餘祐睜著眼睛好好看看!讓河南府(洛陽縣是河南府的中心)的官員們都給朕好好看看!”

駱養性道:“臣遵旨!”

李程新這才真切感受到皇帝辦事手段的雷霆狠辣。

33名知縣啊!一口氣全部殺了!

這在整個大明朝開國以來,都沒有找到過。

他並不知道,這才只是開始。

十八日下午,33名知縣就被押解到南城門口。

有不少老百姓前來圍觀,最近這段時間,新政的訊息開始在開封府到處流傳,尤其是開封城,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朝廷頒佈新政了。

街頭有專門的人在給民眾講解。

這些日,皇帝在開封府的民意簡直爆破到天際,威望刷到空前高。

本來普通老百姓對政治這些事沒啥興趣的,但一聽說這33個官員都故意阻撓了新政的頒佈,不少人都跑來罵。

這33個官員在被斬之前,揚天不甘心地大罵:“暴君!暴君啊!大明要亡了!”

一邊卻有老百姓喊道:“明君!天子是明君,是曠古未有的明君!”

有一個知縣高呼道:“殘殺良臣,毀祖宗之法,聖德崩塌,天理不容!暴君當人人得而誅之!”

其他的知縣也都跟著喊起來了,他們的聲音聽起來非常悲壯,周圍甚至有老百姓被感染了。

駱養性怒道:“大膽!爾等不尊朝廷令法,欺壓百姓,有和嘴臉有良臣自居!天子新政乃是富國強兵之法,乃是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法,乃是開萬世太平之法!你們問問這裡的老百姓,何人不歡迎新政!”

他此話一出,便有老百姓開始高呼起來:“新政是仁政,天子是聖君!”

那些剛才還被這些人的悲壯感染的人也都開始高呼起來:“新政是仁政,天子是聖君!”

聲音越來越多,如同海浪一樣。

那些官員痛苦高呼:“暴君!愚民!顛倒綱常!天下亡矣!”

駱養性拿起令牌,扔下去,大喝道:“斬!”

劊子手開始行刑,一顆顆人頭落地,在地上打滾,鮮血將地面染紅。

33顆人頭,全部被打包好,一齊快馬加鞭送到洛陽。

此時的洛陽,簡直成了大型撕逼現場。

其實李自成是實幹派,不擅長撕逼,魏忠賢沒有讀書,連字都不認識,更不會撕逼。

但是魏忠賢是誰?

他是一個極度沒有節操,什麼下三濫手段都用得出來的無恥小人。

當初他是怎麼對付葉向高的?

派人去葉向高的府邸門口罵街,天天罵,一天十二個時辰,不停罵。

一群人罵累了就立刻換另一群人,中間不帶停的。

終於把葉向高罵得受不了,自閉了。

所以啊,在洛陽,魏忠賢幹了什麼呢?

他花錢請了一幫讀書人,這群讀書人啥都不敢,就天天罵洛陽的官員。

罵官員可是以下犯上,是要進監獄的。

沒關係,魏忠賢也不是傻子,他就挑河南府新政的執行情況罵。

洛陽上上下下的官員,沒有不被罵的,每天都罵。

罵得那些官員抓狂,但還不能隨便抓人,因為有新政督察御司使李自成和東廠提督魏忠賢撐腰。

所以說啊,現在的洛陽就是大型撕逼現場。

兩個月前,因為死了一個官員和一個秀才,洛陽一度成為大明朝的政治漩渦中心。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如果不是北方戰爭爆發轉移了朝廷的視線,洛陽的事肯定會引起朝廷大的震盪。

而現在朝堂上的諸位大佬們對洛陽秉承著一個什麼態度呢?

隔岸觀火的態度。

為什麼是這個態度?

第一、大家天天都在撕逼遼東的事,實在沒有精力去顧及洛陽了。

第二、皇帝的新政頭號大將李自成和東林黨都恨得咬牙切齒的魏忠賢到了洛陽,這水渾了,大家自然樂意看著這兩位在洛陽是如何翻車的,最好鬧得事情越大越好,鬧到最後把自己賠進去。

而這兩個月,李自成幹了啥呢?

從最開始逼死一個官員和一個秀才,到現在,已經有不少人被他逼死了。

他沒幹別的,就天天查賬,查惠澤田的賬,派人一個字一個字的查,一個“之乎者也”也不能漏。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