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二年五月的草原註定不能平靜。

八旗精銳西進,土默特、鄂爾多斯和內喀爾喀部緊急回援。

不得不說,有時候,戰爭也是靠運氣的。

例如土默特和內喀爾喀部運氣就非常不錯。

內喀爾喀部因為之前已經被建奴打殘了西逃被林丹汗收編,整個部族的人加起來也就七八千人了。

正是因為小,反倒沒有被皇太極看得上,竟然逃過了一劫。

而歸化城,也因為更近,被崇禎選為第一個軍事打擊目標,建奴的軍隊就此覆滅。

可是鄂爾多斯部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多鐸的鐵騎早已在幾天前就渡過黃河,抵達了鄂爾多斯部,雙方展開了一場血腥的殺戮。

額璘臣帶出去了一萬人馬,在鄂爾多斯還留了三萬人馬,就是為了防止後方被端了。

但是,後方還是被打殘了。

三萬人馬被活生生殺了一萬,死亡率超過百分之三十,沒有最高領袖坐鎮的鄂爾多斯部的軍隊幾乎崩潰掉了。

而八旗,才損了不到三千人,這簡直就是被摁在地上摩擦了。

當額璘臣趕回去的時候,已經是一片頹敗之勢。

好在老大回來了,潰敗之後到處亂竄的蒙古兵一隊隊被重新整頓。

額璘臣惱羞成怒,立刻開始整頓全部兵馬,打算與多鐸決一死戰。

而順義王呢?

當這傢伙回來的時候,探子回報,說歸化城附近有大規模的明軍。

順義王完全沒有反應過來,他還以為自己聽錯了,結果回去一看,才發現天子御駕已至,這才慌忙去陛見。

“臣不知天子御駕親臨,不曾遠迎,罪該萬死。”

崇禎將順義王攙扶起來,道:“順義王不必多禮,朕聽聞建奴來犯,擔心草原安危,所以就來了。”

一邊的俄木布連忙道:“阿布,莽古爾泰一萬鐵騎前來攻城,已經被天可汗全數殲滅。”

順義王聞言大驚,局勢發展太快,他完全跟不上來。

這件事若是傳出去,必然天下震驚。

順義王連忙再跪拜道:“天可汗將和平與希望帶到草原上來,小臣代表土默特部所有子民感謝天可汗。”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崇禎心裡盤算著,別看現在大明幫了蒙古,順義王也很感激。

但從長遠的戰略來看,大明和蒙古八字還沒有一撇。

就說順義王剛才說的這話,就讓崇禎神經敏感起來了。

什麼叫你代表草原子民?

敢情朕這個天可汗,還是個外人啊!

沒錯,這裡面的意思就是這樣的。

無論崇禎做什麼,在草原各部看來,他終究還是外人,即便已經被尊為天可汗了。

實際上,要徹底征服一個地方,不僅僅只是武力這麼簡單。

要不然草原在明初就被征服了。

要徹底征服草原,就必須從文化、制度、軍事、經濟和金融各方面來全面徹底滲透。

還要將順義王這種中間商給幹掉!

什麼叫你來代表!

你丫以後誰都代表不了,你就只能代表你自己!

當然,這些想法都只是在崇禎心中,肯定是不會說出來的。

“順義王,咱們現在還是商量商量如何解鄂爾多斯部之圍吧。”

順義王連忙道:“天可汗仁德。”

崇禎恨不得丫的一腳踹過去,這貨每次見面就只知道一堆馬屁拍過來,要乾點正經事,就沒邊了。

“朕以為,鄂爾多斯部肯定是要救的,以後草原和大明都是一家,一家人不說兩家話,還請順義王立刻調兵,至少要集結五萬人馬出來。”

順義王心裡一疼,臥槽,陛下,您張口就要五萬人,咱們這裡肯定小地方,總共就十幾萬人,不帶這麼玩的吧。

崇禎卻一副我都是為了你們好的樣子,他一隻手摟著順義王的脖子,一臉痛心疾首:“建奴殘暴,朕到你歸化城來的時候,歸化城眼看已經要被攻破,知道莽古爾泰的命令是什麼嗎?是要殺光你土默特部所有男人,擄走全部女人,還要把你的祖墳都給刨了!”

崇禎指著城門口正在打包的匣子,讓人將那匣子拿過來,把匣子開啟,裡面正是莽古爾泰的腦袋。

順義王看後嚇了一小跳。

“你想想,建奴是無父無君的蠻夷,你再想想,唇亡齒寒,若是鄂爾多斯部真的受到了重創,你土默特部以後能獨善其身?”

此時的崇禎,儼然像一個搞推銷的。

“咱們這一次,就是要一次性把建奴打怕,讓他們知道草原的厲害,讓他們以後不敢隨意再來犯。”

崇禎繼續道:“愛卿,你再想想,沒有建奴來犯,這大明的商品,以後是不是就可以沒有後顧之憂抵達歸化城了?他們,還有他們……”

崇禎指著那些貴族老爺,繼續道:“他們買的貨物,也不用擔心半路被搶。”

“而且依朕看,你這歸化城,要擴建,朕以後出錢來給你擴建。”

“陛下此話當真?”

“朕是大明天子,四海共主,御極八荒,一言九鼎,豈會騙你!”

“小臣無禮,請天子恕罪!”

“所以,順義王,快快去準備五萬人馬,咱們一起去弄死多鐸。”

“小臣即刻去準備。”

看著順義王匆匆忙忙離去的背影,崇禎臉上露出了笑容。

朕當然要投資建設你歸化城,朕不僅僅要投資,朕還要讓你土默特部以後必須用大明的銀鈔。

朕不僅僅要軍事上震懾你們,經濟、金融、思想,一個不能落下。

等大明內部改制完成後,就好好對你們動刀子。

處理順義王的方法崇禎都想好了。

就用推恩令!

推恩令為什麼適合用在順義王、遼王這樣的人身上呢?

一、推恩令是軟刀子,下去的時候不見血。

二、蒙古諸王人數比較少,施行推恩令不必花費太大的行政。

大明現在的地主,若是用推恩令,估計大明朝的整個官僚體系都要崩塌,大明少說就十幾萬地主吧?

每死一個地主,你地方官府就要就地主財產去統計登記,這是非常龐大的工作量。

即便是後世那種行政效率,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統計房產的數量。

但用在蒙古諸王身上就好多了,把王分割成一個個小領主,再派漢官和蒙古人一起轄制,興辦漢學。

當然,這是後話。

眼下就是要利用順義王的人馬,去幹一波建奴。

皇太極,朕就是要先脫你一層皮,看你以後還敢不敢狂吠!

【作者題外話】:諸位淡定,朕又不是不更,你們種那麼多歪脖子樹,也是為了保護環境,朕是能體諒諸位的用心良苦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