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匍匐在地上:“奴婢給皇爺問安。”

“魏忠賢,這是朕即將新任命的督察御司使,專門負責新政的督察,他叫李自成!從現在開始,你這個東廠提督,要協助他,把新政給推下去,朕不管你用什麼方法,聽明白了嗎?”

“奴婢明白,請皇爺放心,奴婢一定協助李大人,將陛下的新政推下去!”

崇禎轉身道:“李愛卿,你先下去,聽朕傳旨!”

“臣先告退。”

等李自成走了,崇禎才道:“起來吧。”

“謝皇爺。”

崇禎端了一杯茶,開始喝起來:“情況如何?”

魏忠賢低著頭,小心翼翼道:“東林書院每日都有開學講課,多有談論朝政,陛下的新政都被一一列出批判。”

“如何批判?”

“奴婢……奴婢不敢說。”

“但說無妨。”

“東林書院對陛下登基以來的每一件事都有抨擊。先是說陛下對山西八大漢奸家族有誣陷之名,說陛下為了錢,胡亂起罪,殘殺忠良,鬧得人心惶惶。又對殺錢謙益之事頗有非議,說陛下是桀紂一樣的暴君,錢謙益是天下讀書人公認的真正君子,陛下是在自毀長城。還抨擊了陛下殺福王一案,說福王畢竟是宗室,陛下的親叔叔,抨擊陛下毫無人道……”

“豈有此理!”崇禎將手中的茶杯砸了個粉碎,“這些臭不要臉的還真是蹬鼻子上臉了!”

魏忠賢嚇得連忙匍匐在地上:“皇爺息怒。”

“他們東林黨不是一直很討厭福王的麼,現在為了反對朝廷,連福王都拿出來開始同情了?”

這事其實還得從國本之爭說起,當初萬曆皇帝喜歡萬貴妃,就想著要立福王為太子。

但東林黨人全部反對,萬曆朝的東林黨勢力極大。

為此,東林黨和萬貴妃、福王是結下了深仇大恨的。

而東林書院為何要批判皇帝殺福王呢?

因為東林書院有一個傳統:批判朝廷。

他們認為朝廷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錯的,除非是出自東林黨人之手的事情,就全部都是對的,即便辦砸了,那也是出自一片忠誠之心,日月可鑑。

這個東林書院就是這麼一回事兒。

這就是典型的抬槓和道德黨。

先自己爬到道德的山坡上,把位置站好,再來跟你談,一旦認為你的觀點跟他不對路,就罵你居然違背道德!

然後對人不對事,開始抬槓,直到把你槓得無話可說為止。

要說當初的七君子,還有幾個治國人才,其他的,全部都是一己私利,博得名聲罷了。

“你繼續講!”

“奴婢不敢……”

“朕讓你繼續講!”

“他們對孫傳庭調兵蘇州城進行了抨擊,現在那邊都認為孫傳庭是奸臣,還對皇爺殺陳昭奇也進行了激烈抨擊,說皇爺殺陳昭奇只是為了抄家拿錢。還對科考案進行了抨擊,說科考案是陛下一手策劃出來的清洗朝堂的重臣的冤案。又說皇爺忘記祖宗,對宗室下手,是同室操戈,毫無人性,還說新政是惡政,會疲憊天下,會荼毒百姓,對順天府的事情也發表了攻擊……”

“另外,皇爺設定了軍事會、大明國土管理部、北京制造局,他們都認為是與民爭利的惡政!”

“更是對大明日報進行了點評,說大明日報是皇爺控制人心的爪牙!然後東林書院在上個月以匡扶天下正義的名義出版了東林日報!”

崇禎深吸了一口氣:“朕做什麼都是錯的,同樣的事情,他們做就是正確的?”

崇禎冷笑了幾聲:“魏忠賢,你給朕出出主意,朕要如何處置他們?”

皇帝終於要對那邊動手了?

魏忠賢心頭一喜,道:“皇爺,奴婢認為,那些東林黨人沒一個好東西,全部都該殺。”

崇禎冷冷笑道:“是啊!都像你之前一樣,殺了再給你九千歲修宗祠是吧?”

魏忠賢連忙把頭埋起來,背後瞬間冷汗直冒:“奴婢罪該萬死,不該亂說話。”

“行了,你起來吧,去跟李自成聊聊,接下來配合他去查各地新政的執行情況。”

“遵旨!奴婢告退!”

東林書院確實是一個非常頭疼的地方,魏忠賢畢竟對東林黨有很大的成見,他說的半真半假,崇禎也只是做個參考罷了。

現在還不著急動東林書院,他們與商業掛鉤非常密切。

得先把農政改制過來,不然矛盾集體爆發,今年鬼知道皇太極會不會來一場大戰。

倒是可以把江南的幾個後起之秀傳召到京師來,北京的學校馬上要落成了,缺老師。

“王承恩,你派人去給朕找兩個到京師來,一個叫黃宗羲,一個叫顧炎武。黃宗羲在浙江餘姚,顧炎武在南直隸崑山。”

這兩個人可是明末傑出的思想家,和王夫之一起並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只不過此時的王夫之才十歲而已。

學校馬上要建成了,北京要開始招生了,崇禎正要缺了教書的人才。

把他們找來,總比他們之後加入張溥的復社強,什麼復社、東林書院,以後統統關門。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沒有朝廷批准的大學,一律不準私設。

王承恩應了一聲:“皇爺放心,奴婢這就去安排。”

等把李自成、魏忠賢安排好了,崇禎便下了一道聖旨,臨時成立一個新政督察司,不受任何人轄制,聽命於皇帝,監察新政相關的一切事物。

這個督察御司使就有李自成來擔當。

至此,原來六部的權力,許多都被軍委會、大明國土管理部、北京制造局、農務院、新政督察司給分過來了。

幾乎一些核心職能都被切割,大大弱化了朝臣的影響力和權力。

甚至連內閣都被切割,在考成法之中,內閣幾乎快要成為一個純監督部門。

皇帝的軍政大事不問內閣,而問軍委會,農政問題不問戶部而問農務院。

現在好了,專門整了一個新政督察司出來了,相當於新政多了一柄利劍。

如今大臣們都感受到了朝局已變,權力的砝碼已變。

以前是文臣們奏疏,提交內閣,內閣票擬,司禮監批紅。

這是一套從下往上推的制度。

現在把權力部門分裂出來,然後以考成法來考核。

則是一套從上往下推的體系了,朝中相當一部分東林黨人雖然還在位置上,卻已經失去了話語權。

兩天後,順天府暴亂案公審終於有了結果。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