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王在晉,他走進雅蘭堂,立刻就有一個穿著清雅繡衣的小姐姐迎上來,很親切地說道:“這位官人,需要點什麼?”

這裡還有許多這樣的小姐姐,這主意也是崇禎想出來的。

畢竟雅蘭堂賣的東西都是新鮮事物,許多人都是不知道的,需要有專門的人講解,而這些小姐姐原本不少是宮女,在崇禎進行宮中大整頓的時候,將她們都安排出宮。

有的在後方製作香皂、香水,有的則在店裡做銷售。

當然,她們現在也是自由之身,可以嫁人,也有薪水,這樣的生活比在宮中當宮女要強了許多。

至今,這些宮女都還在對皇帝感恩戴德。

“老夫就看看。”

“方便的話您可以跟我來,我給您都介紹一遍。”

王在晉點了點頭,他確實需要有人跟他介紹,要不然還真是一無所知,便跟著那位小姐姐一路向各個櫃檯走去。

王在晉越看越吃驚,大明朝什麼時候多了這麼多新鮮事物了。

王在晉是河南人,不過在南京辭官後,一直待在南京城。

就在去年年底的時候,南京城多了一家彩票局,不少南京城的權貴子弟都喜歡光顧。

十二月的時候,又多了一家雅蘭堂,買著非常昂貴的香皂和香水,整個南京城的權貴和富家子弟都想吃了春藥一樣興奮,南京城雅蘭堂的門檻兒都要踏破了。

這事引起了賦閒在家的王在晉的強烈好奇。

大明的紈絝子弟和女子們喜歡追求新鮮的事物倒是不足為奇,為了個人喜好一擲千金是常有的事,但聽說那雅蘭堂背後是朝廷。

這下就把王在晉給震驚到了,雖說王在晉已經下野,賦閒在家中,但他畢竟是幾朝元老,威望甚至不比孫承宗低。

經常也會關注朝政,從天啟七年新皇登基開始,就在關注。

新皇登基的這一年多,發生了諸多事情。

起初是朝堂上殺大臣,被朝野百官私下罵暴君。

再撥反魏忠賢,致使朝野人心不穩。

這些王在晉聽說後只能無奈嘆息,這是昏君所為,這是暴君啊!

後又有滅人九族,殺親叔叔(福王)。

後來跑到陝西砍了那麼多人的腦袋,包括一個親王,這還不夠,去大同鎮又殺了一個親王,乾脆帶著人馬出關去草原殺人。

回來後更是駭人聽聞,對京中勳貴大清洗,在皇宮前一口氣杖斃二十幾個官員。

更是掀起了駭人聽聞的科考案、宗室案和商賈案,成片成片的人頭落地。

這些怎麼看,怎麼覺得當今皇帝都是一個暴君。

不過,王在晉卻慢慢改變了自己最初的印象。

一般的官員可能就是覺得皇帝太狠,有桀紂之相。

但王在晉不同,尤其是皇帝半步了考成法之後,王在晉更加覺得皇帝是想有一番大的作為了。

銀行他不太清楚,但新農政絕對是利國利民的好政。

這下王在晉就再也按捺不住,懷著一顆強烈的好奇心來到了北京,來看看所謂的新政發源地,現在情況到底如何。

他看到了銀行,甚至還去兌換了十兩銀鈔,又在便宜坊消費了一遍,京師現在確實有不少人在使用銀鈔了。

朝廷有大魄力,敢以銀鈔入稅,便是做好了與民間一起承擔通脹風險的。

不僅如此,他還看到了水泥路,看到了大明日報。

他一口氣把最近幾日的大明日報全部買來一個字不漏的讀了一遍,越發覺得當今天子真乃神人也。

終於,他到了雅蘭堂,看見了讓南京城權貴子弟發瘋的雅蘭堂。

神奇的是,北京的雅蘭堂已經推出了只需要八十文一塊的香皂。

而南京的雅蘭堂裡還在賣三兩甚至五兩一塊的香皂。

這香皂他用過,非常好用。

他越發想見到皇帝了,想見見當初的那位信王,如今的皇帝陛下。

讓他有這種強烈衝動的,是他讀了皇帝的那本《國富論》之後。

在地方上有豐富吏治經歷的王在晉,非常清楚皇帝陛下的那本《國富論》裡面說的許多簡直就是治國良方。

在這位小姐姐的帶領下,王在晉仔細將整個雅蘭堂參觀了一遍。

他買了一塊懷錶,覺得這東西好啊,以後隨時可以看時間了!

突然,他的面前來了幾個人。

一個穿著絳紫色長衣的少年郎,這少年郎英氣勃發,貴氣逼人,身旁有兩個傾世佳人,周圍還有一些身強體壯的人,明顯是護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王在晉並未見過崇禎,更沒有見過田秀英,甚至沒有見過張嫣。

張嫣以前也是在天啟時代遠遠瞧見過王在晉而已。

崇禎笑道:“這位老先生,覺得這雅蘭堂如何?”

王在晉微微一怔,這少年郎氣度不凡,說話之中自古一股大氣和從容。

王在晉簡單道:“解決民生問題,自然是極好的,若是在能大明普及開,更好。”

若是一般人則會說很好、很漂亮一類的話,但他顯然是站在官員的角度,而且是一位上位者的角度,這是多年為官的習慣思維。

崇禎道:“很快就會在大明普及開。”

王在晉道:“難!”

“老先生此話怎講?”

本來王在晉這種級別的不會隨便在大街上和一個少年郎談論治世之學,但他覺得這少年郎給人的感覺實在不一般,忍不住道:“我在南京看到最便宜的一塊香皂賣3兩,這雅蘭堂開到別的地方,香皂恐怕也不便宜,也只有北京,天子腳下,當今天子能。”

“這還不簡單,朝廷統一來制定價格,不同的地方,根據不同的群體製造不同的產品和價格。”

王在晉不由得點了點頭,又道:“價格的決定因素不在政策,而是原料供給,像香皂、香水這些日常用品,是消耗完了就會購買的,尤其是香皂,若是要走進尋常百姓人家,價格必須再低一些,最好低到二十文錢,一旦到了這個價格,就對原材料的量要求非常大。而朝廷未必有那麼多的製造原料。”

崇禎微微一驚,這王在晉果然是經驗豐富,一句話就說到本質上了。

沒錯,任何產品最開始出來的時候都會賣出高價。

兩點原因:一是產量低;二是原材料少。

這個崇禎當然也有辦法了,供應端其實從兩點去解決:一是外包給民間商社集中專業化種植和培育;二是透過搭建起來的交通網,使得全國各地的貨物排程成本下降,未來的整體商業成本都會下降。這也是新中國為何要在全國鋪設大量高鐵的原因。

“敢問老先生有何妙計?”

“朝廷倒是可以集中開採,不過民間許多地方已經被私人佔用,朝廷要做這一塊就必須……”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