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安對玄無維度和純無的簡單解釋,墨辰臉上露出似懂非懂的神情,沒有表露出不符合他這副七歲小正太載體年齡之外的過於超前理解能力。

見墨辰沒有追問,安只以為是玄無維度和純無的概念,對於目前只有七歲的念殷還太深奧,所以他也就沒有繼續深講下去。

安帶著墨辰在聖源城逛了一天之後,第三天,安沒有再帶著墨辰前往地球,而是開始前往太陽系的各個亞特蘭蒂斯殖民行星。

有著安類似於瞬移一般的空間運送能力,兩人花在路上的時間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剩下的時間,大多都是在各顆殖民行星上遊玩的時候,消耗掉的。

經過亞特蘭蒂斯文明二十多萬年的改造,太陽系除地球之外的水星、金星、火星,這三顆類地行星,都已經被成功改造成了適宜人類居住的行星世界。

在這三顆行星上,所生存著的人類,大多都是莫利里亞綠血綠種人作為救贖之日時代,在第三次地月戰爭之後,存活下來數量最多的族群,莫利里亞綠血綠種人,在其後的亞特蘭蒂斯文明發展過程中,為人口增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花費了六天時間,逛完了水星、金星和火星的殖民世界之後,墨辰又在安的帶領下,依次遊玩了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以及這些行星周圍軌道上的衛星生態基地。

在遊玩這些行星的過程中,墨辰印象最深刻,感覺又一次被重新整理世界觀的,是在木星上見到的場態生命文明。

在詢問了安之後,墨辰才明白,木星因為是氣態行星,沒有通俗意義上理解的物質生命。

在氣態行星中n不能透過細胞展開自己,因為沒有其存活必須的有機物。

氣態行星中的n是透過另外一種場的方式,構建而成的純場生命存有,這些純場態n生命居住在木星中。

不過木星上居住的這種生物非常稀少,而且它們沒有固定的物質形態。

木星場態生命還很落後,它們目前還離開不了木星,否則個體場就會消散死亡。

經過了木星這個小插曲之後,在後續對太陽系其它行星世界殖民城市的旅行中,墨辰再也沒有發現能夠讓他重新整理三觀的東西。

這天,安帶著墨辰來到了位於太陽系邊緣區域的柯伊伯隕石帶。因為是在太空環境裡,安特意用自身的能量給墨辰加了一個防護罩子,以保障墨辰在太空環境裡的安全。

周身淡淡的淺藍色能量光輝閃爍,墨辰漂浮在太空裡,看著身體四周的這些大大小小的冰封隕石,然後抬頭看向視野盡頭的黑暗,忽然想起來在億載春秋遊戲裡,幻熙給他講解過的三維恆星系規則屏障的概念。

想聽一聽安對這方面有什麼見解的墨辰,在心底暗暗琢磨了會兒,轉身看向安,說道:“父親大人,我在遊戲裡聽我的一個高階文明的生物智腦說過,像我們的這種太陽系是並不能直接飛出去,在太陽系的邊緣,有著一圈四方體形狀的規則屏障。

我想問問父親大人,這個規則屏障真的存在嗎?我們的飛行器,真的不能直接從太陽系的邊緣飛出去嗎?”

正漂浮在太空中,打算進入某種微妙的狀態,進行短暫體悟的安,聽完墨辰的問題,停下了自己手裡的動作,笑著回答:“三維恆星系的規則屏障,是客觀存在的,這是自軟規則世界崩塌之後,太陽系自然而然衍生出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安話裡的新詞語吸引了墨辰的注意力,他好奇的問道:“軟規則世界崩塌?那又是什麼?”

聞言,安沒有當即回答,而是眸子裡蒙上了一層灰色的薄膜。幾秒過後,這層灰色薄膜消散,安的眸子恢復到正常顏色,然後,他說道:

“根據太陽系資訊維度的資訊記憶庫中記載,在46億年前,太陽系就已經有了生命存在。

只不過那時的世界規則很柔軟,存在的生命並不是物質生命,而是具備意識的非物質生命體。

那時候的世界也並不像如今的世界一樣到處充滿了硬性無法改變的規則,那時的世界規則很柔軟,生命體想要改變小範圍的世界規則,只需要動一下自己的意識就可以實現。

用念殷你較為容易理解的描述,就是那時候的生命體,只需要動一動念頭,便可以憑空修改世界內的規則。

這種世界規則柔軟的狀態,持續了大約20億年的時間,之後便是崩塌。

崩塌後的世界,很多規則變的硬性,意識生命體,再想依靠意識憑空改變世界規則,已經變的幾近不可能。

隨著崩塌,非物質生命逐漸消亡,物質生命開始出現。

在隨後的26億多年中,這個世界出現了許多物質生命文明。這些發展出科技的物質文明,有的在文明發展的漫長道路中因為各種原因,而內鬥消亡。

有的在科技發展達到一定地步,可以脫離太陽系三維世界之後,文明整體遷移去了更高的維度世界。

按照恆星系傳統的定義,46億年前到26億年前的太陽系世界,可以稱之為恆星系軟規則崩塌前的時代。

26億年前至今,則為世界規則硬化後的跌落崩塌時代。”

說完,或許是安覺得自己前面講的有點不準確,於是他不等墨辰說話,又繼續說道:

“按照維度矩陣信息庫的記載:

在最初河系和恆星系之間,是可以直接到達的。如太空中距離最近的兩顆恆星,兩個相鄰恆星系裡的星際文明便可以藉助飛船直接到達,這時候並沒有形成系統的三維恆星系規則屏障。

不過,在這個時期的飛船也不能飛太遠。因為當本文明的飛船距離一個恆星越遠,恆星創新所支援的法則力度便會越弱,最終飛船會因為法則轉換的限制原因,而壞死在恆星和恆星之間的虛空中。

在宇宙的最初,若兩顆恆星之間法則較為相近,從一顆恆星可以直接飛往另外一顆,期間飛船上面的生命,可以在飛行過程中,逐漸適應另外一顆恆星的法則。

之後是法則穩固期,恆星和恆星之間的法則互相固化偏離。這時,低等文明常規物質手段已經無法到達相鄰的恆星。

飛船和宇航員會迷失在自身的幻覺中,宇宙進入矩陣時期。

隨後是封閉期,就是念殷你所理解,剛才說的,恆星在光年範圍內成為一個封閉的圓或者橢圓。

這個時期,物質面的表現就是黑洞的一種,但其中的文明得以繼續存在,屬於絕對穩固的物質化世界。

在這種世界中沒有靈場生命,只有純物質生命和文明,這種機制讓弱小和後來的文明得以存在與發展。

這個時候,已經是屬於後矩陣期,我們現在的太陽系,所處的時期,便是這個時期。”17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