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羊目前正陷入十分詭異的狀況,在距離午後三刻已經沒有多少時間的情況下依然深陷墮淚碑文之間,不得甦醒。這種情況下,他很容易會被靈境戰場的主人朱赤鱬踢出,從而失去爭奪靈境熾氣、角逐玄珠的資格。

但就在林青魚發出那聲驚呼的前一瞬間,墮淚碑上有六團光芒驟然而起,激射而出,落於李牧羊身軀之內,光團最終化作六縷明若星辰的光線,將人與碑徹底相連,在光線連線墮淚碑的那端,隱約有一枚“靜”字大放光彩,與李牧羊已成共鳴之勢,瞧著神秘無比。

六枚“靜”字,寓為何意?

眾人呆呆瞧著,只覺得神妙異常,只覺得這少年與墮淚碑大有機緣。

————

然而眾人心中如何想象,李牧羊卻是一概不知。先前煉化那“陰陽一炁自浮沉”七字,得了一道天地劍意入體,更有神秘女童與其神念相連。然而,在此之後,遍尋碑文卻再難有所感應。直到目光落在一枚“靜”字之上。

這一碑文尋尋常常,但在某一瞬間,李牧羊心底深處卻忽然間產生了一種極度的渴望和仰慕,就像是乾枯的大地渴望一場從天而降的甘霖,一尾缺水的魚兒渴望一湖清澈可見的碧水。他猛然間發現:這個字不尋常。其實,能出現在墮淚碑上的碑文,每一個字都不尋常,只是看個人的悟性與機緣而已。按這種最常見的說法來看,這枚“靜”字碑文和他,必然有著說不明道不清的某種緣分。

“靜”字多義。本有恬靜平和的隱士風流,也有嫻靜端莊的淑女風采,又通“靖”,意為平定鎮撫。由靜之本意轉為動之本意,憑空多了幾分肅殺威勢。

李牧羊自幼在申屠知元先生的那座聽雨樓內飽讀詩書,雖然從來便是一身牧羊兒氣息,卻從不缺心中萬千溝壑。“靜”字入目,如沐春風,在瞬息之內,他的腦海已經浮現過很多印象深刻的畫面與氣息。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首先是一座山峰與一片明月。

月光皎皎,峰巒如聚,寂無人聲,青山碧林,更顯空寂。滿山桂花馥郁,輕輕飄落半空。明月緩緩升到半空,在一瞬間照入山谷幽澗,驚起了幾隻棲息山鳥。山鳥的清脆鳴叫,開始長久迴盪在空曠山澗。一時間,月光照入山澗,天地一片明朗,在這個尋常卻不平凡的春日深夜裡,與山偕老,美如夢境。當這幅畫面出現在李牧羊心神中時,四枚碑文依次點亮,宛若一道璀璨星光,橫亙於星河萬里之間。

是為:夜靜春山。

碑文之光,似山溪潺潺,聚於“靜”字,凝為一團光輝,卻似乎對李牧羊不屑一顧。

————

或是心血來潮,或是碑文指引,或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李牧羊目光巡視,又有一枚“靜”字撲入眼簾,宛若活物。少年大驚,心中大寒,卻自然而然想起申屠先生臨走前贈送的四十九道

劍氣通天,當日劍氣通天四字之下錄有巴陵舊事,曰: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鬱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把酒臨風。

夜醉,登斯樓也。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白露橫水,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遂而歌之,詞曰:“明月出東山,流光斬人間。渺渺兮予懷,望鐵劍兮天一方。

中有四字,記錄千里明月落在萬里人間,江河之上。清澈水底同樣藏著一輪明月,像一塊絕世無雙的美玉。

是為:靜影沉璧。同樣四枚碑文依次點亮,匯成一團,圍繞於“靜”字左右。

李牧羊神情複雜,靜影沉璧四字與四十九道劍氣通天有諸多巧合,按申屠先生所言,此劍源於大衍學宮深處,而墮淚碑卻是絕代大妖朱赤鱬之物,兩者究竟有何關聯?一念既起,萬念皆生,李牧羊強行壓制萬般雜念,繼續尋找下一枚“靜”字。到了此刻,他早已明白這枚“靜”字與自己大有機緣,而這份機緣很大可能將會在所有“靜”字出現之後才會顯形。

————

說起來極為神奇,隨著第一枚、第二枚“靜”字的出現,後續的“靜”字碑文被察覺速度大大提高,出現極快,目光所至,躍然而出。

和其他碑文一樣,在碑文入目一刻,腦海之中自有一幅畫面緩緩形成,似是解答,又似是註解,以形賦意,以意賦形。

隆冬將逝,冰雪將融,草木將生,初春將至。一夜之間,風自東方來,吹皺一池春水,吹綠一叢春樹,春江水暖,淺草青青,一派早春二月風光,旖旎無邊。

是為:東風除靜。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銀杏頗多,又因西北難聞風雨之聲,故宅名聽雨。先生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是為:閒靜少言。

每逢大事,必有靜氣。或握一狼毫,著字百篇;或煮一壺酒,杯杯微醺;或持卷數部,夜讀江山;或立於月下,獨觀江河;或乘舟遠行,眠於水波。每遇天南地北難決之事,必有心中默言萬千思之以應。

是為:靜言思之。

————

夜靜春山,靜影沉璧,東風初靜,閒靜少言,靜言思之。

李牧羊霍然察覺,片刻之內已有五團光輝圍繞五枚“靜”字碑文璀璨綻放,卻依舊不見煉化共鳴趨勢。或許尚有其他“靜”字在側蟄伏,是最後的關鍵之處。

所謂靜字,是一種心態,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情緒,是面對天地鉅變、面對人

生鉅變、面對生死危機、面對難言愁緒的最得體應對,任他清風徐來,我自巍然而立。李牧羊心念萬變,聯想到自身連番遭遇,更是深有體會。本想做一名無憂無憂的邊城牧羊人,牧羊吃肉喝酒娶妻生子安然老死,卻不料一時勇武無雙,生擒了烈火幫的二當家元孟匈,自此踏入修行者的世界;本想做一名普普通通的鹿城衛戰士,守衛邊關臨陣殺敵,保衛一方家園,卻不料機緣加身,白鹿榜入體,得蕭錦繡贈劍,蒙白太微授藝,最終在天玄塔之戰中嶄露鋒芒,駕馭裂天玄妖鹿擊退北荒九皇子耶律長風。之後,更是福緣不斷,地脈神山之中煉體煉心,再塑真我。只是伴隨著眾多機緣加身,這些機緣也像一道道枷鎖將他緊緊束縛。前有鹿城衛蕭錦繡的留晚居傳承大業,後有叔叔李晉棠與高唐李氏的恩怨情仇,這一切的一切都與他密切相關,將他緊緊束縛在一條似乎已經規劃好的道路上,然後按照步驟一步步向前走去,走向 不可知卻又似乎可知的未來。

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李牧羊相信自己絕對不是一名勇士,更切貼的說來,他更像一個投機主義者,既有市井小人的市儈狡詐,又有俠客君子的風度翩翩,更有沙場征戰方能歷練而來的無情殘忍與殺伐決斷。如果細細探究起來,這些性格更像是他每一段人生的真實寫照。

所以,見識了朱赤鱬大人的墮淚碑上五枚“靜”字碑文後,他在瞬息之間似乎找到了未來的方向,確定了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面對枷鎖般的未來。人生多變,靜觀風雲。縱有千變萬化人生,自有萬物靜觀之心,如此,誰又能左右命運?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李牧羊心念所指,墮淚碑上,五枚“靜”字碑文中央又有一枚巨大“靜”字躍然而出,然後依次勾連其他三枚碑文,是為:萬物靜觀。

此字一出,光芒四射,與其他五大光團相互輝映,宛若天際星辰熠熠生輝。驟然之間,六大光團疾撲而出,目標正好朝著李牧羊胸口處。須臾之間,光團入體,穿過經脈竅穴,落入無邊識海,化作六座大山,巍然屹立於識海怒濤之上,任憑驚濤拍岸,浪卷千層,也自巍然不動,靜如山嶽。

在李牧羊體外,六縷明若星辰的光線,將人與碑徹底相連,在光線連線墮淚碑的那端,六枚“靜”字大放光彩。六枚“靜”字碑文,各自攜帶三字,共計二十四碑文。

加上之前那蘊藏天地一劍的“陰陽一炁自浮沉”七枚碑文,李牧羊竟然已煉化整整三十一枚墮淚碑文。

如此數量,卻不知又能有幾人能比?

午時三刻已至,在同一時刻,李牧羊睜開雙眼,收回神念,與墮淚碑的聯絡也自此切斷。而幾乎就在同時,墮淚碑上的一千零二十四枚碑文紛紛化作飛灰,飄飄灑灑消失在風中。碑身中央霍然出現四枚大字:墮淚碑榜。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